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控製情緒

Jan08

高興、喜悅是積極情緒,緊張、恐懼、憤怒是消極情緒,這種認識是片麵的。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的劃分,不是直接依據情緒的不同性質,而是根據情緒對人產生的不同作用來區分的。凡是對人的行動起促進、增力作用的情緒叫積極情緒;凡是對人的行動起削弱、減力作用的情緒,我們就稱之為消極情緒。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證實,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積極觀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會道德和更佳的社會適應能力,他們能更輕鬆地麵對、逆境和損失,即使麵臨最不利的社會環境,他們也能應付自如。

  培根說:嫉妒這惡魔總是在暗暗地、悄悄地"毀掉人間的好東西"。嫉妒是中一種消極的負麵情緒,它不僅容易使人們產生偏見,還能影響人際關係。荀子說:"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人不至。"嫉妒是人際交往中的心理障礙,更是損壞人們身心的一大罪魁禍首。所以,要正確看待嫉妒心理,積極地對它進行矯正。當嫉妒心理萌發時,或有一定表現時,能夠積極主動地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動,從而控製自己的動機和。這就需要冷靜地分析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同時客觀地評價一下自己,需要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是治療嫉妒的一劑心藥,就像嫉妒者隨時隨處為自己尋找痛苦一樣,要善於在生活中尋找自己的。如果總想著和別人比起來,自己可能得到的歡樂少,或是自己的那一點根本就算不了什麽?他隻能永遠陷於痛苦之中、陷於嫉妒之中。是一種情緒心理,嫉妒也是一種情緒心理。何種情緒心理占據主導地位,主要靠人來調整。

  有這樣一個關於佛陀的故事。一次,在旅途中,佛陀碰到一個不他的人。連續有好多天,在很長的一段路上,那人用盡各種方法誣蔑、詆毀、折磨佛陀。

  在路的轉彎處,佛陀問那人:"假如有人送你一份禮物,可是你拒絕接受,這時,這份禮物應該屬於誰呢?"那人答:"這還不簡單,當然屬於送禮的那個人。"隻見佛陀笑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不就是在罵自己了嗎?"於是,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這篇關於學會控製情緒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思想思維
相關的標簽:情緒 控製 學會 自己 嫉妒 積極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