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理想化他人的生活,不如把自己的生活過成理想

Feb19

  一、聽說你過得不好,我也就開心了
  
  我曾經在文章中說到,安慰他人的方法之一便是"共鳴比較法“,通常以"朋友,你不是獨自一人"開頭,然後聲淚俱下地將自己悲慘的故事說給需要安慰的人聽,一定要說比他更慘的事。比如他說他失戀,我就會說我從來沒戀可失;他說他遭竊,我就會說竊賊來我家,在冰箱上貼張"你真是個窮逼"的留言條走了……
  
  這種方法似乎頗具安慰的功效,許多人都在用,比如朋友跟你傾訴他對目前工作的不滿,覺得收入太低,你極可能對他說,“你的工作收入雖然不高,但是穩定,又比較輕鬆,你知道現在有多少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嗎?”朋友跟你抱怨他在大城市裏買不起房,隻能租房,你極可能對他說,“買不起房的又不是你一個人,有多少人在這個城市裏還住著群租房呢,你現在一個人租住一個單房,該知足了。”
  
  居委會裏的一些社工們也在用這種“安慰法”。“你雖然出車禍傷了腳,現在走路樣子難看,但是你看看別人的狀況比你更慘更糟,像張家的兒子,李家的女兒,都在車禍中斷了腿,人家不是都還活得好好的嗎?相比那些在車禍中喪命的,你真的算得上幸運啦!”
  
  認真探究這些言論,你會發現其核心是:原來比我慘的人還大有人在的優越+幸運心理。但他們為什麽之前不會有這種優越和幸運的心理呢?為什麽他們之前會對自己的現狀感到不滿?覺得自己不幸福呢?
  
  原因還在於比較。比如一個人在上海月入五千,他對自己收入不滿意,大多數情況是他在比較,與身邊的月入八千或一萬的朋友、同學、親戚進行比較,或者跟網上公布的“上海白領平均月薪”進行比較,然後他就對自己的現狀不滿意了。
  
  那些安慰人的話並未脫離“比較”的本質,隻是換了一個比較的對象,讓你從原本的“比上”,變成了“比下”。不過我們大多數人往往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於是“比上”就產生了不滿和不幸,“比下”就產生了優越和幸福。“比較安慰法”隻是讓人跟比自己“更差”的人進行了比較,於是感覺“我更好”“我擁有更多”“我更幸福”的感覺,於是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
  
  但我不禁懷疑,這樣的安慰真的能幫到一個人嗎?這種安慰的效果是不是如肥皂泡泡,轉瞬就破滅呢?如果每一個人都要通過與自己“更差”的人進行比較才能感覺到自己是滿足的,幸福的,那是否意味著每一個人都存在一個陰暗的邏輯:我的快樂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的。或者,像現在網絡上非常流行的那些話:“把你的不開心說出來,讓大家開心開心。”“聽說你過得不好,我也就開心了。”“你若安好,我便晴天霹靂。”這些話語背後展現了比較帶來的人際間的攻擊性和暴力。
  
  我們也可以由此看到這個社會的風氣和價值觀,即比較的價值觀。我們的生活充斥著比較,學生之間比分數的高低,大人們則比誰的房子更大,誰掙錢更多,誰開的車子更好,甚至誰嫁得好娶得好也要比較,身材、樣貌、消費賬單樣樣都要拿出來比較。
  
  在這樣的比較中,我們能獲得快樂和幸福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比較隻會帶來無窮的壓力和困擾,甚至有人因為比較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有個網友寫信給我,說她因為以前常和單位裏的同事比較,比誰更有錢,發展得更好,然後患上了強迫思維,自己無法停止比較,心裏總覺得同事在嘲笑自己不如他,難以控製,然後焦慮抑鬱,內心痛苦,甚至想過要自殺,以此擺脫強迫症的折磨。
  
  二、我們習慣於理想化他人的生活
  
  有一位女友告訴我,她決定再也不刷微信朋友圈了,因為每次看完朋友圈就心情抑鬱,對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更加不滿。因為看到的不是朋友A曬出的美美結婚照,就是同學B發出的歐洲七日遊的旅行照,亦或者是同事C在看車展,準備買車的宣言,還有那些買房了,戀愛了,漲工資了,有人送鮮花,參加比賽獲獎等信息。對比之下,她覺得工作忙碌,單身多年又沒有特別豐富生活的自己活得很失敗,很悲慘,對別人的生活更加羨慕嫉妒恨。
  
  這幾天一個Facebook上很火的短片《我的鞋子》在微信公眾號上瘋狂轉發。視頻裏,一個男孩穿著一條破爛的褲子以及一雙開著大口,露出全部腳趾的鞋子坐在公園的長椅上,他想象別人會如何嘲笑他,心情很苦悶。然後他看到另一個也坐在椅子上的男孩,衣著幹淨整潔,還有一雙嶄新好看的球鞋。
  
  這下他更鬱悶痛苦了,從那個男孩身邊走開,坐在樹下,將破爛的鞋子脫下來套在手上開始和自己對話:
  
  為什麽我的鞋子是這樣的?
  
  我不知道。
  
  這不公平。
  
  是的,我知道。但我們什麽都改變不了。
  
  我不想像現在這樣。
  
  我也是。
  
  我希望我能像他一樣!
  
  然後這個男孩閉上眼睛開始用力祈禱:我想變成他!我想變成他!等他睜開眼睛,他坐在長椅上,衣著幹淨,穿上了嶄新好看的球鞋,這時一個大人推來輪椅,說抱歉讓他等久了,不遠處的樹下,另外一個男孩開心地歡呼和奔跑。
  
  顯然,這個短片也是在用那個比較的原理,告誡人們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你雖然穿著破爛的鞋子,但你好歹還能自由奔跑,跟那些雙腿殘疾的人比起來你幸福多了。但從這個短片裏還可以看到理想化他人是如何讓我們自己不快樂的。
  
  短片中的男孩和前麵提到的女網友一樣都在羨慕別人的生活,因為他們沒有看到那些被自己羨慕的人其實也有自己的痛苦和悲傷。我們看待別人的生活總是片麵的,我們總在無意識地美化和理想化他人的生活。他人的生活在我們眼中是過濾掉痛苦和缺憾的,呈現出完美幸福的一麵。我們總在不自覺地將他人的生活用美圖秀秀修過之後與自己的生活進行對比,然後覺得自己活得更慘。
  
  我們將生活分裂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別人的美好和幸福,另一部分是自己的痛苦和不幸。就像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說的那句話:“世界現在為了我而分為兩半:一個是她,那裏充滿了歡樂、希望、光明;另一半就是沒有她的世界,那裏充斥著沮喪與黑暗。”
  
  一直以來我都收到一些讀者和網友的來信,他們表達對我文章的喜愛之情,也表達對我自由職業生活的羨慕,羨慕我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過自己理想的生活。前幾天收到一份類似的郵件,這位網友問:“怎麽才能做到您這樣呢?”他還說:“我向往的生活就是向您一樣:寫作、閱讀、跑步、旅行和美食。”我把這封信念給家人聽,他們說:“哦,這位讀者把你理想化了。你的生活中除了寫作、閱讀、跑步、旅行和美食這些美好的東西,還有其他不美好的東西他沒有看到。”
  
  我隻好老實地告訴他:“寫作與跑步並不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我今天早上跑了三公裏,當時又累又熱。每天伏案寫作我也倍感孤獨。因為工作很忙,我有兩年沒有進行長途旅行了,每次隻能進行短途旅行。我想你把我的生活理想化了,每個人的生活都有快樂,但一定也有痛苦。”
  
  理想化他人會有一些好處,即獲得一種精神鼓舞,美國心理學家朱瑟琳在《我和你》一書說:“我們可能會指望別人來擴展我們的意識,我們也可能希望用某種方式擁有另一個人的完美,或者我們能夠有意識地認同並試圖變成像我們敬仰的某個人”“一旦我們把他人理想化,我們自己也就通過與他們或者他們的某些象征之間的聯係而獲得鼓舞。”但理想化有一個更大危險,它讓我們對自己更加不滿,讓我們看不到真實的他人與世界,而活在一種自製的幻覺中。
  
  三、當你羨慕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羨慕著你
  
  我們渴望擁有那些我們自身以外但又比我們自己現狀更好的生活。這個“更好的生活”往往就是我們想象的別人的生活。人人似乎都生活在別處,我們覺得別人的生活,別處的生活,就會比自己此時此地的生活更好。飄在北上廣的人們總是覺得大城市壓力大,生活孤獨,回到家鄉生活會更幸福,空氣質量好,生活壓力小,親朋好友可以彼此支持,而留在家鄉,呆在小城市的人們總是抱怨家鄉的落後,受困於環境的單一和乏味,渴望出去闖蕩,憧憬著外麵自由又美好的世界。
  
  很多人認識不到,從來就沒有所謂的完美生活,他人展現的生活或者我們自己展現給別人的生活,很多時候也是經過美圖秀秀修飾過的,相比將自己的痛苦展現給他人,我們更願意曬自己的幸福,所以朋友圈裏曬幸福的居多。不信你看看自己發的朋友圈是“好消息”多,還是“壞消息”多?
  
  於是,當你羨慕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羨慕著你。就像短片中的那兩個男孩,一個羨慕對方有漂亮的新鞋子,一個羨慕對方可以自由奔跑。然後大家活在一個相互比較,相互羨慕,相互理想化但又都對自己的生活不滿意的狀態裏。
  
  一個做高校學生心理谘詢的朋友告訴我一個有趣的事情。一個班級裏的兩個學生A和B在不同的時段來與他做心理谘詢。A羨慕B學習認真,成績好,性格沉穩內斂,覺得自己貪玩不努力。B羨慕A活潑開朗,人際關係好,希望自己像A一樣快樂,他為自己嚴肅和內向的性格而苦惱。但他們都不知道對方其實在羨慕著自己。
  
  我有一個來訪者年紀輕輕,開著高檔汽車在親戚的公司上班,被單位的同事羨慕嫉妒恨,覺得她生活無憂無慮,又有背景,她為此很困擾,她說這些同事完全不知道她因為工作壓力大而失眠,也不知道她從來沒有談過戀愛,正被父母逼著去相親。
  
  很多時候,別人的生活真的隻是看上去很美,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般美好。那些秀恩愛的夫妻中有人正為沒有性生活而煩惱;那些曬旅行照的朋友中有人正為找不到酒店而哭泣;那些發布買房消息的同事中有人正為房貸和家人爭吵……我們習慣於理想化他人的生活,但是真相是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沒有誰的生活過得特別容易,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生活困境和不如意。
  
  想要獲得真正的幸福,第一要務恐怕就是停止與他人比較。有比較會產生優越,但更多的是產生痛苦。一比較,你就容易失去了自己當下的快樂與幸福。比較會讓你陷入追逐的遊戲中,像一隻渴望刺激,無法停止下來的小白鼠,永遠帶著不滿足,想要更多。你的生活並不是要跟誰一決高下,要學會跳出比較的價值觀,學會不訴諸外界而訴諸內心,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把目光放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緊盯著別人的生活。
  
  你也不必羨慕和理想化他人的生活。每一個的生活都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無論怎樣的生活都是普通人的五味雜陳,七葷八素,沒有誰的生活就是完美而無缺的,隻是一種選擇與另一種選擇的不同,而每一種選擇都要承擔相應的代價。
  
  看看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是怎樣的,再好好審視,這樣的生活能否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然後低頭努力,讓自己每一天的付出都更靠近理想生活一點點。過好自己的生活,珍惜和感恩自己的生活是重要的,也是幸福生活的秘訣。
  
  與其理想化他人的生活,不如把自己的生活過成理想。與其羨慕別人有漂亮的鞋子,不如穿著自己的鞋子漂亮地奔跑。
  
  作者:meiya 這篇關於與其理想化他人的生活,不如把自己的生活過成理想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