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命的基金經理

Jan04
  與美國的基金經理平均任期5年以上相比,國內基金經理可說是一個“短命”的群體。而短命的根源之一,在於注重短期業績考核和考核指標選擇的不當。

  說起基金經理,總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手中控製著大量的資金在市場上投資布局,散戶都渴望從他們那裏聽取到關於市場的點滴信息和投資的竅門,並將之視為製勝法寶。在幾年前,追捧明星基金經理的現象更是層出不窮。

  但在深圳某公司的一位基金經理看來,“我們也隻是被雇傭的一名打工者,隻是投資者雇傭了基金經理幫助他們管理好自己的錢並讓這些錢保值升值而已。

  能力是第一位的

  有網站對中國的基金經理們做了群體素描:平均年齡三十歲左右,從業經驗一般是五六年,年度總集中在39萬至70萬之間,是證券業中收入最高的人群。

  從1998年3月中國開始有了第一隻基金算起,七年來,目前中國已經有超過50家基金管理公司,近200隻基金。

  基金經理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為投資人掙錢。這個要求雖然簡單,但要達到卻非常不容易。首先要對產業發展有深刻的認識,對行業的演化趨勢能做出準確的預測;其次是熟悉股票市場,了解交易的手法及,有證券從業經驗,最好還要具備財務背景,能夠從公司財務報表中尋找出對自己有利的信息。

  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部和研究部副總監駱澤斌認為:“能不能做基金經理和學曆、從業沒關係,關鍵是能力。”具體說,就是這個人的潛在能力。

  這裏的能力指投資管理能力,主要考察其過往的績效。“但有時候過往業績也不能說明什麽,因為市場處在一個急劇變化的時期。”駱澤斌說。

  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多數基金公司在選聘基金經理時,都將從業經驗作為首要考慮條件:在基金業內工作的有多長?是否有不錯的專業背景?是否能把握重大的投資決策?因此,行業內競相挖角的事件屢見不鮮。 這篇關於短命的基金經理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人物傳奇
相關的標簽:經理 基金 公司 業績 排名 一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