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富豪第一桶金挖掘的九大方式

Jan05

中國富豪第一桶金挖掘的九大方式,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中國富豪第一桶金挖掘的九大方式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據《科學投資》研究,中國富豪挖掘第一桶金的方法不下50種。以讀者習慣的武林招式來比喻,也就是不下50式。《科學投資》總結出其中活色生香,可供創業者活學活用之9式,貢獻如下。

  第1式:快半拍

典型代表:楊斌

  第一桶金:2000萬美元

  可效仿指數:

  2001年,當楊斌出現在當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上,並且排名高居第二時,許多人吃了一驚,因為在此之前,楊斌是一個誰都不曾聽聞過的名字。將楊斌視為一匹財富黑馬實不過分。楊斌現在的身份是香港上市公司歐亞農業董事長。楊現年38歲,老家湖南,5歲即成孤兒,靠吃百家飯長大。據楊自述“18歲以前什麽苦都吃過。”楊當過兵,1987年赴荷蘭留學,27歲開始擁有自己的公司。楊的發跡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開始的東歐巨變,其第一桶金掘自20世紀90年代初與東歐國家,如前蘇聯、羅馬尼亞、波蘭等進行的跨國貿易。借東歐劇變時機,楊向波蘭、俄羅斯等國家轉售中國計劃定價、價格偏低的棉線產品,後發展到成衣等紡織品,毛利潤大都在5倍以上,兩三年內楊就積累了大約2000萬美元的財富。1992年至1995年期間,楊改向國內轉售荷蘭鮮花,同時向國內花商推銷進口荷蘭溫室和冷庫設備。國內花卉業剛起步時連溫室水泥樁都要進口,楊由此又積累了大約4億人民幣的財富。相比之下,如果排除在香港上市,楊的歐亞農業到目前為止,給楊產生的效益極為有限。

  與楊斌一樣,依靠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巨變,進行跨國貿易或者邊境貿易完成原始積累的中國巨富不在少數,楊隻是其中特別突出的一位。據《科學投資》研究,從較為先進地區向較為落後地區進行貿易或產業轉移,創富機會極多,賺大錢可能性極大。但兩地差距不可過大,以領先半步為宜,可稱為“快半拍”貿易法或投資法。此方法不僅於國與國之間有效,在同一國家地區與地區之間也往往有效。據此方法,亞洲的伊朗、伊拉克等國,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國,以及部分非洲國家,都可作為有心者下一步關注的目標。當年公安大學畢業的上海交警吳江濤離職後,以2000美元闖蕩非洲國家津巴布韋,發現大多數中國人對非洲國家有誤解,非洲的某些國家和地區,比如津巴布韋的城市地帶,遠非人們所想象的那麽落後,在商業上大有可為。吳根據自己的發現,將中國商品販運至津巴布韋,將津巴布韋的石雕等藝術品販運回國內,做雙向貿易,時為1992年。後吳移居津巴布韋,數年間即成為津巴布韋最成功之商人,連津巴布韋總統專機上食品皆由其供應。吳的說法,“在津巴布韋中國人發財很容易。”不但津巴布韋如此,可能在整個非洲都是如此。須注意的是,在此類投資、貿易中應嚴禁“假、冒、偽、劣”,以次充好,以免重蹈中國貨在東歐國家之覆轍。“快半拍”的另一重意思,就是你的產品可以很容易地被趕上和取代。

  目前國內有些報刊熱衷宣傳中國企業在阿富汗如何有商業機會。以《科學投資》分析,類似阿富汗、朝鮮這類國家,對中國企業的機會並不多,一則國家落後,人們購買力有限;二則市場狹窄,拓展餘地不大,即使想用傳統的薄利多銷亦不容易辦到;三則環境複雜,貿易、投資皆成本過大。中國企業實不必過多在以上地區枉費功夫。而如美國、歐洲等國家、地區,因為發達程度遠甚中國,市場成熟,製度健全,企業大多隻是賺取平均利潤,想暴發的機會不多。互聯網是個例外。

  第2式:做傍家

  典型代表:王玉鎖

  第一桶金:人民幣1000元

  可效仿指數:

  不僅新奧燃氣的王玉鎖,華桑燃氣的沈家桑、UT斯達康的吳鷹、亞信的丁健、田溯寧等都可視為其中的代表。前一段時間,東方集團的張宏偉也試圖通過加盟吉通極力向這一目標靠攏。所謂做傍家,就是向壟斷行業靠攏,做壟斷行業的傍家。壟斷飯最好吃,壟斷行業的錢最好賺,這是眾所周知的真理。如果能吃上壟斷飯,哪怕隻是分享一點殘羹冷飯,也勝過外麵的鮑魚燕窩。《福布斯》2001年中國富豪榜排名第55位的王玉鎖和排名第90位的沈家桑在發家時所依傍的都是天燃氣行業,而《福布斯》2001年中國富豪榜排名第67位的吳鷹,以及排名第77位的丁健在發家時所依傍的都是電信行業。在中國,天燃氣和電信是由政府高度壟斷的兩大行業。想做這兩大壟斷行業的傍家,沒有一點點真本事是不行的。吳鷹的小靈通,一邊遭到電信管理部門的查禁,一邊在眾多地方電信部門的配合下急速發展。從UT斯達康經常傳出與電信管理部門相左的信息,最後又往往證明其信息正確,令人匪夷所思。《科學投資》將此式手法可效仿指數定為(一星半,可仿效性較差),自有其道理。除非是自恃有什麽特殊門道,此式手法建議創業者謹慎效仿。

  王玉鎖出生於河北霸州,三次高考落榜,從此放棄高考,開始做些小生意。王玉鎖賣過葵花子、賣過啤酒,還賣過女用泡泡紗背心。王還做過一家塑料廠的業務員,但都沒有賺到什麽錢。1986年春節,生意失敗的王拿著100塊錢,準備去租車跑運輸,沒想到了地頭人家又不許租車了。王在茫然之際,忽然想到倒騰燃氣能賺錢,於是半途改道來到任丘。具體的經過據說是這樣的:王到任丘後先住下來,下午去街上閑轉,看到有個蔬菜公司賣鋼瓶,就問一個姓樊的老大姐有沒有氣,並且約好了晚上見麵。晚上,王買了一兜子剛下來的杏,騎著租來的自行車找姓樊的大姐去了。一敲門,門開了,王一看就愣住了,原來是他救過的一個人。那人說:玉鎖,你怎麽過來了,你怎麽不打聲招呼啊?王說,大哥,怎麽是你們家?“大哥”說是呀。從此問題解決了。王也從此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哥”先讓王撿了一套設備回去,然後由“大哥”負責給王聯係氣。

  王就騎著借來的自行車,將設備拉回到老家,往自家小賣鋪一放,貼了個告示:就這個東西,誰買,你先交12罐氣的錢,10塊錢一罐,是120塊。“我這個東西一套是120塊。交240塊錢,我記得很清楚。實際我這個氣是一次交一次錢,這樣我不就多一些資金了嗎?另外,再加上利潤呢,那時一套掙40多塊錢。”做飯燒燃氣,那時候即使對於許多北京人來說也是有門路的象征,何況是在河北廊房。王的告示貼出來,顧客立刻蜂擁而至,當時就登記了7、8套;幾天時間王賣出去40多套,淨賺1000多元。這是王玉鎖從燃氣中掘到的第一桶金,以後王在“大哥”的幫助下,常跑任丘,瞅準燃氣,“咬定青山不放鬆”,終於修成正果,成為中國有名的“燃氣大王”和大富豪。

  第3式:賭

  典型代表:史玉柱

  第一桶金:人民幣100萬元

  可效仿指數:

  身上有賭徒氣質的中國民營企業家有一大批,但他們中間最大的賭徒是史玉柱。十幾年來史一直是中國經濟界的風雲人物。在20世紀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的中國10大富豪榜上,史還是惟一一位靠知識發家的富豪。史的老家在安徽懷遠。1984年史從浙江大學數學係畢業,分配至安徽省統計局。因工作出色,1986年安徽統計局認為史人才難得,將其列入幹部第三梯隊送至深圳大學軟件科學管理係讀研究生,畢業回來即是穩穩的處級幹部。一般人皆認為史官運亨通,前程似錦,但到深圳後開闊了眼界,同時為深圳“遍地金錢”所打動的史玉柱,深大研究生畢業後所做的第一件事竟是辭職。為此遭到了領導、親人的一致反對,但史義無反顧,很快帶著其在讀研究生時開發的M-6401桌麵文字處理係統返回深圳。重返深圳的史一貧如洗,隻能借宿於深大學生宿舍,買不起電腦編寫程序,便采用“瞞天過海”之手法冒充深大學生混入學生計算機實驗室,被管理人員發現驅逐後,史又通過熟人來到配置有電腦的學校辦公室,別人下班他上班,天天苦幹到淩晨。1989年夏,史自認自己開發的M-6401桌麵文字處理係統作為產品已經成熟,便用手中僅有的4000元承包下天津大學深圳電腦部。該部雖名之為電腦部卻沒有一台電腦,僅有一張營業執照。當時深圳電腦價格最便宜一台也要8500元。為了向客戶演示、宣傳產品,史決定賭一把,以加價1000元的代價獲得推遲付款半個月的“優惠”,賒得一台電腦。以此方式,如史在半月之內沒有收入,不能付清電腦款項,不但賒購之電腦需要交回,1000元押金也將雞飛蛋打。為了盡快打開軟件銷路,史想到了打廣告。他再下賭注,以軟件版權做抵押,在《計算機世界》上先做廣告後付款,推廣預算共計17550元。1989年8月2日,史在《計算機世界》上打出半個版的廣告,“M-6401,曆史性的突破。”廣告刊出後,史天天跑郵局看匯款單,整個人幾乎為之瘋狂。直到第13天頭上,史終於收到匯款單,不是一筆,而是同時來了數筆。史長出一口氣。此後,匯款便如雪片一般飛來,至當年9月中旬,史的銷售額就已突破10萬元。史付清全部欠帳,將餘下的錢重新投向廣告宣傳,4個月後,M-6401桌麵文字處理係統的銷售額突破100萬元。這是史的第一桶金。此後,史再接再厲,又陸繼開發出M-6402,一直到M-6405漢卡,獲得巨大成功。但史也為此付出慘重代價,連妻子亦與其離婚。史在成功開發M係列漢字處理係統以後,見房地產和保健品有利可圖,又開始轉移陣地做房地產和保健品,開發腦黃金,一直到“巨人事件”出現,史玉柱大廈將傾,又東山再起。史於1993年獲珠海第二屆科技重獎特等獎,珠海市政府獎勵其奧迪轎車1輛,三室一廳103平方米住房一套,獎金63萬元,引起全國轟動。史從打廣告中嚐到甜頭,以後以高密度廣告轟炸為主要特點的“史氏營銷學”,一直貫穿史玉柱商業活動的始終,並在國內企業界風行一時。三株的吳炳新、愛多的胡誌標、秦池的王卓勝、姬長孔、哈慈的郭立文等等,都是從史玉柱處偷師學藝,有的還加以了發揚光大。憑心而論,史此套以廣告為中心的營銷哲學,至今在國內仍有一定市場和一定實用價值,尤其是對那些單項產品產出利潤不高,需要依靠巨額銷售量才能保證利潤的產品,如各類保健品、日用百貨產品、食品、家用電器等等,功效更是立竿見影。史可稱為國內“廣告轟炸學”的開山鼻祖。從史玉柱處“偷招”,成全了中國一大批民營企業家,也戕害了中國一大批民營企業家。後來三株、秦池、愛多等等都遭致了和巨人一樣的命運,但是比史玉柱更慘的是,史還有東山再起的一天,胡誌標、王卓勝、姬長孔等人,卻至今不知躑躅何方。

  分析史玉柱的創業經曆,給人最深刻印象的不是他的廣告轟炸,而是他的賭性。在史玉柱的創業經曆中,賭性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在張思民、吳誌劍等人的身上,我們也都能看到一樣的賭性。《科學投資》發現,“賭性”較強幾乎是所有有所成就的創業者的一個共性。《科學投資》認為,“賭性”與創業的關係,值得進一步研究。

  第4式:巧拚縫

  典型代表:袁寶(王景)

  第一桶金:人民幣200萬元

  可效仿指數:

  北京建昊集團董事長袁寶(王景)今年隻有36歲。袁幼時家境貧寒。袁自述:“兄妹五人,全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養活全家。有時窮得連衣服都穿不起,就盼著開運動會,那樣就有希望獲獎。上大學後,不忍心哥哥打工來供學費,便一麵讀書,一麵幫別人推銷產品,幫教授抄稿,在校園擺攤賣書,維持基本的生計。工作後,還在節假日期間內寫字賣錢,那時候太窮了,不得不想辦法來補貼家用。一直到後來的下海,都是為窮所逼。”袁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畢業後分配至中國建設銀行。為了脫貧,1992年,袁辭去“好不得容易得來”的在建設銀行的工作,到北京懷柔注冊建昊實業發展公司,創業資金為多方籌得20萬元。袁下海後,在資金不足,又乏門路的情況下,將目光首先瞄向了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大量科研成果。袁認為在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那些經過論證和鑒定之後就束之高閣、沉睡不醒的科研成果中,埋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袁采取苦行僧的做法,仿照推銷員,先是一家一家地敲企業的門,將有技術需求的企業名單和及其所需之技術種類記錄在案,再找到各個大學和研究機構,買斷相關科研成果,再賣給需要這些成果的企業。

  在拚縫的過程中,袁也一直留意著適合自己的項目。他很快相中一個項目。這個項目現在的名字叫做“小黑麥”,其實是一個基因工程,能夠將種子基因進行排序。袁認為此技術遠遠高過於現在熱門的克隆技術。袁相中“小黑麥”技術後,決心將之實現產業化。“產業化這個是文明的稱呼,其實,當時就是租地賣種子,就是去當農民。”“小黑麥”成為袁的建昊公司所做第一個實業項目。半年後,“小黑麥”成熟,麥種很快占領全國市場,當年獲利200多萬元,成為袁的第一桶金。以後袁將這第一桶金善加使用,通過收購和買賣企業,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拚縫,迅速將事業做大。袁32歲時獲得世 《中國富豪第一桶金挖掘的九大方式》 這篇關於中國富豪第一桶金挖掘的九大方式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中國 富豪 一桶 金挖掘 挖掘 九大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