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之:此左岸非彼左岸

Jan04
  近年來,不知為何,全國上下“忽如一夜春風來”,四下裏掀起一股“左岸”熱潮:先是大街小巷兩岸三地、紛紛傳頌的“左岸咖啡與奶茶”;接著是國內各地雨後春筍般紛紛上馬的地產項目。深業的“風臨左岸”,長沙的“左岸春天”,杭州的“左岸花園”,這些公司都打出了“法式尊邸?人文世家,浪漫風情”的美麗招簾。而中關村的“左岸公社”寫字樓與上海四川北路商業街的“左岸改造計劃”更將這一左岸風潮推至頂峰……

  然而,到過巴黎的人都知道:此“左岸”非彼“左岸”也。

  我們中國人喜歡把東西南北作為方位,來形容地方,除了重慶這樣少數幾個東南西北搞不清楚的城市之外,我們傳統總是城南城北、東城西城的。美國佬則喜歡上中下的分劃,上城、中城、下城的叫,直到“下城”(downtown)都成了英語中“市中心”的代名詞了。隻有法國人在巴黎,才站在塞納河中那個“城市島”上,背對上遊,麵向下遊,把城市分成右岸和左岸。

  左岸有大學,包括法蘭西學院和法蘭西美術學院。早期這裏住宅不貴,豪宅少於右岸,王公貴族都不住,才擠著住了好些文化人,就有點像紐約的索霍了。畫家也有少數住這裏,但是還是嫌太貴,因此才集中在右岸北邊好遠的蒙瑪特高地。

  文化人多了,路邊的小咖啡館就忙了。文化人多是自由職業者,不上班,充其量在附近的大學教書,家裏沒有人氣,因此沒事的都擠在便宜的咖啡館裏,聊天、辯論、調情、講“段子”。好像海明威,浪跡巴黎,手頭的錢也不多,擠在這裏倒出了靈感。薩特在大學教書,天天在這裏“雙叟”咖啡館找個位置坐下,寫自己的哲學手稿。此人雖麵目難看,兩個眼珠子總是分朝兩個不同方向看,他的“存在主義”卻使好多女大學生為之瘋狂。

  我第一次去巴黎,住在左岸,那間Lenox旅館完全一派“左到不能再左”的氣氛。後麵出來,走路10分鍾,就到了“雙叟”(DuexMagot)咖啡館,也就是路邊一個比較大一點的咖啡館,不遠就是另外一間同樣出名的″花神″咖啡館,都人頭湧湧。我通常都去得早,一是晚上喝咖啡會睡不著覺,二是這些時尚得不得了的咖啡館下午開始就有點水泄不通的感覺,很壞情緒,因此總選擇早上喝咖啡。 這篇關於王受之:此左岸非彼左岸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人物傳奇
相關的標簽: 左岸 咖啡館 這裏 巴黎 咖啡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