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勉強做朋友,咱倆都輕鬆

Feb19

  
  曾經有一次,一位並不是很熟悉的人問我:小木頭,你的朋友圈把我屏蔽了嗎?
  
  我心中慌張,似是被人發現了什麽見不得人的秘密。
  
  我們以為自己是不屑突破,其實真相卻是,我們無力改變。到後來,居然漸漸接受甚至習慣。
  
  在社交媒體中浸淫得越久,看到的人越多,“了解”別人的生活越多,就會發現,社交圈子並沒有擴大,反而是變小、變窄了,無形之中,私密的也就更私密了。
  
  你慢慢更加清晰地知道,什麽樣的人是自己的朋友,什麽樣的人永遠隻是點讚之交。
  
  退回幾年前,許多幾麵之緣的人,見了麵寒暄幾句,偶爾很久不見,可能還會在腦子裏倏忽而過,有一種做朋友的錯覺。
  
  現在呢?
  
  幾乎每天都會在微信或者微博裏看到對方的喜怒哀樂、吃喝拉撒、興趣愛好、人生理想……了解得越多,感受就越直接。
  
  有的人在心裏,連早些年那種做朋友的錯覺都沒有了,再見麵都不需要寒暄什麽,隻要點點頭,微微笑,錯過就好。
  
  相互錯過的那一瞬,大概心裏都在想:謝天謝地,我們沒有做朋友。
  
  不再僵硬地做朋友,或許對我們彼此都是一件幸事。
  
  相識超過十年以上的朋友我也有幾個,這些年我們一直都有斷斷續續的聯係,關心對方的境況,略微知曉彼此的情況,哪怕不在同一座城市,不在同一個行業,卻仍然覺得仿佛和對方在一起成長。
  
  而更多的人,哪怕是在同一個QQ群,哪怕是穿越千山萬水找到了彼此的聯係方式,除了最開始寒暄的幾句,接下來的隻是長時間的空白與尷尬。
  
  許多人在歲月的蹉跎中,會越走越遠,曾經熟悉而美好的感情,仿佛漸漸起了繭子,久而久之,雙方的交往都會變得僵硬,互相應付,各自別扭,想來也真是難受。
  
  那天,朋友同我說,有幾位從前好到像親人的朋友,到了同一座城市之後反而沒有什麽聯絡,幾年見不到一兩回。
  
  我想了想,似乎也有著類似的經曆呢,從前要好到覺得一輩子都會在彼此人生中留存的朋友,因為人生際遇而生疏起來,愈走愈遠。
  
  即便是你去到他所在的城市,都不再理所當然地撥一通電話,因為你怕打擾他的生活與節奏。
  
  這種小心翼翼,是尊重,也是生分,更是疏離。
  
  若是你想要煽情,自然可以一再提起從前的事情,去激起彼此留在心底深處最純真的感情記憶,你們一起唏噓不止,說當年多美好,接下來呢?
  
  接下來,你們要維持著“我們還是好朋友”的假象,僵硬地堅持,無意義地賴在彼此的朋友圈裏,可是已經沒有太多熱情。
  
  這樣說真殘酷。
  
  可這又是事實。
  
  我有時候會覺得,社交軟件真是好東西,有許多小心思的設計,會在沉默中化解我們的糾結。
  
  譬如說,朋友圈的屏蔽功能,譬如微博的好友圈功能……
  
  讓我們可以不再僵硬地做朋友。
  
  那些本來也算不上是朋友的人,有的是同事緣分,有的是點頭之誼,還有的是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我們常常為這樣的“情分”左右,才是可憐又可悲呢。
  
  就讓我們大大方方、自由地做自己,而不是僵硬地做彼此人生中的那個假朋友。
  
  文|小木頭  

這篇關於不勉強做朋友,咱倆都輕鬆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