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龍丁澤林:從鞋匠到鋸床行業老大

Jan04

  成功啟示

  鞋匠鼓搗出來的鋸床能賣出去了嗎?當然賣出去了,不但賣出去了,還因此就打開了晨龍專機鋸床的口碑。連航天部都主動上門成了晨龍的客戶。丁澤林一個鐵匠出身,一個做了15年鞋的機械外行,5年之中成了鋸床行業的老大,靠的是什麽?一個好漢三個幫,說到底他就是懂得人盡其才,有誠意肯讓利。這精神上一認同,物質上有激勵,隻要遇上好馬怎麽能不縱橫馳騁呢?看來企業的用人之道還是大有名堂啊。

  財富演義

  鞋廠轉行做鋸床,員工炸開鍋

  20年前,管理大師赫爾曼·西蒙在哈佛商學院被一個人給難住了,那人問他:“哪些企業對德國出口貢獻最大?”這位大師一時沒了主意,隻好回到德國找答案,直到十年之後他才發現,德國真正的出口引擎不是西門子、奔馳這些巨頭,而是一些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它們名不見經傳,全球市場占有率卻高達70%~90%,它們才是市場真正的王者,這些企業從此就有了一個名字:隱形冠軍。

  像這樣的隱形冠軍咱國內也有。2000年盛夏的一個中午,浙江麗水壺鎮是烈日當頭,知了扯破了嗓子叫喚,這天就像下了火。在當地一個年產值上億的大型製鞋廠的會議室所有人都攥緊了拳頭,緊張地直冒汗,就因為經理丁澤林的一句話:要轉行,所有人瞬間分成兩派,劍拔弩張吵成了一團。

  會議一開始,丁澤林就語出驚人,晨龍鞋廠要轉行,從此以後不再做鞋改做鋸床。鋸床兩個字一出口,所有的人都麵麵相覷。

  丁澤林很有激情:“我們一定要把這個鋸床行業做大!在幾年內要走向市場!”

  丁澤林的豪言壯語一出口,從工人到幹部眼睛都大了。看著老板說起鋸床就像著魔一樣的兩眼放光,大家交頭接耳一合計,這鋸床是什麽,除了丁澤林沒有一個人見過,現在突然要轉行做一個員工想像都想像不出來的東西,還誇口要把他迅速做大。這不是腦袋進水了嗎?

  很多人都說:“從橡膠化工行業轉到機械行業是跨行業啊,我們不要好高騖遠,搞的這麽大,現在已經很艱難了,萬一不行的話,那我們企業就差不多要倒閉了。”

  可不是嗎?晨龍鞋廠從1985年就開始做鞋,到了2000年,做了15年,年產值已經上了億,在當地也算是響當當的大企業了。放著眼前的光明大道你不走,突發奇想要做什麽鋸床。

  說了那麽半天,這鋸床到底長什麽樣?

  別說我們不知道,就是丁澤林他自己也是懵懵懂懂,隻見過鋸床一麵。他對這個行當連門還沒摸著呢。

  2000年5月的一天,丁澤林聽說一個朋友新開了一家鋸床廠,就趕去參觀看看新鮮,一進廠房,丁澤林就驚呆了。

  他回憶說:“我以前印象當中的鋸床我兩個手就能摸到了,一個頭、一個尾就可以摸到了,後來我看到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人,還有這麽大的,看起來像小牛一樣放在那裏,原來這個東西跟我原來想象的東西完全不一樣。”

  眼看著手腕那麽粗的鋼管像被鋸木一樣鋸了下來,丁澤林心裏吃了一驚。心想這個玩意兒真是太厲害了。

  丁澤林16歲就開始打鐵,那個時候他要想截一段鐵那得用手來鋸,從早上鋸到中午汗水都流滿了全身才鋸這麽一點點。可眼前這鋸床幾分鍾就把一天的功夫搞定了。丁澤林心裏暗叫:“天下還有這麽好的東西”。

  正在丁澤林對著鋸床嘖嘖稱奇的時候,突然朋友不經意的一句話又讓他心頭一驚。

  朋友說:“國外要賣七八萬的,我們國內賣一萬七八,成本說是七八千,能賣一萬七八,無形中就百分之百的利潤了。”丁澤林說:“哪兒有這麽好的利潤,我們做鞋子的,做到頭一毛兩毛的賺。”

  成本七八千,國內一萬七八,國外七八萬,丁澤林一拍腦袋,這一算可不得了。

  這七七八八幾個數字一下來,丁澤林就瞧明白了:國內利潤100%,國際市場是500%,朝陽產業啊。鋸床這玩意兒現在看上去不起眼,可從汽車到航天飛機隻要機器製造都離不了。俗話說要隨行就市,水漲船高,現在咱中國經濟正是巨龍騰飛,這製造業的前景不可限量。就算做鞋做到上億,跟這鋸床比,那是小巫見大巫。丁澤林一番思量,幹脆抓住時機,趁現在轉行做鋸床。

  轉行的話一出,員工大會就炸開了鍋,所有人不約而同地站到了丁澤林的對立麵上。可吵來吵去,眼看著老板的決心像石頭一樣硬,不服氣的員工有意見也隻好往肚子裏咽,可最終還是有人忍不住叫出了聲:“就算非做鋸床不可,但全廠上下沒一個人懂技術,你就是有再大的決心不也是空嗎”?

  相中一個“諸葛亮”

  丁澤林是一廂情願鬥誌昂揚要做鋸床,但鋸床是高技術含量的精密機械,從設計圖紙到模具加工一整套技術,國外的鋸床行業將近一百年才發展到今天這個局麵。可不是你說做就能做的。這邊任憑員工吵翻了天,丁澤林還是麵不改色,因為人家心裏早就有了譜:“我自己不會做還不能請個諸葛亮來幫忙?”

  自從有心轉行做鋸床,他就四處打聽一天前他剛剛從一個朋友那裏打探到就在湖鎮當地有一個大名鼎鼎的朱師傅。

  朋友說,這個朱師傅挺厲害的,機器、摩托車、汽車都能搗鼓。機械方麵有一種天賦,而且知道他現在在那個廠裏麵出來,做了第一台鋸床以後,可能由於種種原因在家裏麵呆著了。

  丁澤林心裏相中的這個諸葛亮,不說出來還好,一說出來,員工就更疑惑了。一個會搗鼓摩托的人來做鋸床不是牛頭不對馬嘴嗎?就算他做出來了一台,要是做得成功又怎麽會賦閑在家呢?這個人不會是個江湖騙子吧?是不是個冒牌貨,咱騎驢看唱本走著瞧。這邊員工是等著看好戲,另一邊呢,丁澤林是散了會就鑽進了一條小胡同。別看他當眾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宣揚這個諸葛亮,其實他連這個朱師傅的麵都沒見過。

  當天傍晚,丁澤林就打聽了朱師傅的住處,穿過一條破敗的小巷子,上了家門拜訪。誰知剛踏進家門,丁澤林就倒吸一口冷氣。

  一種審視的眼光,這個人能做出來嗎?鋸床?就住這麽一個小床,連一個蚊帳都沒有,小桌放在這裏,也沒有什麽油漆,看起來說難聽點兒簡直就是一個貧民窟。

  傳說中大名鼎鼎的工程師居然這樣落魄,丁澤林覺得奇怪。可轉念一想既然他已經做出來了,不論怎樣,起步階段缺了這樣的人肯定不行。馬上笑臉相迎,鼓足了勁頭把自己轉行的一攬子計劃講給朱師傅聽。可沒想到他這邊說得興致昂揚,另一邊朱師傅卻一點反應也沒有。朱師傅眼睛盯著地下,用這個眼神,盯在地上看看,又看看丁澤林,好像也不相信他會做鋸床。

  朱師傅半天閉著嘴巴不表態,就跟丁澤林對坐著,時間一分一秒地滑過,朱師傅越是沉默,丁澤林反倒對他越有信心,反倒來了興致。您想啊,假如這朱師傅是個繡花枕頭,有名無實,現在又沒有工作,碰到這樣的機會自然會興奮。可現在半小時過去了一言不發,愛理不理這是在幹嘛?這是在打探他的誠意啊。想當初三國隆中對,諸葛亮出山不也對劉備幾次試探嗎?良禽擇木而棲,就憑這點,丁澤林心裏已經有數了:這朱師傅一定有兩把刷子。

  丁澤林麵帶微笑地陪坐在小板凳上,看著朱師傅莫不做聲自己就這麽靜靜地陪著,終於朱師傅歎了一口氣,拋出了一句話:“我現在跟你講,對你來講,你是第八個老板了,前麵七個老板我都經曆過了。”

  聽說朱師傅跟了七個老板到頭來都分道揚鑣,丁澤林嚇了一跳,他怎麽也沒想到,朱師傅跟自己談判會以這種方式開場。

  丁澤林吃了一驚,他心裏想:“我既然是你的第八個老板,你會不會找第九個、第十個老板?”

  跟七個老板都合不來,請這樣的人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可這位朱師傅,是丁澤林破釜沉舟押上寶的技術核心,他是不忍心放棄也斷然不能放棄。

  剛得一名“軍師”,又來一名“大將”

  話說丁澤林轉行做鋸床要請朱師傅出山,沒曾想朱師傅出口就說自己已經跟過了七個老板,這句話可把丁澤林鬧了個措手不及。他翻來覆去地琢磨朱師傅這話,心裏有了主意:這樣的人越是試探老板就表示越是期望老板能慧眼識才。看透了朱師傅的心思,丁澤林心下一念:我就做你第八個也是最後一個老板。破解了朱師傅的心思,第二天丁澤林馬上提上兩瓶茅台酒興衝衝來到朱師傅家。一跳進們就給朱師傅開出了一副定心丸。

  “馬上就去,請你去一起買設備,設備買回來以後,所有的生產現場都是你來管理,包括技術都是你一個人來管理,人員不夠由你去組閣,我就會全部授權給你,完全給你一個空間,我讓你覺得跟以往的老板是不一樣的。”

  聽到丁澤林一進門就這麽說,朱師傅也被鬧了個措手不及。兩個人眼對眼,話一談開,一拍即合。有了丁澤林的知遇之恩,朱師傅挑起了技術擔子,采購,檢修,培訓,招人,天天從雞叫忙到天黑,短短三個月晨龍集團的第一批鋸床就問世了。看著一台台鋸床齊齊整整出了車間,丁澤林禁不住喜上心頭。準備著大張旗鼓,攻城略地,可還沒來得及高興情況就來了個陡轉直下,鋸床做是做出來了,可眼看著一周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幾十台鋸床擺在倉庫裏楞是銷不出去。

  張羅了小半年費盡心力做出來的鋸床居然一出產就成了積壓品,您說丁澤林這心裏啥滋味?當初自己力排眾議選定了這條路,現在這局麵打不開怎麽向全廠上下交代?就在丁澤林著急沒轍的時候,突然一個陌生人闖進了他的辦公室。開口就拋下一句話:“你的鋸床我來賣”。

  這個人其貌不揚,在丁澤林這裏也沒有他的背景資料,隻是他闖到丁澤林的辦公室,一進來以後,也是帶著一種審視的眼光看著丁澤林。當時就說:“我如果要做的話,肯定能在無錫地區做第一。”

  眼看著這個從沒賣過鋸床的人一上來就說要做策劃能夠第一,丁澤林一臉狐疑,這麽大的口氣要是真有本事那可是給自己雪中送炭,否則就是個大忽悠。可看看對方一臉的誠懇,話又不多卻句句說在點子上,丁澤林動心了。幹脆就在這個人身上賭一把,看他究竟是不是一匹千裏馬。

  丁澤林當時跟這個人說了一句話:“我願意讓業務員多賺錢,公司利潤少沒事。公司裏麵500塊錢的利潤,你業務員賣出去能賺一千,公司不妨礙你。”丁澤林的話一出口,這個人就立刻成了他的無錫總代理,幾個月下來,一個人就賣了30台鋸床。

  30台還隻是個開門紅,這位代理商是從此找到了感覺,銷售業績一年翻一倍,現在他一年能賣到二百多台。這老板和代理商之間講究的是用人不疑,追求雙贏。老板可讓利,銷售就有動力,銷售幹得投入,企業的發展就越迅速。

  挑戰高端市場,尋求珠聯璧合的人才組合

  有了朱師傅這個諸葛亮,又有了銷售員這員大將,丁澤林是徹底解除了後顧之憂,市場一路飄紅,名氣越來越響。丁澤林是雄心勃勃要集中力量提升技術品位,爭取利潤空間更大的高端市場。正在這時,一個大單子上門了,客戶要做一台能鋸一米厚的鐵板的專機,時間隻有短短三個月。

  丁澤林明白這做專機既是挑戰又是機遇。這專機數遍全國也沒幾家能做出來,要想成為行業霸主,就得蹚這個風險。丁澤林毫不猶豫地接下了專機的大定單,簽了合同就趕忙叫人去請朱師傅麵授機宜。可還沒等朱師傅來,一個員工就先告了他一狀。

  正當丁澤林要找朱師傅合計設計專機的時候,一個車間主任急匆匆趕來,說朱師傅不僅不會設計圖紙還故意把圖紙搞得一團亂麻。丁澤林一聽簡直是大惑不解,趕快找來朱師傅問話。

  丁澤林問他圖紙為什麽會改來改去,是不是人家說錯了?朱師傅回答:“那是他們精工的問題,精工肯定是沒有按照我的圖紙來,或者我的圖紙他們也不知道我的訣竅,我的圖紙都是按照我自己大腦來的,最關鍵那幾個數據我是都要記在我腦子裏麵的,明明是2,我會給它寫成4,明明是正,我會給它寫成反,因為這個地方我怕別人學去。”

  丁澤林一聽這話,就像遭了晴天霹靂。幾百鋸床流水線作業,幾十個人經手,產品的質量保障憑的就是這圖紙的精準,你把2寫成4,這樣的技術總監不要壞事嗎?朱師傅連做普通機的技術都不肯示人,那做專機他行嗎?

  本來還指望著朱師傅能再挑大梁打一個漂亮仗,沒想到請來的諸葛亮卻連圖紙都搞不出來。眼看著三個月交貨期越來越近,丁澤林隻覺得走投無路,要想不毀約隻有分秒必爭另請高明了。可到哪裏找呢?想來想去國營企業中技術人才藏龍臥虎,說不定會有戲。

  丁澤林就來到了當時在中國的鋸床行業中做得最大的一個湖南的國營廠,因為以前曾經從那裏采購了幾百萬的鋸條,跟那裏的經理也算是熟人。現在情況緊急,慌不擇路,幹脆就找這經理試一試。

  拿定了主意,丁澤林就立刻踏上了去長沙的飛機,兩人一見麵,丁澤林就跟他閑聊起來。剛聊一會兒就直奔主題。

  剛開始的談話氣氛是很輕鬆的,後來丁澤林說:“我想請你給我引薦人才,在你這兒看看。”聽到“人才”兩字的時候,他表情有點嚴肅起來了。後來,丁澤林一看到他的表情,就說:“沒事的,我覺得這個對你沒有什麽影響,是為了這個行業的發展,你是理事長啊,如果說我們湖州這個地方鋸床都做的很爛,你這個理事長當的也不光彩麽。”

  您看,這丁澤林敢來找總經理挖人還有這麽一大通道理。可找經理挖人不就等於跟人說鋸下一條胳膊給自己嗎?換了是誰也不會答應。

  被拒絕的丁澤林開始在湖南廠裏四處打探,在行業會議上他聽說一位姓徐的老師傅做設計很有一套。就是脾氣古怪,丁澤林就想私下約見,正在這時,旁邊的人提醒他,那個人就是徐師傅。丁澤林抬眼一望,看到這個人,感覺到他就是目無一切的感覺。丁澤林覺得這個人肯定是有個性的人,往往他做出來的東西會比較精、比較有特色、比較有個性。隻看了一眼,丁澤林就有種直覺,這人一定行。鎖定了目標一定要把這個徐師傅挖到,私下約見,待遇比以前翻5倍,三室一廳的住房和60歲前包斷的醫療福利都一股腦兒給足,甚至還給徐師傅的老伴發工資,工作就是專職照顧徐師傅。徐師傅是個技術尖子,性情中人。一看到有老板這麽看中自己的本事,馬上就到湖鎮考察,隻看了看專機的要求當下就把專機的圖紙畫了出來。

  徐師傅說:“我會很快給你把這個圖紙方案拿出來。”聽到這句話,丁澤林真是太高興了,丁澤林就把前麵說過的話,全部都給他承諾了。因為太重要了,如果這樣的人不過來,不要說是出5000,就是出50000可能這台機器也做不起來。

  人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難倒了朱師傅的專機到了徐師傅手裏就是小菜一碟。現在有了徐師傅這個大將助陣,別說這台專機沒問題,往後晨龍說不定就能做成技術創新的領頭羊。丁澤林請到徐師傅那是如獲至寶,他現在手下兩員大將,朱師傅管車間,徐師傅管設計,珠聯璧合各取所長,丁澤林是雄心勃勃,蓄積著力量要大幹一場。

  雪中送炭,因禍得福

  有了徐師傅助陣,丁澤林是意氣風發,時不時就親自下車間轉悠,這一轉悠不要緊,他突然發現大事不好。

  “以前他可是穿著西裝、打個領帶,坐在辦公室裏麵,拿個電腦在這裏搞圖紙,但是我看到他是穿個工作服,穿著球鞋,拿著手套戴起來趴下去在那裏麵擰,拿個尺子量來量去。”

  看到徐師傅一把年紀的老專家居然在做普通工人的活,丁澤林是又心疼又驚訝,說好了徐師傅設計朱師傅生產,可眼下朱師傅跟一群工人在一旁有說有笑做其他事而徐師傅卻在專機前獨自作業。丁澤林一看就明白了。

  一山難容二虎,更何況朱師傅和徐師傅都是很有性格的人,你想讓一個把另一個取而代之可不是那麽容易。這下好,一個撂了挑子使性子,一個支應不動隻好自己赤膊上陣。還沒出師就打起了內戰,丁澤林大為惱火。這氣還沒退,突然醫院又傳來壞消息:徐師傅累倒並住進了醫院。原來,徐師傅因為勞累加上本身年紀大,突然舊病發作,被送到了省醫院。醫生開出了處方,拿來一看,老人家嚇了一跳,趕快撥通了丁澤林的電話。

  “丁總,我現在檢查了,醫生說治是可以,用國產的藥就是三萬多,我覺得三萬多已經很多了,如果要是用進口的話要十萬多呢。”徐師傅很憔悴,無精打采。

  聽著電話中徐師傅氣若遊絲的聲音,丁澤林當下拍板。

  “不用考慮,用最好的藥,十萬多就十萬多。”

  真是令徐師傅意外,老板很爽快,毫不猶豫的答應了,該治的治,隻要把病治好多少都沒問題。丁澤林覺得這句話自己一說完,老徐好像病好了一半。

  徐師傅說:“我以後會想辦法幫你忙,包括我離開公司,以兄弟相稱。”

  徐師傅這一病,丁澤林這一雪中送炭,危難之時見人心,這下徐師傅對丁澤林能不心存感激嗎?自己不能多出力,就從湖南又介紹了另外兩個技術骨幹給丁澤林,丁澤林原以為要損兵折將哪想到最後因禍得福又收來兩員猛將。

  有了兩位年輕骨幹,專機終於按時完成了。可正在丁澤林喜氣洋洋等著客戶來提貨的時候,突然客戶來信,這專機他們不要了。

  丁澤林冒出冷汗,為了這台床他是折騰來折騰去,人力、財力、腦力,到現在說不要了,你說對他來說打擊有多大。丁澤林千裏迢迢跑到湖南請徐師傅,全廠技術骨幹連戰三個月,徐師傅剛來一個月就病倒了,現在總算柳暗花明,專機做出來了,卻放在倉庫裏蒙灰塵,丁澤林的騰飛之夢難道就這樣夭折了?

  這台鋸床賣出去了嗎?當然賣出去了,不但賣出去了,還因此就打開了晨龍專機鋸床的口碑。連航天部都主動上門成了晨龍的客戶。您看這丁澤林一個鐵匠出身,一個做了15年鞋的機械外行,5年之中成了鋸床行業的老大,靠的是什麽?一個好漢三個幫,說到底他就是懂得人盡其才,有誠意肯讓利。這精神上一認同,物質上有激勵,隻要遇上好馬怎麽能不縱橫馳騁呢?看來企業的用人之道還是大有名堂啊。

  原音回放

  1晨龍鞋廠要轉行,從此以後不再做鞋改做鋸床。

  2馬上就去,請你去一起買設備,設備買回來以後,所有的生產現場都是你來管理,包括技術都是你一個人來管理,人員不夠由你去組閣,我就會全部授權給你,完全給你一個空間,我讓你覺得跟以往的老板是不一樣的。

  3不用考慮,好的用最好的藥,十萬多就十萬多。

這篇關於晨龍丁澤林:從鞋匠到鋸床行業老大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人物傳奇
相關的標簽: 青年創業網 晨龍丁澤林:從鞋匠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