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觀點新思想迸出精辟的思維火花

Jan08

無論是評價別人的言語、文稿,還是打算與設想,人們都用有無“新觀點、新思想”等標準來予以讚否。就是這個常用的“新”字,令不少人感到困惑,不僅不明白究竟什麽才算“新觀點、新思想”,更常常覺得腦筋象鐵板一塊,冒不出什麽新的東西來。

新觀點、新思想究竟為何物呢?雖然沒有人給它下過明確的定義,但亦有不少學者對此作了解答。我國古代學者老子,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正言若反”的學說,其意即是:正確的道理常常與普通人的認識相反。美籍華人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在談到科學發展時亦說:如果說政治是少數人的利益服從多數人的利益,那麽,科學恰恰相反,是多數服從少數。一個人提出的理論和觀念能把以前的舊理論、舊觀念打破,這就是科學的進步。可見,新觀點、新思想的突出特點就是“獨樹一幟”,由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麽新觀點、新思想總是鳳毛麟角。

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某個人的點子比別人多,想法亦比較新,因而人們常常認為這種人特別聰明。其實他們的智商並不一定比常人高出多少,隻是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個性與常人有異。換而言之,普通人隻要一下自己的思維方式,亦同樣可以冒出思維的火花來。首先是要和執著。的人,才敢想象要現實,隻有執著地想要現實的人,探索意念才會左右著他們的思維走勢,讓他們不懈地去觀察、分析周圍事物,學習新的知識。例如,男女在智力上本無多大差異,但有成就的卻明顯少於有成就的男性。有關專家認為,導致這種差異的原因雖然是多方麵的,但自身存在的某些情性,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不少承認自己思維、實踐、表達等能力均不如男性,“女保男”的想法還比較普遍,以致大多數於幹“再現型”工作。

其次是逆向思維。一般人都有從眾,都是沿著慣例思考問題。思維沿著同一思路運行,各種觀念便形成了固定的“鏈條”,腦子裏便有了一個固定的框框,一旦遇到陌生問題,思路往往阻塞,甚至越想越糊塗,越想越迷茫。所以“真理最怕在原來的基礎上重複”,要想有新思想、新發現,就必須打破常規,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從相反的角度,或禁區、盲區、誤區進行思考與探索。例如,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棉花由全國平均畝產20公斤上下的粗放種植,一步步推進到平均畝產50多公斤的精細栽培,許多人包括一些專家的思路老是圍繞著“向精細栽培要產量”打轉。結果種棉成本越來越高,一直走不出“高產量低收入”的困擾。山西一位隻有初中文化的青年農民曹吉生,就想隻有少出力、少花錢、多收棉才能走出這一,一心想摸索出一條這樣的路子。他的想法被周圍人視為“異想天開”,人們譏笑他為“懶漢”。然而,就是靠這種異想天開,他發明了“不用中耕、不用整枝”的“懶棉花”栽培新技術,在省工省力省錢情況下,產量比常規技術增產50%。再則要善於發現異同。任何事物都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隻要你在同類事物中尋到異,在異類事物中發現同,就容易找到事物的內在聯係,而有所發現。 這篇關於新觀點新思想迸出精辟的思維火花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思想思維
相關的標簽:火花 思維 思想 發現 事物 新觀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