IBM:企業文化多走一步後的戰略轉型

Jan05
  IBM能夠成為一家優秀公司並曆經興衰仍然持續成功的根本原因,其實在它的創始人沃森那裏就有了一種邏輯的注定:並不是所有崇尚人性價值的企業都能持續成功,但持續成功的必定是那些弘揚人性創造力與個人價值的企業。“IBM之道”中對“員工、產品與客戶”金三角模式賦予的內涵,無論在GE、可口可樂,還是在摩托羅拉、惠普,都能不同程度地看到。這就是商業邏輯底線,也是企業之所以基業長青的根本源泉。

  從IBM近90年的發展曆程中,我得到一個感受:成功自有道理,但持續之道卻可能在創始人那裏就大致注定。在我看來,這種注定可稱之為企業家的“第一推動”。之所以要提出這麽一個概念,就是因為我覺得“客觀環境”並不能解釋企業行為的全部。如果我們去研究那些“持續成功”的優秀公司,我們會發現在惠普、GE、摩托羅拉、寶潔這些企業裏,都不同程度地顯現出第一代創始人創造的“公司之道”。

  員工、客戶與產品金三角構造的“第一推動”

  80多年前,托馬斯·沃森接管了IBM的前身——電腦製表記錄公司,並在1924年改名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30年代的大蕭條讓沃森的製表機和考勤鍾隻能在生存邊緣徘徊。然而,當其他公司都在裁員或降薪以對抗經濟衰退時,老沃森卻偏執地提出了一個公司理念:對機器的投入可能會受到市場的影響,而對員工的投入卻可以創造市場的奇跡。在這種觀念指導下,IBM向員工發出了一個在當時幾乎是不可思議的承諾:終身雇傭,並成為美國首批為雇員提供團體人壽保險(1934年)、遺囑撫恤金(1935年)和帶薪休假的公司之一。

  從沃森父子(小沃森1956年任IBM公司的總裁)一直強調的若幹準則中,可以總結出IBM的基本信仰——“IBM之道”,它從員工、客戶與產品三個方麵表明了IBM的原則底線。

  員工:尊重個人

  IBM強調,公司最重要的資產是員工。在紐約州阿蒙克的IBM總部,每間辦公室、每張桌子上都沒有任何頭銜字樣,停車場也沒有為高層預留位置,沒有主管專用餐廳。相反,管理人員必須尊重任何員工,每位員工必須尊重顧客。即使對待同行競爭對手,也是如此:公司的行為準則規定,任何一位IBM的員工都不可誹謗或貶抑競爭對手。 這篇關於IBM:企業文化多走一步後的戰略轉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企業戰略
相關的標簽:轉型 戰略 IBM 公司 員工 企業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