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沃倫•巴菲特縱論天下

Feb19
     《財富》(Fortune)雜誌最早於1966年開始和沃倫•巴菲特打交道。當時筆者正在寫一篇關於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的投資文章。那時瓊斯還沒什麽名氣,但即將由於這篇文章而名滿天下。瓊斯正在經營被稱為“對衝基金”的業務,《財富》雜誌對這一業務以及瓊斯如何經營這項業務的描述揭開了對衝基金業的一個小繁榮期。這篇文章中有一句話提到了巴菲特的公司Buffett Partnership Ltd.,差不多是瓊斯基金的競爭對手。讓我慚愧至今的是,我把巴菲特(Buffett)的名字拚錯了,少了一個“t”。

     隨後不久,我的丈夫約翰•盧米斯見到了巴菲特,回到家裏說:“我覺得,我遇到了全美國最聰明的投資人。”我肯定,當時我是不屑一顧的。 後來,我自己也認識了巴菲特(以及他已逝的第一任妻子蘇茜,一個極好的人),意識到這個當時基本上默默無聞的家夥是多麽了不起。盧米斯家族買了巴菲特那家小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的股票;我們也成為了巴菲特一家的好友;後來,我還成為了他名聲大噪的年度致股東公開信的無償編輯。

     與此同時,《財富》雜誌也開始長期報道巴菲特。1970年,《財富》雜誌一篇《對衝基金遭遇艱難歲月》(Hard Times Come to the Hedge Funds)的報道中,巴菲特有了兩段話和一張照片——他的基金是個特例,連續13年盈利——到了1977年,我們刊登了巴菲特撰寫的一篇7,000字的文章《通脹如何騙取股票投資者錢財》(How Inflation Swindles the Equity Investor)。

     如今,在《財富》雜誌首次邂逅巴菲特46年後,我們搜羅了這些年來撰寫的所有有關巴菲特的重要文章(以及一些不那麽重要的文章),加上我的點評,出了一本書《跳著踢踏舞去上班》(Tap Dancing to Work)。上麵提到的所有文章,從寫阿爾弗雷德•溫斯洛•瓊斯的那篇投資文章開始,全部都收錄在內——而這僅僅是個開始。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場巴菲特報道盛宴。

     書後附上了在巴菲特逐步成長為一位偉大的投資人/管理者/慈善家的過程中,這些報道的一些精彩摘錄和記錄下那些時刻的精選照片。可以確定的一件事是:我們非常高興能夠參與其中。

     20世紀70年代

     這一年他正在著手關閉他的對衝基金。

     1970年1月:《對衝基金遭遇艱難歲月》

     “巴菲特的投資記錄極其出色。在投資經營的13年裏……他給投資者帶來了24%的複合年均回報率……(如今)巴菲特正在退出對衝基金業。”

     1977年5月:《通脹如何騙取股票投資者錢財》

     “大多數政府官員都堅決反對通脹,同時卻又堅定支持產生通脹的政策,這一點完全可以理解,”巴菲特寫道。

     尾聲:1966年,當《財富》雜誌首次邂逅沃倫•巴菲特時,伯克希爾(如今的A類股)股價為22美元。今年11月初,該股股價約為130,000美元。

     20世紀80年代

     1983年8月22日:《來自巴菲特董事長的信》

     “市場就像上帝一樣,會幫助那些自助者。但與上帝不同,市場不會饒恕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的人。”

     1983年12月26日:《你能跑贏股市嗎?》

     巴菲特說,在投資中,“你需要等待最佳時機。”

     1986年1月20日:《傷腦筋的並購費》

     “巴菲特非常聰明,”並購大師布魯斯•沃瑟斯坦回憶說。“得小心別被他盯上。”

     1986年9月29日:《一切都該留給子孫嗎?》

     “會有人說,挑選奧運冠軍隊員的最佳方式就是選那些20年前奪得冠軍的子女們嗎?如果社會競爭這樣進行,(那就)太瘋狂了。”

     1987年12月7日:《對於指數期貨的早期恐懼》

     “我們不需要更多的人來參與美國股市早已認定可有可無的工具,券商也不該鼓勵人們參與此類投資…我們需要明智地配置投資資本,不是杠杆化的市場押注。”

     1988年4月11日:《巴菲特內幕》

     “當一位聲名卓著的經理接管一家基本麵數據糟糕的公司時,安然無恙的是公司的名聲,這一點很少有例外。”

     1989年10月30日:《誰將成為新的巴菲特?》

     “你不需要一名火箭科學家。投資不是智商160打敗智商130的遊戲……當別人都出於短期的貪婪或恐懼而做出決定時,理性至關重要。這就是賺錢的時候。”

     20世紀90年代

     1991年4月22日:《巴菲特買進垃圾債》

     “很多事情我都希望自己能有後見之明。但對於投資決定而言,我不認為後見之明有用。隻有行動才有回報。”

     1994年1月10日:《現在,聽聽這個》

     “保羅•摩澤爾付了3萬美元,並被判入獄4個月。所羅門(Salomon)的股東們(包括我)付了2.90億美元,我被判擔任10個月的CEO。”

     1995年3月20日:《解開衍生品的亂麻》

     巴菲特表示,如果要與衍生品打交道,他會要求每位CEO在年報中確認自己了解公司參與的每項衍生產品。(勵誌文章 )“把這條寫上。‘巴菲特說,’我想你就能解決好存在的每一個問題。’”

     1996年2月5日:《巴菲特的投資法門》

     “應當投資甚至連傻瓜都能經營的業務,因為總有一天會有一個傻瓜來經營它。”

     1997年10月27日:《巴菲特在所羅門力挽狂瀾》

     回顧所羅門危機:當巴菲特成為臨時董事長時,有位記者問他,如何能處理好身處紐約和奧馬哈兩地。他回答說:“我母親在我的內衣上縫上了我的名字,不會有問題的。”

     1998年7月20日:《蓋茨和巴菲特秀》

     “在大多數收購交易中,做收購標的比做收購者更好。收購者付錢後,還要把捕獲的獵物拖回自己的巢穴。”

     1999年11月22日:《巴菲特談股市》

     “我認為,很難有力地論證,未來17年的股市表現將與過去17年有任何類似相像的地方——任何相像的地方。如果一定要選擇一個最可能的回報率,考慮到股息和升值因素,投資者總體而言…將獲得…6%的回報率。”

     21世紀00年代

     2001年2月19日:《價值機器》

     “(伯克希爾)讓我想起了迪士尼電影《幻想曲》(Fantasia)中演魔法師學徒的米老鼠。他的問題是水太多了。我們的問題是現金太多了。”

     2001年12月10日:《巴菲特談股市》

     “由於我的個人口味偏好,我這輩子還會買漢堡包。漢堡包價格下跌時,我們會在家裏唱彌撒讚美詩Hallelujah Chorus。漢堡包價格上漲時,我們會暗自抹淚。這和大多數人購買的勵誌文章生活用品都一樣——股票除外。股票下跌時你可以用同樣的錢買到更多,但人們不再喜歡它們了。”

     2002年11月11日;《一切的神諭》

     “泡沫已經破了,但股價仍然不便宜……”

     2003年3月17日:《避免超級大災難》

     “衍生品是金融界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雖然目前隱而未發,但一旦爆發,就有可能要命。”

     2005年3月11日:《我得到過的最好建議》

     “1950年底,我有9,800美元,到1956年我有150,000美元。我以為有這些錢,我可以活得像個國王。”

     2006年7月10日:《為何巴菲特捐出財產》

     “我清楚我想做什麽,現在開始做起來合情合理。”

     2008年4月28日:《巴菲特怎麽看》

     “似乎每個人都在說(這次經濟衰退)將短暫而淺層,但看起來情況正好相反。你知道,去杠杆化從本質上需要很多時間,同時還要承受很多痛苦。”

     2008年6月23日:《巴菲特的豪賭》

     “有很多聰明人在管理對衝基金。但很大程度上,他們的努力都是無功無過,他們的智商值不上他們向投資者收的那些管理費。平均而言,投資者在較長一段時間裏如果隻投資一隻低成本的指數基金,回報率可能還會高於投資幾隻基金的基金。”

     2010年7月6日:《我的慈善承諾》

     “我的財富來源於很因素的巧合:我生活在美國,有一些幸運的基因和複利…(生為)白人男性,也使我免遭多半美國人麵臨的巨大障礙…命運多舛,變化無常。” 這篇關於聽沃倫•巴菲特縱論天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文章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