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

Feb19
暗示是用含蓄、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使人按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他的思想、行為與自己的意願相符合。暗示分為他人暗示、自我暗示、行為暗示、環境暗示、言語暗示等。從作用上講,有積極暗示與消極暗示之分。如孩子上床睡覺前,母親關照他:“玩了一天,當心尿床。”果然被母親說中了。這屬於消極的言語暗示。有個人特別怕下水井的蓋子,生怕掉下去。後來心理指導者讓他在接近井蓋時用“男子漢區區井蓋何以害怕!”的話語鼓勵自己,然後站在井蓋上講十遍,跳十次,結果這種緊張消失了。這就是積極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對人的心理作用很大,有時甚至會創造奇跡。二戰前蘇聯一位天才的演員N·H·畢甫佐夫,平時老是口吃,但是當他演出時克服了這個缺陷。所用的辦法就是利用積極的自我暗示,暗示自己在舞台上講話和做動作的不是他,而完全是另一個人—劇中的角色,這個人是不口吃的。

  在自我暗示的作用下,一個人可以突然變得耳聾眼瞎。這種視力的喪失不是因為視神經受損,而僅僅是由於大腦管理視覺的那個區域的機能受到擾亂。這種病人的治療也可以用暗示的方法。

  當我們要參加某種活動前或麵臨競爭之時,注意不要受到消極的環境暗示,言語暗示和他人的行為暗示,而應適當用積極的自我暗示的方法使自己產生勇氣,產生自信,爭取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篇關於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