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以清潔能源振興中國汽車業

Jan04
  被稱為“海歸校長”的同濟大學校長萬鋼2000年底就開始在中國從事潔淨能源轎車的開發。在此之前,他有著在德國學習5年,在奧迪德國總部工作10年的經曆。經過4年,2005年年底,中國潔淨能源汽車的第一步——混合動力汽車將開始進入產業化推廣階段。對步履艱難的中國汽車業來說,這或許是個跨越性發展的開始。

  我是1979年進入同濟大學讀研究生的,1981年畢業後在學校工作了兩年多。後來德國克勞斯塔爾(Clausthal)工業大學的教授來中國訪問,看了我的博士研究課題後對我發出邀請。我申請了世界銀行的獎學金,1985年到德國讀博士。期間我開發了一個降低汽車噪音的技術,得到了德國高校與企業獎。一直到今年8月份這套技術才在德國大眾汽車公司退役,一共生產了3500萬套。大眾公司所在的德國下薩克森州政府為此頒發給我一個特殊功勳十字獎,我是第二個獲得這個獎項的人。

  1990年年底,我進入奧迪公司工作,到2000年年底離開奧迪回國。奧迪有個政策,凡是員工升職就必須調換部門,而且要離原來的領域越遠越好。這10年間我在奧迪開發部工作了5年,生產部工作兩年,總規劃部三年,還從事了一段戰略規劃,幾乎接觸了汽車企業的各個環節。

  在德國工作的時候,我是中國留學生團體的積極參與者。當時部呂福源副部長特別邀請我帶一個德國汽車工業的博士工程師代表團回國考察汽車工業。1999年,我帶團歸國,正趕上討論中國汽車怎樣發展的問題。我認為中國不是一個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雖然汽車市場才剛剛起步,但起步後碰到的第一個問題肯定就是能源問題;其次,中國所謂的“大城市”都是人口集中的城市,很多城市都屬於凹地型,汽車的尾氣排放對環境有很大影響。我們考察了很多地方,從天津到上海再到北京,越來越上述問題已經很嚴重。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提出了中國汽車發展最重要的還是節能環保,要開發清潔能源汽車的建議。另外,中國汽車發展要走自己的道路。在傳統汽車領域,各大跨國公司的技術已經發展到非常高的水平,如果中國從零開始做內燃機汽車,務必會碰到一些知識產權的問題,隻有在新領域進行汽車開發才能規避這些問題。這既是中國汽車業戰略發展的機遇,也是一種必須。 這篇關於萬鋼:以清潔能源振興中國汽車業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人物傳奇
相關的標簽:振興 能源 清潔 汽車 工作 發展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