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延:從新浪到阿拉善

Jan04
  一個月後,汪延將再次跑到阿拉善去。

  此時,他的身份是阿拉善SEE協會執行理事,而不是新浪網總裁——前天,他剛剛卸任這個流光異彩的職務。

  阿拉善

  阿拉善是北京沙塵暴的主要發源地。兩年前,100個企業家聯合成立這個NGO(非政府組織)環保組織,每年每人自掏腰包10萬元,用於當地水土環境治理。汪延就是其中一員。

  汪延是一個環保主義者。受他個人的影響,新浪網很早便開辟了“環保”欄目,也算是這家門戶網站的“最早事件”之一。

  “你知道,在新浪,我學會的最大的本領就是,做平台,而不是單打獨鬥。”汪延爽朗地笑著,雙手交叉托住後腦勺,身體放鬆地在寬大的沙發上伸展。

  如他所願,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外企業和資本,對這個項目進行關注和支持。

  “我希望通過這個平台的影響力,做更多公益性的事情。”在他看來,作為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在企業經營之外,新浪還應該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這種雙重身份,正如他與曹國偉的分工。

  提前“退休”後,這個33歲的年輕企業家計劃將更多的精力花在公益事業上,“大概一半的時間,其餘料理新浪內部的事情。”

  十年

  十年的時間,繃得太緊了,有點累,汪延說。

  2005年的某一天,這個新浪老員工突然意識到了這個“節點”。“我把它看做是一種暗示。”

  自1996年加入新浪,十年時間,晃眼即過。1997年,汪延跑到會計那兒領工資,對方告訴他,上個月公司總收入隻有3萬元。當時,公司員工總數40多人,十分慘淡。

  “於是,當時大家每天就聚在一起‘畫餅’,說如果有風險投資進來了,最大的願望是什麽什麽。”

  “結果,大家共同的最大願望就是每人一台筆記本電腦。”陷入回憶裏的汪延看不出絲毫沉重,如把玩自己的某件珍藏。

  接下來,2001年,互聯網泡沫將產業環境吹打得零落不堪,圍繞王誌東離職事件的輿論壓力更是將汪延壓到差點虛脫。挺過來了,他才明白,僅僅建立在點擊量地基上的新浪甚至連“夫妻店”都不如,而應該迅速建立明晰的贏利模式。 這篇關於汪延:從新浪到阿拉善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人物傳奇
相關的標簽:阿拉 新浪 這個 就是 十年 時間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