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榨幹我們之前,我們要先引爆生活!

Feb19
文/晏淩羊

 

1

 

2017年12月10日上午,研發工程師歐新建從中興通訊的大樓頂上一躍而下,結束了42歲的生命。

 

他出門前對妻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領導要我去公司”,“我們公司有內部矛盾,我很可能成為犧牲品”。

 

他的妻子回憶說:“接到電話,說我老公跳樓了,我急忙打車趕到現場,看見我家老公癱倒在中興研發大樓辦公樓的台階上。周邊到處都是血,我瞬間癱坐在地上。”

 

不久前,作為中興研發負責人的歐新建,剛被領導談話,公司大規模裁員,要求他主動離職,並低價回收股權。這個事情,公司有公司的說法,家屬有家屬的說法,目前尚沒有定論。

 

歐新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從小學習成績優秀。他也是一個通過高考改變了命運的人,高考後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後在深圳華為公司工作 8 年,在此期間通過自身的努力考取了南開大學的碩士研究生,並順利的拿下了碩士學位。接著,他跳槽去了中興。

 

據歐新建妻子描述,從 2011 年起在中興網信工作六年多來他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部門多次產品升級的時候,他經常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地工作。有時做不完的事情還經常帶回家通宵達旦完成後,第二天又繼續去公司上班。

 

用她的話說:“他為這份工作盡心盡力,為人也忠厚老實,從不與人為難,也是同事眼中的好員工、家人眼中的好兒子、好丈夫、好爸爸。”

 

歐新建生前生活樸素簡單,家庭也算美滿,有個2歲的女兒和9歲的兒子,他是家裏的精神和經濟支柱。

 

他的前半生,是典型的寒門子弟通過自己的勤奮,成為中產階級,改變貧窮命運的故事。

 

如果不是這場死亡,他可能和千萬個與我們擦肩而過的中年人一樣,一邊自嘲“人到中年不如狗”,一邊咬牙堅持著,扛起養家糊口的重擔。

 

對於生活在都市的中產中年男人來說,如果有房貸,又失業,確實是個問題。大多數人都是貸款買的房子,貸款動不動就是幾百萬,每個月的工資發下來,還完房貸,就所剩無幾。

 

如果你還生了二胎,還想給下一代好一點的經濟條件和教育環境,再孝敬下父母,自己立馬變成窮光蛋。

 

你每年的新年願望都是家人健康平安,因為但凡哪個家人出了點事兒、得了點病,你立馬返貧。

 

除了每天當好“老黃牛”,磨好第二天要賣的“豆腐”,你幾乎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我一個做實業的朋友說,現在除了互聯網行業之外,其他各個行業都不景氣。老百姓不敢消費,也沒錢消費,因為90%的工薪階層把父輩一輩子的積蓄和自己未來20-30年的收入都投到房子上去了。

 

就像網友說的那樣:“人到中年情況就是,目前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房子按揭上了,家庭花銷上都要掐著指頭過日子,一失業,整個世界就崩潰了。”

 

這種狀況,在那些從貧困農村地區突圍出來的“新都市人”身上,會體現得更加明顯一些。指望身後的家人是不可能的,他們不指望你就已經不錯了,你一切都得靠自己。

 

也怨不得多少男人現在都改變了擇偶觀,找的都是有工作、有賺錢能力的妻子,因為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你會發現你自己一個人扛不動啊。

 

2

 

死者已矣,我不忍過分苛責。

 

他有他的無奈,我們應給予同情。可我還是想說:有什麽困難、溝坎,挺一挺就過來了,跳樓這種選擇實在不明智。

 

這一跳,死者解脫,活人受罪,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孤兒寡母無人撫養。

 

對公司和公司領導而言,他不過就是一個待處理的麻煩。風頭過去,公司裏誰都不記得他,可這個事件給家人帶來的傷痛卻是永遠的。

 

事實上,跳樓的研發工程師雖然壓力大,但他有一套房子是全款,另外一套房子的貸款每月還9000元,而他收入每月約三萬元。他的妻子也有收入,每年約20萬。夫妻倆加起來,年收入有五十萬。

 

雖然有兩個孩子、四個老人需要養,但他所擁有的,已是大多數人羨慕的。

 

離職會有常規補償,內部股還可以五折回購,如果補償不到位、顯失公平,最不濟可以跟公司死磕啊,起訴啊,拉橫幅啊,何苦要去尋死?

 

這些壓力,好像還不足以讓一個人這麽絕望。中年慘遭辭退,前途斷崖下跌,不過可能是心理上過不去坎,麵子上抹不開,又或者,本來就有心理問題沒解決吧?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要孝順,小孩要陪伴,還要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有所提升,自己的業餘愛好要堅持,這些雜七雜八的事情加在一起,就把鍛煉身體的時間幾乎都要擠沒了。

 

像我,想堅持碼字,都得占用睡眠時間。而放眼望去,除卻那些含著金鑰匙出生且活到中年金鑰匙依然牢牢掛在脖子上的人,人到中年誰不累呢?

 

怎麽辦?好死不如賴活著。

 

再艱難的事兒,咬咬牙也能挺過去,不過就是收入少一點了而已嘛,不過就是被打回原先的階層嘛,能有啥?

 

3

 

在這裏,我想跟大家分享幾個故事。

 

《中國達人秀》舞台上,曾經來過一個破產的千萬富翁高逸峰。網友說他有“劉德華的臉龐,梁朝偉的眼神,劉歡的歌喉,史玉柱的經曆”。

 

1995年前後,高逸峰憑著手頭積累的財富,在海南投資開了一家娛樂城。

 

他說:“我的娛樂城無論從周邊環境還是硬件上來說,都絕對稱得上是當時全國數一數二的,我可以說得再具體一點——一個調音台40多萬,一台音響8萬,這樣的硬件不是每座娛樂城都有的,很多老板跟我一樣有錢,但都不舍得投進去,覺得不值。”

 

那還是1995年啊,誰手裏頭有一萬塊錢,就被大家羨慕地稱為“萬元戶”,高逸峰已經能開起來一座豪華娛樂城。

 

他是如何起家的呢?

 

80年代末期的下崗潮讓他趕上了,那年他才26歲,隨後就跑到了大家都在傳“那裏遍地是金”的海南,希望能“闖”出個名堂來。

 

在做了一段時間建築工人後,他被一家娛樂公司錄用為服務員,工資一個月100塊。

 

後來,他漸漸地開始上台唱歌,唱出了點小名堂。

 

不久後,他向朋友借了五萬塊錢承包了一個小舞廳,同時也做一些房地產中介的生意(實際上就是“炒房”,那會兒海南房地產生意火得不得了),順風順水。

 

幾年後,就開起了娛樂城。他的娛樂城開業以後,劉歡、蘇芮、林憶蓮、毛阿敏等等都去表演過,有時候他甚至也會登台跟他們一起唱。

 

在海南“試水”成功以後,高逸峰的心也“野”了起來,很快在全國開了四家“分店”,其中就包括合肥的一間娛樂城,成了圈內知名的千萬富翁。

 

高逸峰說:“最有錢的那段時間,我手頭有好幾部超豪華的名車,其中就包括凱迪拉克帝王和限量版的金色加長林肯,但這兩輛車我都隻開了一段時間就覺得膩味了,後來一直停在車庫裏,有大腕明星來娛樂城演出的時候才拿出來用一下。”

 

1996年年底,正當高逸峰躺在自己的功勞簿上曬太陽之際,意外發生了:他把事業的盤子鋪太大,管理又沒跟上。

 

先是娛樂城不斷出事,接著又是資金鏈出現了問題,合作方撤了資,債主們天天上門,弄到最後隻有關門停業。

 

2004年,五座頂級的娛樂城,上千名員工,說沒就沒了。

 

錢沒了,人散了,高逸峰還背了一身的債,由“富翁”變成了“負翁”。曾經沒有工作的妻子也開始在外麵打工,擺攤掙錢。那時候他特別受不了追債的電話響,幾乎是一夜白頭。

 

到這地步了,他也沒死啊,隻是沉寂了兩年,也反思了兩年。傾家蕩產負債累累的高逸峰,做過摩的,做過出租車司機。

 

2006年夏天,高逸峰在合肥開了一家不到20平方米的包子鋪,店裏麵就三個人:和麵師傅、一個零工和他自己這個餡料師傅,一天要做1000多個包子,一個月掙不到3000塊錢。

 

他的妻子則在上海找了份工作,三口之家的生活“還湊合”。

 

即使是一個包子鋪,高逸峰也不放棄任何折騰的機會,他自己發明了一種雙層皮的包子,還去專利局申請了專利。為此,合肥市科技局獎勵了他2400塊錢。高逸峰說起這事來,語氣裏還有幾分得意。

 

2010年8月22日晚東方衛視播出的《中國達人秀》的節目中,高逸峰催淚獻唱《從頭再來》,周立波呆了,伊能靜哭了,就連一向理性的音樂人高曉鬆也無不激動地說:“我叫你一聲哥,你真的讓我感到人生豪邁!”

 

高逸峰成為當屆最奪目的選手之一,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曆也成了網友熱議的話題。

 

他成為了“網紅”,2011年在上海8萬人體育場演唱《向天再借500年》,並直言在上海已開有20家包子連鎖店。

 

對他而言,東山再起指日可待。

 

4

 

高逸峰的經曆,讓我想起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無獨有偶,台灣也有這樣一個人,他的名字叫郭正利。

 

郭正利以前隻是台北喜來登酒店的一個門童,後來他留學日本,回到台灣以後創業,成立了旅行社專營赴日遊,曾經擁有40億元新台幣身家,是台灣旅遊業大亨。

 

2007年,他花了1600萬在台北喜來登酒店操辦了一場台灣曆史上最盛大的婚禮,新娘是日本石川縣山代溫泉首富之女。

 

而這家飯店恰好是他當門童服務生的地方。

 

未料因投資房產失利,2015年,郭正利欠下巨債,公司也被迫關門。

 

那些曾把他奉為座上賓的人,現在又把他踩在腳下。接下來,他的胞弟跳樓自殺,老婆離他而去。

 

這一年,他已經58歲,換正常人好多都快退休了。

 

 

為了還債,郭正利跟母親討教如何做麻油雞,在市場裏擺攤做起了小生意。

 

曾西裝筆挺、出入名車,現在穿著廉價的運動服,在市場擺攤學起叫賣哥賣起麻油雞,還有2400萬元新台幣的債務要還,他坦然麵對說:“人生起起落落,頭放低、腰放軟,我將再起!”

 

郭正利說,“我從小苦過來,什麽大風大浪沒見過?即便吃稀飯配肉鬆,我都能過得去。”

 

 

說到觸底反彈,我們就不得不提亞洲第一煙草企業“紅塔帝國”的締造者:褚時健。

 

他也曾從巔峰重重跌下,自己身陷囹圄女兒自殺身亡,但人家75歲再次進行創業,在哀牢山中種橙至今,85歲東山再起成了“中國橙王”。

 

 

5

 

如果你覺得這些都是大人物,與自己麵臨的情況相去甚遠,那我講一個老家的故事。

 

90年代,我們村裏很多人當了個體戶,開始發家致富了。我同學的父親見到自己的幾個兄弟姐妹依次都發了財,建了新房子,隻有自己一無所成,非常著急,於是,他在丈母娘的幫助下開起了小賣鋪,賣一些日用品。

 

一開始,小賣鋪生意還可以。後來,他為了擴大生意,在賺錢能力上早日趕上開診所的哥哥,開始去賣皮鞋。為了壓低成本,他囤了很多貨,用的銀行貸款,結果倉庫裏一場大火,讓所有的鞋子都變成了一堆垃圾。

 

他不僅把過去幾年賺的錢都賠進去了,還欠了一屁股債。

 

他大受打擊,一病不起。丈母娘見他萎靡不振的樣子,說了他幾句,結果他當晚就喝了農藥,留下孤兒寡母三人。

 

那一年,我同學才7歲。從此,她媽媽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並替夫還債。為了掙錢,她上街去擺攤,從最小的生意做起,也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雖然她最後沒有能成為富婆,但終於在我同學滿16歲這年,還清了所有的債務,建了房子,還將兩個孩子都送進了大學。

 

現在,兒女們都已經成家了,也非常有出息,特別孝順她。很多人說她很有晚福,她說:“哪有?我是想得開。都這樣了,還能死咋地?”

 

而我,最佩服的是她麵對困境的態度。

 

1995年前後,村裏幾乎所有的人家都有電視了,隻有她還在聽收音機。人們都在同情她的遭遇,可她一點都不悲情。

 

孩子們陸續去縣城裏讀書以後,她白天一個人在家裏、地裏、街上忙活,沒有幫手;晚上她一個人住,也沒有伴兒。

 

夜晚,就在千家萬戶都打開電視機看連續劇的時候,她打開家裏那部破收音機聽音樂、聽故事,聽到好笑處,一個人在家裏笑得“哢哢哢”響,聲音大得鄰居都聽得到。

 

鄰居對她表示很佩服:“我要是她,眼淚都哭幹了,她居然還能笑得出來。”

 

一個喪偶的農村婦女,獨力把兩個孩子都拉扯大,還清了丈夫欠下的債務,並建好了新房子。每一件都是很難辦的大事,但她都辦成了。

 

她的丈夫一直在活給別人看,而她是活給自己看,並且成為了自己的救星和英雄。隻要還活著,我們就有絕地反擊的機會。

 

 

杜牧對項羽兵敗自刎、“不肯過江東”一事也有他自己的看法:“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是啊,失敗了有啥關係,隻要人還在,本事還在,說不定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當然,項羽這事兒比較特殊)。

 

我知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但人生都要經曆“逐名利”再“逐靜”“逐境”的階段。等你到了“逐靜”“逐境”的階段,那些起起落落算個什麽事兒啊,不過遊戲一場。

 

凡事別鑽牛角尖,看開些就釋然多了,或者找一個壞情緒的發泄口,比如多和朋友聚會,比如去做一件自己更喜愛的事,實在不行還是要求助心理醫生。

 

在生活的大舞台上,不管輸贏結果如何,我們始終是自己的觀眾,要經常為自己鼓鼓掌。順境時,我們讚自己很出色;逆境時,我們讚自己從中收獲了很多,學會了成長,學會了麵對。

 

出身不好?沒關係。

 

人生大起大落?沒關係。

 

生活的意義,就在於它是未知的,我們需要從容地麵對生活中撲麵而來的一切,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加油吧,負重前行的人們!

 

“在生活榨幹我們之前,我們要先引爆生活!”

這篇關於在生活榨幹我們之前,我們要先引爆生活!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