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盡頭是家的燈光

Feb19

                    作者:馬家越  我的父親,在河南開封長大。父親一直在奮鬥,考上了武大,來到武漢——一個全然陌生的城市。他在這裏讀書,工作,結婚,生了我。他的奮鬥,換來了一所理想的大學、一個合適的職業和一個幸福的家庭。這也許就是別人眼中我平凡的父親——離家遊子。他的心也許一半是黃河,一半是長江。   我仍記得,父親那晚接我放學後沒有帶我回家,而是趕上一班火車,直奔開封。   父親那時的表情,我從未讀懂。   列車上,我們坐在窗邊,父親隻是看著窗外,似乎想逃避什麽。他隻是告訴我,奶奶病危了。說得很慢,眼睛裏似乎閃爍著什麽,那不是眼淚,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情感。他一定認為我當時無法理解他的心情。他是對的,那時的我的確太小,奶奶去世的消息傳來時,我竟沒有落下一滴眼淚。   長大了一點兒,我才明白,和自己深愛的人離別,心有多麽痛。想到自己再也不能和她說話,再也不能久久地看著她的眸子,再也不能向她訴說自己的心事,想到這些,便潸然淚下。   對於父親也是,造就自己、牽著自己長大的人,走了。並且是永遠地走了。   我一直單純地認為這就是父親全部的痛苦。   現在我知道,其中還夾雜著一絲恐慌,他也許明白,這個輪回,一個人不能再陪他走了。他也許在奶奶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這都是我不願說,也不願了解的。   奶奶是中秋節去世的。幾年之後的一個中秋節,剛搬進新房不久,父親在奶奶的照片前點了一炷香,叫正躲在屋裏幹自己事情的我出來,讓我坐在他旁邊,可之後他便不語了,隻是靜靜地看著照片。我有點糊塗了,猜不出其中的意味,良久,父親看著前方說:“今後別再讓你媽生氣了。”   也許他在遺憾自己小的時候沒有好好報答自己的母親,現在沒機會了。   不知道天下有沒有人不想出去闖一番事業,然後衣錦還鄉。不知道衣錦還鄉能不能彌補老人心中的寂寞。不知道最後的回家在終日等待麵前是否顯得渺小。不知道天下有多少父母,再也等不到兒女回家的那一天。誰會料到,自己一離家,也許再也不會回來。   可是,誰又能改變這一切?   也許母子之情在孩子小時候是最深的,因為那時孩子一無所有。   幸福的是,這些悲涼的事,不曾光臨我溫暖的小窩,也沒有在父母的家庭裏徘徊,不知道我們這一代獨生子女離家後,天下會生出多少老無所依的人。   我也明白,這個輪回,終由我來接下去。父親那眼神中,也許還有責任。父親的母親已經將全部交給父親,我懂得有一天,父親也會將全部交給我,雖然我極不願那一天的到來。我也懂得有一天,我也會將全部交出去,雖然我不願那一天的到來。   那晚,我和父親靜靜地坐在一起,我能感受到,他害怕失去的,不隻是他的母親,還有他的孩子。他知道有一天他的孩子也會離家。   所以我努力和命運抗爭,不要離家太遠。可身體和身體間的距離,總等於心和心的距離嗎?我不懂。但我隻相信,沒有身體的親近,就不會有心的親近。   父親一直在彌補,他總是一有時間就回開封看看,誰不想念自己的故鄉、自己的父母呢?父親每年也都帶我回開封,也許我的優秀正是老人心中的慰藉和幸福感的來源之一。   我在父母還未衰老的懷抱中,漸漸意識到,該輪到我了。   我的文章裏,總是有意識無意識的摻進很強的歸屬感,從磐石到蒹葭,從風到麵朝煙雨的花。也許這正是我害怕失去的表現吧。   曾經空曠的校園讓我懂得,不能依靠他人活命。的確,路要自己走,家要自己回。當你依靠著父母長大,走向獨立後,再想回到那溫暖的依靠是多麽艱難。                  (陽子摘自《中國青年報》2012年3月27日) 這篇關於夜的盡頭是家的燈光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