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大麵試題看內地大學的差距

Jan08

  港大,總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是香港高校一以貫之的選才思路的體現。去年的港大麵試題目中,就有諸如“如果你跟總書記見麵,你會跟他講什麽”、“北京2008年舉辦奧運會的利與弊”、“為什麽中國的電影不如好萊塢的?”等“很猛很敏感”的話題,以此為鑒,今年的中出現“建‘鳥巢’是不是太浪費材料”等話題,並不出人意料。

  視題目“很猛很敏感”的考生,一定是以內地學生習慣的“政治正確”思路來解讀題目,這是我們習以為常的思維定式,即無論什麽問題都要首先放到“政治正確”的層麵進行一番考量。“你可能並不關注政治,但你的潛意識中一定有習慣性的政治判斷”,當事人甚至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可是,思想是沒有禁區的,與其說港大選擇的是“很猛很敏感”的“政治問題”,倒不如說是以“政治問題”為載體考察內地學生的思維靈活程度,進而確定接受麵試的考生是否有創造性潛質。這樣的麵試題不是在逼迫學生對某個“政治問題”進行立場表態,而是就這樣“敏感”的話題來考察學生的思維是否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甚至禁錮,畢竟,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前者要用標準答案來衡量和規範考生,而後者卻要用不確定性來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這些題目都是極具開放性的題目,開放性意味著沒有預設的正確答案,沒有是非的區別,隻有思辨是否能夠“自圓其說”的優劣。套用港大麵試考官的話就是,“我們從來不在乎答案的正確與否,而是在乎學生如何表達他的答案。”一個人的能力和潛質,在一個開放性思辨問題中,可能得到很好的考察,考生能否有效地表達他的思想、組織語言的邏輯能力優劣,在這樣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可以展示得一覽無餘。

  可是,習慣了應試教育的內地考生,總是喜歡戴著政治的“有色眼鏡”去看問題,將“思維的體操”視為“政治的表態和立場”,由此導致了在這樣看似“很猛很敏感”的問題上噤若寒蟬、無所適從。總想為這些開放性的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尋找一個在自己潛意識中可以接受的正確答案,由此導致答案在思維能力上糟糕得一塌糊塗,這無論如何都是應試教育“標準答案”長期熏陶下形成的痼疾。

  在思想沒有禁區的語境下,開放性的問題不僅沒有答案,而且是包容智慧的溫床。如果沒有思想的解放,如果個體總是被條條框框所束縛,那麽智慧就無法從因循守舊中產生,隻是一潭僵化的死水。港大的麵試題目,著眼於對學生創造性的考察、開發和激勵,而這恰恰是內地教育最欠缺的地方。即便進行自主招生的複旦大學在麵試考題中,也有不少諸如“說出全國政協常委會委員名字”、“說出現任複旦大學校長的名字”等識記性題目,這其實就是我們和港大最大的差別所在。

更多




這篇關於從港大麵試題看內地大學的差距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麵試技巧
相關的標簽:麵試 麵試技巧 技巧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