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不能太“自私”

Feb19
文/羅文博
  
  自私是一種近似本能的欲望,處於一個人的心靈深處。自私者在進行自私行為的同時,通常能察覺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及別人的利益,但仍按照自己利益不擇手段。其實,自私心理潛藏較深,它的存在與表現常常不為個人所意識到。有自私行為的人並非已經意識到他在幹一種自私的事,相反他在侵占別人利益時往往心安理得。所以,人們常可以將自私看作是一種病態社會心理。
  
  自私有程度上的不同,輕微一點是計較個人得失、有私心雜念、不講公德;嚴重的則表現為貪婪,為達到個人目的,侵吞公款、誣陷他人、鋌而走險。
  
  自私之心是萬惡之源,貪婪、嫉妒、報複、吝嗇、虛榮等病態社會心理,自私之心,自古就有。戰國時期,齊國有一美男子鄒忌,一天另一美男子徐公來訪,徐公走後,鄒忌便分別問妻子、小妾、客人,他與徐公哪個長得更英俊,三人都一致認為說鄒忌長得好看。鄒忌知道徐公比自己英俊,獨自思考以後他認為妻子是偏愛他,小妾是害怕他,而客人是有求於他,他們都沒有講真話,是因為都存有私心雜念。所以《書·周官》就提出“以公滅私”,孫中山先生也提出“天下為公”的主張。
  
  總而言之,自私是每個人的天性,自私是一種壞的行為習慣。做人應把好度,不能太自私,如果對外是鐵公雞一毛不拔,對自己也同樣苛刻,這樣就被人看不起。如果做人太自私,很難有真正的朋友,相反被人瞧不起。
  
  那麽做人太“自私”有那些特點及危害呢?個人認為主要有六個方麵:
  
  太“自私”的人,往往心胸狹窄。心胸狹窄的人,心中隻有自己,而不能出現別人。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不能容忍別人比自己強,自我自私的特性決定了他的世界裏隻能有他自己。如果有別人比自己強的話,他就會感覺自己成了別人的陪襯,這是他萬萬不能接受的,於是就煩躁不安、心神不定,簡直連日子都過不下去。這樣的人不能容忍他人的批評,不能受到一點委屈和無意的傷害,否則便耿耿於懷、伺機報複。
  
  太“自私”的人,往往忌賢妒能。忌賢妒能意味著不能包容別人的缺點,不能忍受別人對自己無意的觸犯與傷害,不能以淡然開朗的心態對待問題。這樣的人本身知道自己並不是最強的,也許根本就算不上強,但是他不能接受在自己的視野範圍之內有人比自己強,若是發現有人強過自己話,他就會心煩意亂,隻盤算如何削弱對手,而不是提高自己。
  
  太“自私”的人,往往目光短淺。目光短淺的人隻顧眼前利益,難成大事,不可能有美好的遠景。每當麵對一個問題人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然而一個人僅僅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裏,僅僅顧及自己的小利益,本著自私自利的態度所看到所想到的不一定是正確的。那些自私自利目光短淺的人最終隻能害了自己,而那些慷慨大方道德高尚的人卻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財富,這或許就是道德的隱含價值。
  
  太“自私”的人,往往嫉妒心強。看見比自己好比自己強的人自己很嫉妒,別人說了難聽話自己很生氣,老是想不開。不能接受身邊存在比自己強的人,有時候是因為比自己強的人會妨害自己的地位和利益,而更多時候,這純粹是一種心理上不接受和極度反感的情緒,乃是他們不願意麵對現實所致。總會說出一些話,做出一些事,讓人都不愉快。太自私的人必定也是焦慮的人,因為他生活在焦慮之中,所以就決不會自由。
這篇關於做人不能太“自私”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