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高考,要先有失利的心理準備

Feb19

  家有高考兒,每逢高考臨近,家長難免患得患失。同學偶爾小聚,總會互相取經。已經上大學的傳授經驗,還沒高考的吸取教訓,正在高考的聽取參考。所謂孩子高考,家長如是。
  
  現在,藝術類的考試基本已經塵埃落定。聽同學言說,有一位男生,成績一直很好,為了畫畫舍棄最好的學校而上了藝術生。原本在學校一直是重點培養對象,成績也一直是名列前茅,可這次不管是聯考隻得了個三B的分數,所有單考,沒有一個考上,弄不好,隻能上大專。
  
  許多人在惋惜之餘,都不得其解。若說失常,一次兩次倒是說得過去,全部如此一敗塗地,真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你不能說是運氣不好,他也不是沒有真材實學,更不能說所有學校皆不喜歡他這類風格手法。
  
  我想,最大的原因,該是心理問題。
  
  一直考得好,一直寄於最大的期望,一直都隻聽到讚美與歎服,一直都隻想著我要考上怎樣理想的大學,從來沒有想過,會有失常的時候。
  
  第一次聯考失常,應該是給了他太大的打擊,這樣的打擊因為從來沒有心理準備從來不曾想過的失敗,讓他無法承受。接下來的考試,越怕就越考不好。
  
  從來沒想過,會從高處跌落的人,一旦落入穀底,別說是應變能力,或者連求生的自信都無。
  
  未曾蹚過江河,第一次看到大海排山倒海般的波濤洶湧,如何不大驚失色,更別說讓他衝浪嚐試了。
  
  生在平原的人,第一次看到高聳入雲的雪山,如何能夠想象攀登的艱辛。
  
  不曾想過失敗的人,一旦遭遇失敗,如何能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麵對人生的挫折?
  
  一直順風順水,一直一帆風順,一直穩穩當當,一直隻有讚賞,如何能看到生活也有因,人間也有疾苦,人生也有黑暗。一直覺得那是離自己十萬八千裏的,一旦忽然之間一個筋鬥雲便來到了麵前,這份落差,別說是一個十多歲的孩子,就算是幾十歲的我們,也不一定能扛得過。
  
  失敗如此,意外的巨大的成功同樣也是致命的打擊,比如那中舉的範進。
  
  麵對高考,要先有失利的心理準備
  
  所以說,一路走得跌跌撞撞,生活有各種挫折困難的人生,未嚐不是另一種幸運。
  
  至少,歲月教會了我們有陽光也會有陰影,有風景也會有陷阱,有快樂也會有擔憂。
  
  一路的鍛煉,各種摩擦與挫折,是生活給予的曆練,也是人生積累的財富。
  
  如果人生很是順坦,自然很好。但未雨綢繆也是應該的。順境的時候別自顧自得意,對處於逆境的人要設心處置的想想,別人如何麵對,如果是自己又將是如何呢?
  
  麵臨孩子高考,我們既要一麵鼓勵他,同時也要適當的提醒他,一旦考試不理想,我們要如何麵對?
  
  既要對自己努力就會有回報,用心就能考出好成績有信心,也要做好一旦出現意外與不理想的後果,我們要如何承受?
  
  凡事總要未曾預勝先預敗,做好失敗的打算,留好退路,當真正失敗來臨的時候,不致於措手不及,一蹶不振。有了麵對失利的準備與打算,一次失利還可以在最短的時間裏振作,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找出原因,從而越戰越勇。
  
  而當結局是意料之中的好,也會更懂得成功不易。
  
  我們必須承認,高考雖然是人生最重要的一場考試,但也沒有一朝失利,便全盤皆輸的嚴重性。別說還有機會可以重讀一年甚至兩年三年,就算考得不理想,也可以學個一技之長,或者攻讀自己喜歡的專業。一次高考的失利,相比人長長的一生,隻要放寬眼界,站高一些,拉遠一些,真的沒有那麽重要。
  
  相比高考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我們麵對人生各種成功失敗的心理素質。
  
  高考可以重來,但歲月無法回頭。
  
  相比考取一個理想的大學,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理素質更加重要。
  
  其實說到底,我們希望孩子考個好大學,不過是想著以後工作好找,生活更有保障,人生可以快樂幸福。
  
  如果,他具備尋找快樂的能力,能讓自己幸福的能力,考個什麽樣的大學,又有什麽重要呢?
  
  拋開比較心理,拋開世俗眼光,我們真正想要的不就是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嗎?
  
  至於成功與否,別人可以用地位金錢來衡量,但我以為,隻要孩子的小日子過得快樂而幸福,是不是比起虛無縹緲的成功來得更重要。
  
  就如愛情需要落實到穿衣吃飯一樣,外在的光環遠沒有內心的充實滿足來得更加重要。
  
  一直認為情商比智商重要。
  
  智商是你學習知識的能力,而情商卻是你生活的能力。而生活遠遠比知識更重要,智慧比智商更了不起,文化比文憑更實在。
  
  麵臨高考,告訴孩子要有失利的準備,因為就算考試失利也沒有什麽,我們還有長長的人生可以嬴回來。如果失掉了自己,那是致命的損失呢。

這篇關於麵對高考,要先有失利的心理準備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