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控製嘴巴的人,方可控製人生

Feb19
文:朵娘

  我是出了名的心軟,從不輕易吵架,當然更是很少拉黑人。

  但今天拉黑了幾個人。

  其中有一個人,我觀察了他好一陣。

  他總習慣說噎人的話,讓人啞口無言,又下不來台階。

  舉個例子,這感覺就像是,

  有人曬榴蓮,他說,像小寶寶拉得粑粑。

  有人曬恩愛,他說,黃昏戀。

  有人曬大眼萌娃,他說,可惜是單眼皮。

  有人曬稿費,他說,不夠一頓飯錢。

  有人曬晉升,他說,真不容易,可是爬了十年啊。

  ……

  這些帶點芥末味的點評存在於朋友圈,也發生在社群裏。別人在群裏與其他人相談甚歡,他這種花式腔調每每撲麵而來,弄地啞口無言,讓人尷尬無比。

  有人好心提建議,讓他注意提建議的方式和場合,他並不以為然,自認為是揭穿皇帝新裝的誠實小孩,別人都氣量下,都不坦誠。

  講真,他或許是個誠實的人,但他這種說話的方式,讓人如刺在喉,吐不出,吞不下,鬱悶不已。幾個拉黑他的人都如是說。

  “話”人人會說,卻不見得人人會說話。戴爾·卡耐基《人性的弱點》從與人相處的基本技巧、如何贏得他人的讚同、如何更好地說服他人等方麵來講述了“說話之道”。

  1、避免口頭衝突

  我的第一任務不是教學習如何說話,而是訓練他保持拘謹,不要講話,並避免口頭衝突。你一旦反駁,那就要想一想,你寧願要什麽:一種暫時的、口頭的、表演式的勝利,還是一個人的長期好感?你很少能二者兼得。

  富蘭克林說:如果你辯論、爭辯、反對,你或許有時獲得勝利;但這種勝利是空洞的,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了。

  A在某投稿群裏發了一篇公號文,摘要內引用了某個文學大咖說的一句話,但她犯了個錯誤:那句話其實是另外一位大咖說的。其實,群裏很多人都注意到她的這個錯誤了。但有人選擇了沉默,有人選擇了忽視,因為他們知道此時無聲勝有聲。

  L卻呼嘯而出,巴拉巴拉說了一堆,並毫不客氣地指出:A,這話是xxx說的呢,你寫文章也太隨意了吧!

  A半天沒有吭聲,估計一直在做輸入和刪除動作,衡量說什麽話妥帖,才不讓群主覺得她LOW。

  如果這個A比較好麵子,也許還會紅著脖子會在群裏和L爭論不休,一群人靜悄悄地,其實大家都在觀戰呢。

  這樣的爭辯到底有什麽意義?你為什麽要證明一個人錯了?這樣做能讓他更喜歡你還是別人喜歡你?都不能!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該保持沉默時,避免辯論——天下之憂一種方法能得到辯論的最大利益,那就是避免辯論。

  2、間接地指出他人的錯誤

  間接提出別人的錯失,要比直接說出口來溫和,且不會引起別人的強烈反感。

  還是以上人物和衝突。隻不過,場景切換到線下某次沙龍。A說錯了引用言論的作者名字,B在眾目睽睽下激動地打斷她,指出並改正她的錯誤。

  A的臉一陣紅,一陣白,看得出她在極力克製。

  B’卻等A講完後,私底下向她委婉地提起那個句子,她謙虛地說:我別無他意,隻是隱約覺得這句話,XX先生似乎也說過,但有可能是我記錯了,您可以查查。

  試想,如果你是A,你會更接受哪種說服方式?

  記住,即使你要指出他人的錯誤,也不要忘記:以友善的方式開始。

  3、保全他人的麵子

  縱使別人犯錯,而我們是對的,如果沒有為別人保留麵子,就會毀了一個人。

  在一場項目提案演練會上,創意總監犯了一個很明顯的錯誤,A當場指出。即使在遭遇到創意總監駁斥後,A仍然爭論不休。

  事後,A的處境可想而知,如果創意總監是個大度量的人,且部門內部氛圍一直很OPEN,那就無所謂。否則創意總監會有[損及尊嚴]的感覺,他覺得丟了麵子,那A的裏子恐怕就很難保了。

  也有另外一種情況。在內部會議上,創意總監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他氣勢洶洶,顯露的是一副吃了槍子的皮相,將所有矛頭指向文案策劃A。

  如果A是一個低自尊的人,她會覺得很沒麵子,內心惶恐不安,工作效率會更低,如果再玻璃心點,總監那歇斯底裏的態度有可能會毀滅她。

  懂得說話技巧的人,一開始會使用[得到許多“是”的答複]的溝通方式。比如,先說同意的部分,先強調你同意的策略和文案部分,不停強調你所同意的這部分,再提要改進的部分。

  這樣交談,無論是對上司還是下屬,都是一種有效地說話方式。 這篇關於能控製嘴巴的人,方可控製人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