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務員10年當上CEO 27歲成為百萬富翁

Jan06

  12年前,他是一名普通的保險業務員,奔波在拜訪客戶的路上,無數次被拒絕,曾經四個月未簽一單,麵臨被淘汰的命運。

  10年後,他成了國內最大壽險中介集團的掌舵人,隨後兩年多時間裏,公司在全國15個省開設了分支機構,擁有2萬餘名專屬代理人,和平安壽險、中英人壽、恒安標準人壽等70多家保險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關係。

  本期創富故事的主角是華康保險代理公司董事兼首席執行官(CEO)——今年32歲的汪振武。前不久,華康在遼寧設立分支機構,記者有幸聽他講述自己的創富人生。

  1996年,汪振武在湖北一家大型國有企業工作。由於生性不羈,不願意過按部就班的生活,在一位師姐的建議下,他辭去了國企的工作,加入了友邦保險廣州分公司,做了一名普通的保險代理人。

  汪振武說:“進入友邦的頭四個月,我每天擠公交車上班,去拜訪陌生客戶,磨破嘴皮子,被無數人拒絕,但沒有賣出一張壽險保單,幾乎被公司淘汰。由於沒有收入,連交房租都成問題。是夢想和信念一直在支持著我,使我沒有放棄。”

  在友邦工作近5年的時間裏,靠著勤奮和聰慧,汪振武從一個普通代理人做到了營銷主管,做到了MDRT(美國百萬圓桌協會,是最優秀的人壽保險銷售人員的國際會員組織)會員。2001年參與籌建中意人壽,任職廣州業務區域總監。

  “從27歲我就實現了財務自由,年薪上百萬,不再需要為了錢而奔忙,我開始考慮自主創業,要做中國最好的保險中介代理公司。” 汪振武說。

  為什麽會把做大做強保險代理公司作為人生奮鬥目標呢?

  汪振武說:“2002年起,我去歐洲、東南亞地區訪問,看到當地的很多保險營銷人員在管理著他們父輩銷售的保單,過著心態非常穩定的生活。為什麽中國的保險行業這麽浮躁?我發現了一個原因:代理製。在傳統代理人製度下,代理人沒有穩定的發展空間和預期,自然會產生一些短期行為。所以我在2002年就開始構思、研究西方和國內保險代理人市場和個人金融零售市場,開始了長達四年的市場研究和融資之路。這四年間,我的周末和節假日都是在火車、機場、旅館和咖啡廳度過的。”

  在中國做保險中介有沒有前途?汪振武說,中國目前隻有9%的投保率,民眾的理財意識剛剛興起,整個保險市場與理財市場是極其龐大的。中國保險業2006年對外開放後,境外一流的保險公司紛紛加入。保險產品如同貨物運到了岸邊,但卻沒有高速公路。中介機構就相當於那條“高速公路”,在客戶和保險公司之間架起橋梁。

  華康的迅速成長,離不開國際風險投資的大力支持。

  汪振武從2002年就開始接觸風險投資商。經過4年多的努力,IDGVC最終決定投資2500萬美元。2008年7月,華康成功完成第二輪融資,不僅獲得美國三大頂級風險投資商之一的經緯創投的注資,IDGVC在本輪中也追加了投資。

  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為何會受到國際風投的青睞?汪振武說:“2002年初,第一次和IDGVC聊我的創業想法的時候,他們的興趣不大。IDGVC的投資人是我做代理人的時候通過陌生拜訪認識的,他們是我最早的客戶之一,他們是看著我一步一步從一個普通的代理人做到近千人的團隊,看著我從坐公交車到騎摩托車到買車再到買房結婚,我們彼此之間建立了良好的信任。2006年,IDGVC對華康的商業模式已經非常認同。2006年7月,獲得IDGVC 2500萬美元注資的廣州華康投資谘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在短短兩年時間裏,華康一共開設了15家分公司(省級機構),開設60家市公司。

這篇關於保險業務員10年當上CEO 27歲成為百萬富翁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創業故事
相關的標簽:創業 華康保險 汪振武 風險投資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