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上賣板凳 年入數十萬

Jan07

不管是高校學生還是外出打工者,都應該有過“站”火車的經曆──在一些熱門線路,在節假日,隨著客流量的劇增,很多打工者往往隻能買到沒有座位的“站票”。麵對“站票”,人們要麽自認倒黴,要麽怨天尤人,要麽咒罵鐵道部門。然而,廣東東莞一位叫鄭芝蘭的打工嫂,在嚐過一次挨站之苦後,卻從站客濟濟的現狀中發現了商機,靠出售小凳子闖出了一條謀生之路,既使站客免受挨站之苦,自己又著實賺了一把。

  鄭芝蘭是四川省萬源市郊的農民,2002年5月鄭芝蘭和丈夫一起到廣東東莞市打工。有一次,鄭芝蘭坐火車回老家時,急於返家的鄭芝蘭買了一張站票就上了車。車廂過道、兩車廂連接處和盥洗室都站滿了人,擠得水泄不通,連車上出售貨物的小車也難以通過。當時正值8月,天氣炎熱,車廂裏的空氣極其渾濁,鄭芝蘭站得腰酸腿痛,差點昏倒在地。看到旁邊座位席上的乘客正有滋有味地吃著瓜子,打著牌,她羨慕得眼睛都紅了。

  車到南昌,鄭芝蘭忽然看到一位中途上車的站客,隨身帶了一把能夠折疊的活動小凳子,一到車廂就打開凳子坐了下來。這位旅客的舉動引來很多站客的羨慕,大家紛紛說:“如果有人賣板凳,我寧願出10元錢買一個,也不願站著活受罪!”

  言者無意,聽者有心。鄭芝蘭聽了,大受啟發,心想:如果我去批發一些小凳子,來賣給沒座位的站客,生意肯定好!到哪裏去找這麽好的掙錢門道啊!

  鄭芝蘭處理好家裏的事情後,又登上了去廣東東莞的火車。上車前,她特地花了100多元錢買了100個塑料小凳。這些凳子疊在一起總共才一米高,用兩個蛇皮袋裝得妥妥貼貼。鄭芝蘭把兩袋凳子放在兩個車廂的連接處,每次拿20個塑料凳到車廂去賣。由於每個凳子隻賣4元錢,而車上的站客大都要站到廣州或東莞,鄭芝蘭的凳子剛一亮相就成了搶手貨,不到兩個鍾頭,就賣出去了99個凳子。

  列車到達湖北鄂州,她靈機一動,就在鄂州下了車,到車站附近的批發市場又買了100個小凳子,乘下一趟T126次車前往東莞。 這100個小凳子賣掉後,她看到車票上寫著:五日內到達有效,便當機立斷在南昌下車,又買了100個凳子,改乘下一趟車……到達東莞後,鄭芝蘭算了一筆賬,發現這一趟,除了車票費和購買凳子的成本,四天內淨賺了700多元,相當於打工一個月的工資。

  按照這個模式,從2002年9月底開始,鄭芝蘭夫婦經營了3個多月,到年底一結算,共賺了4萬多元,其中“十一”黃金周期間,兩人在兩個中轉站不斷補充貨源,7天就賺了近1萬元。隨後,鄭芝蘭還發動親戚朋友,又開辟了2條線路,做起了“家族生意”。

  就在鄭芝蘭的小凳子生意紅紅火火的時候,一些人受他們啟發,在同一條線路也賣起了凳子。這無疑影響了鄭芝蘭他們的收入,一時間,大家士氣大跌。在這種情況下,鄭芝蘭趕緊製定了“靠服務取勝”的對策:打出“伴你同行”便民服務小組的牌子,除了出售小凳子,還出售暈車藥、列車時刻表和報紙等小商品,並備有針線包,為旅客排憂解難。此外,賣完凳子後,他們還盡量幫列車員打掃衛生,為旅客創造了一個衛生、舒適的乘車環境,獲得列車員的支持。

  這一招還真有效,K522次的列車長見鄭芝蘭如此為車隊著想,就給了她們免票乘車的優待。競爭對手一看,自知賣不過她們,都轉到其它線路經營去了。

  如今,鄭芝蘭的3條線路經營良好,每月可淨賺4萬元左右。

這篇關於火車上賣板凳 年入數十萬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7日,歸檔到目錄創業故事
相關的標簽:火車上賣板凳 年入數十萬 板凳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