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財富 學會等待

Jan05

  ★如果價格太高,好產品也可能是壞交易。

★不要依賴資產的增值。如果價格太高,請耐心等待。

★收藏品是風行一時的時尚。它們忽悠來忽悠去。當每個人都知道某項東西是可收藏的時候,遊戲就已經結束了。

《財道》解讀:別忘了2007年。 2007年,流行“死了都不賣”。2008年,“套死的都是不賣的”。 投資大師約翰·坦普頓說:“關於投資的一個事實是:沒有一種投資項目總是好的。” 他說,投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有時要買股票,有時需要買債券,有時也應該耐心地拿著現金。如果某個特點的產業或者某種證券在投資者中變得很受歡迎,那麽這種流行往往被證明是短暫的。而且一旦虧損,可能很多年都沒有收益。所以,不要期待那些流行趨勢把你引導向最好的投資機會。 對投資者來講,惟一能做的,就是耐心。這是一種“不厭倦等待的等待”的藝術。《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作者傑西·利弗莫爾說,賺大錢的訣竅不在於買進賣出,而在於等待。 當價格過高時,買入而期待有更傻的傻瓜來接棒,實際上,自己可能就是那個最後的接棒者。不過,惟一可以確定的是,人類還會一次一次犯同樣的錯誤。

★不好的產品永遠是不好的買賣。不要買那些服務記錄不佳的車和家電,更不要買屋基有裂縫的房子。

《財道》解讀:迷惑住我們雙眼的往往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劣質產品、劣質服務背後的“便宜價格”。 事實上,如果隻是因為便宜,花50元買回一件衣服,卻因為不喜歡而一次也沒有穿,那麽這與扔掉50元沒有什麽區別。 資產還是負債?

★生活的必需品是便宜的,隻有奢侈品是昂貴的。

《財道》解讀:生活中隻用一次的東西往往是最昂貴的。 例如,一枚鑽戒,價格是2萬元。1斤大米市場價格是2.5元,如果一個人一天消費1斤米,1年下來大米的消費近1000元。可以看出,一顆鑽石帶來的心理上的滿足感,相當於20年所消耗的大米的價格。很多人可能會抱怨糧食和蔬菜價格的上漲,卻在購買昂貴鑽戒的時候充滿了興奮。

★不要買入像資產的負債 《財道》解讀:有時,我們可能買下了一個看上去很像資產的負債。

一輛價值20萬元的汽車,如果在其存續壽命10年中,每周的5個工作日上下班都需要開,每周使用10次,那麽每次相對汽車價格的使用成本為38.4元/次,而如果每周僅開一次,相對於汽車價格的每次使用成本為384元。這意味著,如果不是生活的必需品,那麽這輛汽車不僅成為昂貴的奢侈品,而且成為一項負債。 問題:一輛汽車究竟是資產還是負債? 答案:能夠帶來更多收入的汽車是一項資產。凡是回報不能超過其成本的投資,都會變成一項負債。事實上,養護這輛汽車的各種成本,包括保險、停車費、年檢費用、汽油費、維修費等等,一輛汽車報廢時所消耗的金錢一般是購車款的2-2.5倍左右。 所以,當我們說“我花了20萬元買了一輛漂亮的新車”時,我們可能買了一項負債。

收入≠財富

★你不可能通過花錢而讓自己變得富有。沒花的錢比你賺到的錢更有價值,而且是稅後的。

★不要混淆收入與財富。收入會隨著解雇通知或利率變化而結束。

《財道》解讀:收入代表的是未來的預期。一般人會認為,財富是你現在所擁有的,其中包括你過去的收入,當然還需要減去負債所剩下的淨資產。 《窮爸爸 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給了一個財富的精準定義:“不進行體力勞動(或者你家裏的所有人不進行體力勞動),你所能生存並仍然維持你的生活標準的天數。” 用直白的話來說,如果你每月的花費是5000元,你有60萬的存款,那麽你的財富是10年。清崎說,財富是用時間衡量的,而不是用錢數來衡量的。所以最終的問題是,不在於你掙了多少錢,而在於你能有多少錢和這些錢能為你工作多久。

沒錯,收入會隨著解雇通知或利率變化而結束。對大多數人而言,收入從這個時候戛然而止了。而財富不同,財富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但在正確的方法下,也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增加,甚至在經過一個很長時間後,財富增加到一個令人吃驚的地步。 問題一:一個100萬的人和一個200萬的人比,誰的財富更多? 答案:從數字上來說,當然是後者更多,但財富的大小取決於不同的消費水平。 問題二:一個人擁有200萬元的奔馳,一個人擁有200萬的房產,誰的財富更多? 答案:投資性的房產能夠帶來固定收入——租金。所以,投資性房產是一種財富的載體;而汽車,在新車鑰匙拿到手的第一秒起,價值就已經打了折扣。隨著時間的推移,10年後200萬的奔馳能否值20萬都是個問題。但如果這輛奔馳能夠帶來更高的回報,那麽結果會有所不同。

★借錢的代價是利息與擔憂。因此要確保所有的借款不會達到讓你擔憂的程度。不要借錢去買會貶值的產品。否則,會兩頭虧損。

《財道》解讀:如果貸款去投資,而投資回報又不能高於貸款利率,那麽結果必然是兩頭虧損。一個明顯的例證是,借錢炒股,如果所投資的證券價格下跌,那麽帶來的將是“戴維斯雙殺”的效果。例如,如果以10%的利率貸款1萬元買入股票,1年後股票價格下跌10%,而這時你必須償還貸款,再加上買賣股票的摩擦成本,實際虧損會遠遠大於預期。

理解規則

★當你對規則哪怕做一點點改變時,你將大幅改變遊戲。

★金融產品不過是寫在紙上的協議而已。但是不管怎樣,還是要讀,一遍一遍地讀,直到理解了它們。

★任何協議都有兩方。對方都在為自己工作。弄明白他是為你謀求利益還是在損害你的利益。永遠要做更深層次的檢查,並做跟蹤檢查。

★有意做出的假設不會傷害你。理所當然的那些假設將會要你的命。永遠要檢查你所做的那些假設背後的假設。

★複雜的買賣可能是一個不好的買賣。

★你理解不了的買賣就是不好的買賣。如果銷售方不能或不用你所能理解的詞語向你解釋,不要買他的那些產品或者服務。

★不存在擔保,隻存在擔保者。當聽到“它有擔保”時,你應該問:“是誰擔保的?”

《財道》解讀:這一係列的法則,都闡述的是同樣一個道理:不懂不做。 2008年的金融危機,被描述成一群瘋狂的華爾街天才的作品,複雜而無法理解的衍生品為“複雜的買賣可能是一個不好的買賣”做了生動的注解。 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惟一幸存的一家美國大型銀行是富國銀行。富國銀行從來沒有涉足結構性投資工具SIV——正是這種衍生品擊垮了花旗。查理·芒格諷刺說:“說美國衍生品的會計方法像陰溝,是對陰溝的侮辱。” 那麽,這家銀行是如何避免其他銀行犯得最愚蠢的錯誤呢?富國銀行的CEO說:“說實話,當我第一次聽到了SIV,我以為這是一輛四驅車。”因為看不懂這種結構性衍生品,富國銀行避開了陷阱。 不能不再提一下Accumulator——這種風險極高的金融衍生品種,讓香港眾多富豪中招。被市場戲稱為I kill you later(我遲點再殺死你)的這種累計股票期權,可以說具備了所有前述規則描述的特征。 事後發現,這種產品的銷售一方麵是虛假陳述,讓客戶認為自己隻是在做無息存款和購買打折股票;另一方麵,是利用了客戶的專業理解能力、英文閱讀能力有限這些弱點,在客戶已經對合同內容產生了錯誤理解的情況下,隱瞞合同風險。自以為是“專業投資者”的富豪們,最後莫名其妙地成為欠債方。 確實,讀不懂的投資,就不要去做——沒人拿槍逼你。

複利的錯覺

★投資於股權或基金。股權投資帶來的長期複合收益可能會非常驚人。

★理解複利的魔力和獲得它的困難是理解許多事情的核心和靈魂。

《財道》解讀:“理解複利的魔力和獲得它的困難是理解許多事情的核心和靈魂。”這句話來自查理·芒格,他說:“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跡,不到必要的時候,別去打斷它。” 沒錯,5%通貨膨脹的複利能夠讓1萬元在50年後僅相當於880元。而世界上最偉大的投資者巴菲特,20.5%的複利增長40多年後成就了他450億美元的財富。 但在這背後,存在著對複利的嚴重錯覺。 舉例來說,第一位投資者10年來年年持續盈利15%;第二位投資者前9年持續盈利25%,但最後1年虧損50%。哪一個複合收益更高?事實上,第二位投資者看似業績更好,但10年複合收益率卻僅為14.1%。 保持高水平的複利是極其艱難的,而重大虧損對複利將產生重大傷害,過多的微利、微虧對長期複利也有巨大影響。這就是為什麽巴菲特一直強調的投資最基本的原則:第一、不要虧損,第二、記住第一條。

這篇關於收入≠財富 學會等待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投資 負債 資產 收入≠財富 學會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