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Jan06

老屋,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老屋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老屋

應該說,我不是一個抱殘守缺的人。但對於老屋,我是感激多於責難,懷念多於遺忘。因為我是一個在老屋中出生長大的人,我不會忘記老屋對我的嗬護。

記憶深處,老屋獨處於小村旁邊的一小塊平地上,隨遇而安地沉默著。屋前是一大片的開闊地,背靠著鬱鬱蔥蔥的山林,顯得有點離群索居,又有些孤傲清高的樣子。老屋隻有兩間不大的木板房,曆經多年的風雨滄桑,木板之間已經露出了裂縫,有些上麵已經長滿了青苔。屋頂蓋的瓦因為多年沒有翻動的緣故,茅草已經從縫隙間肆無忌憚地長了出來。當勁風撫摸著屋脊上的衰草,雨便從屋簷處滴落下來,霜雪無聲地落在像萬卷書一樣斜疊著的瓦楞間,老屋就有了某種神秘、嚴肅的表情。

一個秋日,我突然萌發了要去看看老屋的念頭,去看看我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地方。這個念頭甫一萌生,就遏製不住。於是,我背起行囊,沿著那條熟悉的小路,翻過幾座山,就隱約看見那卓然立於大地上的老屋了。此時,我真有點陶淵明的那份 “乃瞻衡宇,載欣載奔”的激動了。

駐足老屋前,我心緒難平。關於老屋的許多人和事,刹那間湧上心頭。尤其不能忘記的是,父母親離開老屋時的那份眷戀之情。那年,我打理好了城裏的家後,想到父母操勞了一輩子,也應該享一下清福了,就來接二老到城裏去住,開始他們說什麽也不肯,說是過不慣城裏的生活。後來,經不住我再三的請求,才終於勉強同意。在已經確定要搬離老屋的前幾天裏,母親總是心神不寧,吃不香,睡不好,呆呆地看著她熟悉的灶台和鍋碗發愣,房前屋後地轉悠,這裏看看,那裏摸摸。在收拾東西時,母親什麽都沒舍得丟棄,直至裝了滿滿的一車。臨上車了,母親還一步三回頭,淚眼婆娑。現在我終於明白,母親對老屋的依戀,實際上是對過往生命的一種祭奠啊!

從外觀上看去,老屋的確已經很老了,歲月的剝蝕加上村裏頑童的“照顧”,老屋可以說是已經天通地漏。有的木板已經朽腐,上麵長著一些叫不出名字的野菌,用手輕輕一推,搖搖欲墜。推開屋門進去,一股濃重的黴味夾雜著潮氣直鑽鼻孔,使人禁不住打了一個噴嚏。屋內空蕩蕩的,到處結滿了蛛網。地上滿是青苔,有些濕滑。屋頂的瓦已經被揭去了不少,露出了一個個的窟窿,陽光照射下來,地上長著很多不知名的野菜。“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樣的詩句如果用來描寫這裏的一切,倒是十分貼切的了。

我特意來到當年我們兄弟姊妹學習的小書房,讓我感到高興的是,這裏竟然沒有被破壞,那張曾經帶給我無數夢想的書桌還在,而寫在板壁上的那些拚音也還依稀認得。最使我感到驚奇的是,書房窗台的上方竟然還有燕子築起了一個溫暖的泥巢。這泥巢的泥巴還挺新鮮,可以肯定的是,燕子今年還曾經在這裏住過呢。我想,這燕子或許就是我童年時每年都在我家屋簷下築巢的那家燕子吧。那時,我一邊讀書一邊透過窗戶看燕子築巢,這些燕子也像認得我似的,在我看著它們的同時,它們也轉動著滴溜溜的黑眼睛注視著我。我甚至在想,它們是不是一直都在等著我回來啊。遺憾的是,現在是秋天了,要不然,我們就會在這裏相遇的。於是我在心裏許下一個心願,明年的春天我還會再來,為了老屋,也為了這堅貞不渝的燕子。

離開老屋,我走進村子。我發現村子已經變樣了,這些年,村裏的青年人一撥一撥地往外走,離開祖祖輩輩居住的村莊外出打工去了。“背井離鄉”這個詞在他們看來是美好的象征。之後,有的在城裏生了根,也有的憑借著移民搬遷的惠民政策遷走了,村莊裏的人煙日漸稀少,村莊更加冷清了。但不管怎麽,那些老屋還在,因為它凝聚著我們內心對於生命的曆史感和回望歲月的濃烈感情。

這篇關於老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經典散文
相關的標簽:老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