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驥:美國大學教授兩次成功創業

Jan04

  8月26日,在北京國際廣電設備展會上,一款世界最快的2.4GB/秒的存儲加速器亮相。這一技術突破了視頻節目後期製作瓶頸,視頻編輯速度比以往提高20倍。

  這一技術是由中關村海歸博士張驥領銜開發的。他創辦的億科三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中關村優秀留學人員企業”、中關村科技園區首批技術創新專項資金獲得者,2006年又作為中關村第一名申報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此前1997年他在美國矽穀首次創業成立的V-Bits公司,到上世紀末被並購時實際價值達到兩億美元。

  因為常在美國加州的太陽底下打網球,而且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剛下飛機不久的張驥顯得黝黑。網球是他最喜歡的運動之一,在球場上,他說自己不願做個看球叫好的觀眾,而喜歡上場成為運動員。

  從當初放棄美國大學教授到兩次成功創業的非凡經曆,在創業場上,張驥說他隻想成為“運動員”而不想把自己當做“觀眾”。

  學途的寵兒不甘平靜

  張驥稱自己一向幸運,比如順利成為恢複高考後第一屆考生,198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係,1989年獲得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學位,1989~1996年任美國夏威夷大學和Rensselaer理工學院電機係教授。

  留學美國,仿佛把他空降到外星球,開始的生活讓他很難適應,但也是在這艱難的適應期間培養出他獨立的適應性。

  從給幾百名學生授課到組織科研項目、進行科研經費的收支管理……教授生涯讓他在管理、財務、交流等方麵的能力大有收益。這些在他看來也是日後創業成功的“法寶”。

  張驥最後看準了視頻尖端技術的缺口,他決定走出校園。

  盡管有創業的想法,但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他選擇去一家技術領先的小公司——美國Divicom公司,負責視頻編碼設備研發,經曆了公司的整個創業過程,1996年8月,公司被成功並購,張驥隨後開始自己真正的第一次創業。

  首次創業賺滿1億多美元

  Divicom的研發經曆和近半年的技術和市場專研,張驥敏銳地感覺到研發數字視頻存儲設備有巨大的市場前景。1997年,他在美國矽穀成立了V-Bits公司。準確的市場定位、領先的技術研發團隊很快就吸引到2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

  “第一次創業非常幸運,當時一共申請18項專利,15項獲得通過;我們用技術上的絕對優勢來感化投資商,後來成功並購確實也證明公司和風險投資商的獨到眼光。”張驥說。

  1999年,美國思科公司看中V-bits在視頻電纜多路傳輸領域的技術能力,以價值1.28億美元的普通股完成並購,“後來實際值兩億多美元。”張驥說。

  “Everything is for a price (隻要價錢好,什麽都可以賣)”。對於思科的並購,張驥把它比作賣掉一個價值連城的寶貝。“當時要是堅守這個技術領地,今天應該會更值錢。那個市場比我們當初預料的大10倍!”但張驥對此並不在意,“人總要向前看的。”

  V-bits被思科收購後,張驥出任思科的首席技術官。進思科的第一天,張驥就對上司說:“我不會在思科長久待下去的。”

  張驥認為自己喜歡做感興趣的產品,而在大公司沒有這個環境。兩年後,張驥離開思科。

  80%的因素是人,剩下的才是機遇

  早在2001年前後,張驥就發現計算機雖有足夠快的計算速度和存儲空間,而數據讀取的速度卻遠遠不能滿足用戶的需要。

  “我們想做的產品就是要突破數據通道存儲速度瓶頸。”張驥說。

  2002年,他和另外兩位資深華裔科學家在美國創立“億科三友”,專門從事數字媒體領域的前沿科技產品研發。同年3月,納斯達克股市非常低迷的時候,他們竟然令業界驚訝地引導公司成功融資1400萬美元。

  張驥分析此次融資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三位創始人在美國都有過成功的創業經驗,而且視頻存儲技術是絕對緊迫的技術缺口;二是他們的姿態擺得非常低,準備了多套引資方案;融資的另一個亮點是開發中國市場,“中國的市場開始被看好,中國的市場和人才環境都在改善。風險資金也在尋找進入中國創造利潤的渠道。” [Page]

  雖然搶先抓住了機遇,但在張驥看來,一個企業的成功,80%的因素是人,剩下的才是機遇。“對於員工,要讓他對公司產生熱情和歸屬感,還讓他影響周圍的同事,產生一種團隊效應。”

  北京中關村海歸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周樹鑫總經理對張驥的最大評價是聰明。但張驥覺得,成功光靠聰明還不夠,還要嚴謹踏實。“聰明的人大有人在,而成功看你是不是一直看準和堅持自己的夢想。”在公司內部,張驥最強調的一點就是,做事一定要嚴謹仔細,做人一定要以誠相待,“有一次公司無意中發現了一名員工簡曆作假,從發現到開除那名員工隻花了兩個小時”。

  比學者多份商人的睿智和靈活

  “10年前我肯定沒想到我現在會在開公司,而且還做得不錯。”張驥說自己發現新的機會來臨時,便馬上在這風雲變幻的科技浪潮中抓住了一根“定海神針”。

  理工科出身的張驥經常和員工一起吃工作餐,坐地鐵穿越大半個北京上班、下班。隨意、怎麽方便就怎麽做,這是他的風格。

  在億科三友,員工之間沒有大公司的等級之分,“張總也是普通員工,我們電子郵件裏都直稱他‘驥’,大家就像和普通朋友一樣和睦相處”。

  在宋翠萍經理眼裏,張驥做事大氣,不會計較太多而瞻前顧後,“挫折對他來說可能都是小問題,就比如小病痛對於一個強者一樣沒有打擊力。他的成功並不是出自偶然和幸運”。

  高級工程師毛睿從公司初創就加入進來了,億科最吸引他的是他所從事的技術。毛睿感覺張驥更像一個“老師”:“他是一個咬住目標就不放手的人,一直在調配最精幹的人員專注於這個產品。他很注重應用,麵對千頭萬緒的技術難題,他會給我們很輕鬆明快地表達出來,比學者多份商人的睿智和靈活。”

這篇關於張驥:美國大學教授兩次成功創業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人物傳奇
相關的標簽: 青年創業網 張驥:美國大學教授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