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誌陪練創業之路

Jul24

   35歲的邵亦波在20**年又添加了一個新身份:經緯創投中國聯席管理合夥人。

  自從20**年以22億美元價格將易趣賣給eBay之後,在外界看來,邵亦波的主要工作變成了“帶孩子”。

  其實,從20**年開始邵亦波又開始“閑不住了”。截至今年年初,他不僅參與四家公司的創業,並且幫助經緯創投建立了經緯中國團隊。

  從一定意義上說,這幾年邵亦波同時遊走在創業和創投之間。

  參與四家公司創業

  從易趣隱退之後,邵亦波再一次進入公眾的視野,是20**年底與前Google亞太區市場總監王懷南創立寶寶樹(Babytree)。

  兩人在美國見麵時,討論了各種創業的想法,取舍之下,兩人決定建立一個年輕父母交流育兒經驗的社區網站。

  早教市場這幾年頗受資本追捧。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的數字,中國大陸0至3歲嬰幼兒共計7000萬人,其中城市嬰幼兒數量為1090萬人。這個大市場的誘惑,使得“紅孩子”、“0-6媽媽說”等網站受到了風險基金的青睞。

  寶寶樹CEO王懷南算過這樣一串數字:根據調查,一般城市兒童每月消費額多在500元至千元之間。如果按30%用於教育消費計算,每月最低消費額有150元。如此算來,國內早教市場規模可達100多億元。

  寶寶樹也想從中分到一杯羹。寶寶樹從20**年3月8日上線之後,由於邵亦波和王懷南的個人品牌效應吸引了多方注意。在初期發展中,寶寶樹一直致力於用戶體驗、活躍社區、提高網站知名度,而對外界有關其盈利模式的疑問則一直避而不答。

  近日王懷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透露,20**年至2009年,寶寶樹重點集中在三個方麵發展:線上社區廣告、線下線上社區結合、父母育兒商品和服務需求。

  和許多社區網站一樣,線上和線下結合是必要的一環。1月底,寶寶樹快樂成長中心建立是其走線下的第一步。邵亦波和王懷南在此前調查中發現中國早教已經有一定基礎,但調查中國諸多早教品牌之後,發現整個教育質量參差不齊,甚至同一個品牌之下不同城市的教育中心質量也不同。邵亦波希望寶寶樹能像“如家連鎖”那樣,不過提供的是早教領域的標準化服務。

  在寶寶樹的第一個早教中心,這個團隊開始實踐自身設計的教育體係和課程,培養核心團隊,建立和完善連鎖店的管理體係、培訓體係和信息管理體係,然後向全國擴張。另一方麵,寶寶樹將拓展線上課程,甚至移動課程平台的運用。

  在寶寶樹,邵亦波既是創始人,也是投資人。兩人分工明確。王懷南作為CEO,負責日常管理,邵亦波扮演參謀長的角色,負責公司的股權架構、財務、法務,以及與外界投資者的融資談判。在20**年,邵亦波在寶寶樹還未上線時,為寶寶樹從經緯創投爭取到了數百萬美元投資。

  寶寶樹的二期融資將在三月初公布,同樣來自經緯創投。王懷南告訴記者,此次融資規模在中國同類網站中將樹起新的標杆,資金將主要用於網站和早教中心等的日常營運和業務拓展。

  寶寶樹的高調讓邵亦波的這一次創業頗為顯眼。

  其實,早在20**年中,邵亦波與馬克·羅特(Mark Lotter )、肖耿民一起低調創立了一家醫藥公司。

  羅特曾擔任在華最大的跨國處方藥企業阿斯利康中國商務副總裁。而肖耿民,2000年曾在易趣擔任過執行總裁,盡管這段經曆並不堪稱成功,半年不到便離開易趣。肖耿民曾是施貴寶曆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2001年與老上司前施貴寶中國區總裁Paul c.Contomichalos共同成立專注皮膚科藥品的百潤醫藥,相當成功。

  離開易趣後,肖耿民和邵亦波仍然保持不錯的關係。通過肖耿民的介紹,邵亦波結識羅特。

  “我們在幾個主要治療領域看到極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如腫瘤、糖尿病、呼吸、泌尿、心血管和中樞神經係統治療領域。目前為止還有許多世界領先的醫藥企業,尤其是生物技術公司尚未進入中國市場。”羅特說。

  這些尚未進入中國的藥品需要一個專注的渠道。在阿斯利康,羅特曾經設想可以在中國建立一家獨特的國際醫藥企業,利用中國的特殊市場機會來發展與銷售創新藥品。

  於是,三人共同創立了諾凡麥,為已有國外藥品提供在中國市場的注冊、生產、分銷及銷售服務,對處於後開發階段的藥品提供臨床開發、藥品注冊、進口及商業化服務。

  羅特透露,在兩輪投資前,有“幾位投資家已經表示投資的興趣”。前默克公司亞太地區市場主管、凱鵬華盈合夥人李怡平(James Li)作為個人投資者就是其中之一,參與了諾凡麥早期投資。

  在諾凡麥,邵亦波擔任董事長角色,一方麵負責融資事宜,一方麵參與重大的戰略決策和人才聘請。去年達沃斯論壇上,邵亦波巧遇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校長William Brody之後,力邀其擔任諾凡麥獨立董事。

  在短短兩年期間,諾凡麥發展了一支300人的銷售隊伍,並且在2007年下半年以及2008年初獲得共計近2000萬美元兩筆投資。

  正當眾人猜測邵亦波是否又開始另一波創業時,邵亦波在2007年初宣布加入經緯創投,擔任合夥人。在加入的這一年,經緯投資又投資百度前高管創立的愛幫網。

  但與此同時,邵亦波還沒有過足創業癮,目前他正在參與兩家企業的創業。據透露,其中一家很可能是佛山的一家瓷磚製造企業,產品主銷國內,今年利潤達到2000萬美元。

  陪練角色

  雖然邵亦波還在樂此不疲地創業,但他並不擔任CEO,不參與日常工作的管理。大部分時候,注重家庭的邵亦波把自己的角色定義為“陪練”。

  羅特在擔任阿斯利康高管之時,三年內將公司從最初的600名員工和8000萬美元的銷售規模發展到員工人數達到2000人,銷售額高達2.8億美元。

  “但是,管理一個大公司與創業又是另外一件事。許多做事情的方法不一樣。我在這個轉型過程中提供建議,告訴他我以前犯過的錯誤。”邵亦波說。

  比如,在諾凡麥,包括其他公司,邵亦波發現了“請人走難”。在大公司和龐大的機構內,通常都有一定的冗餘人員。但在預算有限、注重高靈活度和高效率的小公司,由於招人相對困難,以及創業者出於人情因素,往往一時不能下定決心辭退員工,造成較高的管理成本,以及時間和精力的浪費。

  邵亦波的基本觀點看起來讓創業者更頭疼:創業者囿於人情難以決斷時,他則強調請人走要快,招人也要快;創始人預算有限,希望找能力一般的人過渡時,他卻認為目標要定得高,一定不要招勉強的人,尋找“兩年以後還能稱職的人”;創業者希望通過獵頭慢慢尋找中高端人才,而邵亦波強烈反對這種拖延的態度,“招人最值得花錢,不能省錢”。

  回顧在易趣的經曆,邵亦波這方麵的成績可能也是不及格。“在易趣時,請人走從來沒有太早過,都是太晚。招人沒有太早過,也都是太晚。”這段經曆讓邵亦波現在能更為冷靜地幫助CEO做決定。

  曾有一名CEO在邵亦波麵前提起某員工可能不適合這份工作,邵亦波就會發出一連串的問題:你覺得他不行已經有多久了?如果這個人今天就走,對公司有什麽影響?如果沒有影響,為什麽還不請他走?這個人要做什麽事情才能留下來?根據CEO的回答,邵亦波提出具體意見,幫助CEO更快地決定此人的去留。

  2007年,邵亦波接觸的一家上海網絡公司中,同樣遇到了這樣的問題。創始人無法做出決定,於是也沒有動力請新人進入。在和邵亦波溝通之後,這位創始人請走了四位中的三位高管,並且在一個月之內引進了兩名新人。完成之後,這位創始人對邵亦波說自己“做了一個最好的決定”。

  在創業公司的招人過程中,邵亦波一直認為有發展潛力比經驗更為重要,小公司在發展中有各種轉換方向的可能性,需要具備學習能力的人及時跟進新業務。於是,測試人的潛力成了邵亦波應聘中重要的一部分。

  比如,在為諾凡麥麵試一個換掉三份工作的應聘者時,他會仔細詢問換每一份工作背後的具體願意是什麽,下一個工作為其增添了什麽價值。邵亦波從中觀察的是麵試人是否對自己的未來有計劃,是否有學習新技能的熱情。聰明程度,也是邵亦波頗為在意的方麵,在設計問題時,他的問題中往往包含另外一個潛問題,看對方能是否體會到潛問題且一並回答。

  如此注重細節的招聘工作之外,邵亦波還扮演內部創始人協調的角色。他曾經成功幫助其中兩家公司解決股權糾紛。采訪中,記者問及他所看到中國創業者最普遍的問題時,邵亦波把股權之爭擺在首位。

  在初創階段,創始人之間往往由於麵子問題,同時也缺乏經驗,沒有將股份預先商定分配清楚,,記錄在案。之後企業發展一定階段,創始人之間意見分歧,投資人進入,牽涉到股權劃分時,事情突然變得複雜,摩擦驟起。

  在過去的兩年中,邵亦波接觸過四家遭遇嚴重危機的早期公司,其中三家的問題出在股權上,另外一家最後因此完全導致失敗。

  邵亦波建議創始人之間盡早訂好股權的分配,並且製定一個股份行權計劃(Vesting Schedule),設定雙方在未來數年中如何逐步獲得一定股份。這樣,一方麵對整個創業團隊有激勵作用,另一方麵如果創始人在行權計劃未滿前離開公司,則無法獲得剩餘部分股權。

  即使是如此,創始人也怕自己未來由於某種原因離開隻獲得部分股權,因此並不主動選擇這種預先設定安全方案。但邵亦波一定會堅持,在創始人之間同甘共苦時把“醜話說在前頭”。如果一個創始人離開時再來討論這樣的問題,隻會把公司陷入更大的危機。

  站在投資的兩邊

  有成功的創業經曆,以及投資公司的履曆並不意味著邵亦波自己做融資時能夠輕鬆半分。

  諾凡麥獲得第一筆來自於Atlas風險投資500萬美元的資金時頗為幸運。

  20**年,羅特在歐洲的一次會上介紹中國醫藥市場發展,吸引了英國這家風險投資商的注意,於是來上海和諾凡麥談投資合作,順利地談妥投資。

  從20**年中旬開始,不斷有投資機構表示了投資的意願。羅特告訴記者,雖然諾凡麥第一輪融資所得足夠使用到2010年,但諾凡麥決定開始第二輪的融資計劃,目的在於引進增添價值的投資方,以及提供藥品研發及重組的資金。

  但第二次融資時,諾凡麥經曆了不小的波折。

  在第二輪融資初期,有多家VC曾經要進入。與投資對象曆經了三個月談判,最後在12月中旬,邵亦波和羅特準備融資文件時,兩個投資方突然表現有一些猶豫,提出分期付款給諾凡麥的要求。

  “這可能是他們要撤退的信號!”直接的結果是,其他VC很可能對諾凡麥產生疑問而退避三舍,第二輪融資時間可能會推遲一年。

  “他們說的理由並不是他們自己想的理由。”公司定價以及VC對於中國醫藥行業發展速度放緩都可能是VC表示退縮的原因。但邵亦波的猜測隻能是猜測。

  邵亦波表示信心的方法頗為微妙。

  他找到了其中一個VC,表示自己個人有意願投資,如果他們願意少投,這無疑給了自己一個機會,他願意出資百萬進入公司。接著,邵亦波又與另外一家VC說了同樣一番話,對方回應可以“讓你一點位置”。

  不久之後,對方第一個電子郵件回複投資金額將一期全數到位。第二個VC知曉之後,也表示全數一期到位,並且不讓分厘。諾凡麥將這筆資金用於擴大目前的商業運營之外,還將研發一至兩款適合中國市場的新藥。

  可以說,在增加VC身份之後,邵亦波對於創業者和投資人的心理都有相當理解。

  在投資時,邵亦波也一直在反思如何改變VC的特性。

  在某些時候,VC善跟風,但不善於說No,對創業者來說未必是好事。他們會拖延給出拒絕答複的時間,但同時會對創業者表現出閱讀公司新資料的濃厚興趣。他們既不想直接“傷害”創業家,也不給予明確答複。邵亦波並不喜歡這種“吊著”的方式。

  他表示,在自己做投資時,將在數日之內給出一個清楚的回複,對個別公司,提出一些意見,如果能做到,不排除投資的可能性。這樣,即使對方在一個項目上失敗了,掉頭做新項目的時候,也往往會回頭再找這樣的投資人。

  七旬老者 奔走在創業路上奔走在創業路上的七旬老者包凡:遊走在企業家和投資人之間。

這篇關於勵誌陪練創業之路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7月24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