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最高的修身

May18

越是細微處,越見真修養。

《易經》的一個根本思想,是“日中則昃,月盈則食”,也就是物極必反、過猶不及。所以至為剛健的乾卦在第五爻“飛龍在天”之後,緊接著就是第六爻“亢龍有悔”。這告訴我們,做人做事都不可太滿,須留有餘地,自己才有回旋、不受反噬。此乃最為深刻的自我成就之道。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一種自我的克製;放到今天來說,就是自律。脫胎於中國文化本源經典《易經》的這一點,完全可以說既是一種最大的修養,一種最好的狀態,一種最高的修身。

自律,是最大的修養

自律,是做自己心的主人

人,首先要對自己的心做得了主,才談得上高貴。因為,他由此而擺脫了受低級本能裹挾的動物性。人的本性難移,要做自己心的主人,隻能靠自律。

金末元初的大理學家、大教育家許衡,有一年夏天與很多人一起逃難。在經過河陽時,由於長途跋涉,加之天氣炎熱,所有人都感到饑渴難耐。這時路邊恰好有一棵很大的梨樹,結滿了清甜的梨子。所有人都爭先恐後地爬上樹摘梨吃,隻有許衡端坐樹下不為所動。

眾人覺得奇怪,便問許衡。許衡答梨樹不是我的,怎麽可以亂摘!眾人笑,道:“時局大亂,人人逃難,梨樹的主人早不知哪裏去了,你還管這幹啥?”

這時許衡說了一句流傳千古、振聾發聵的話——“梨雖無主,我心有主!”

這就是自律,這就是高貴。試想如果我們也處在那樣的處境下,我們是否能把持得住不上樹?

世人都為一點利益你爭我奪、頭破血流,世人都為占了便宜而沾沾自喜,他們都以為自己“得”了、賺了。可從沒想想,自己這樣,和那些隻知填飽肚子而一切不管不顧的動物有何區別?

越是細微處,越見真修養。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可以做自己這顆心的主啊!

自律,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人最終的高度,取決於對自我要求的高度,這是一定的。對自我有高要求,並嚴格去做,正是最好的自律。

明代大學士徐溥自幼天資聰明,讀書刻苦。少年時代的徐溥在私塾讀書時,一次老師發現他常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本看,還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看了才發現原來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經典語錄,很是讚賞。

徐溥還效仿古人,不斷檢點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分別裝黑豆和黃豆。每當心中產生一個善念、說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相反,若是內心有什麽不好的念頭,言行有什麽過失,便投一粒黑豆。

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反省並激勵自己。漸漸黃豆和黑豆數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厲,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黑豆越來越顯得微不足道。

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修煉自己、完善自我,終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高度的自律背後,其實就是一種對自我極高的要求,並通過自律向這種高要求不斷逼近,而漸漸接近和成為更好的自己。

這種作用和方法,也尤其值得家長們借鑒,讓孩子養成自律的意識和習慣,在不斷磨礪中成就更好的未來。

自律,是最好的狀態

做人上需自律,做事上需自律;情緒,更需要自律。能否自律自己的情緒,最能體現一個人的涵養和品質,是一種真正的修養。這是一種心中安穩的最好人生狀態。

大喜易失言

言多必失,特別是在高興的時候,自以為沒有壞心再加上渴望傾訴,常常就會口無遮攔,所以尤其需要警惕。

大怒易失禮

這很常見,一旦怒從心頭起,便隻想發泄讓自己痛快,言語過重甚至人身攻擊都是常事,豈止是失禮。

大驚易失態

曹操劉備煮酒論英雄,劉備聽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一句而驚掉筷子,那一刻起其實二人高下已判。《甄 這篇關於自律,是最高的修身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5月18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