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聰明的三十一大表現

Feb19
大家可能都聽到過這樣的話,或也說過這樣的話:我的孩子很聰明,就是貪玩不知道學習。這說明什麽呢?這說明:“聰明”一般被理解為智商高。當我聽到這樣的話時,雖嘴上不敢說,但心裏卻在說:學習這麽重要就認識不到而不知道學習,怎能說是聰明?不是,這樣的孩子是個小傻瓜。由上所述,大家就能猜到筆者本文所要談的內容:聰明不決定於智商,而由別的更重要的很多因素所決定;單單智商高不是真正的聰明。也就是說,真正聰明的人還有比智力更重要的很多能力和表現。那麽,它們是什麽呢?
  
  【努力勤奮】韓愈說道:業精於勤,荒於嬉。魯迅說道:哪裏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門捷列夫說道:天才就是這樣,終身勞動,便成天才。愛因斯坦說道:在天才和勤奮之間,我好不遲疑地選擇勤奮,它幾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生婆。勤奮是多麽重要啊!
  
  聰明的人相信勤奮,愚蠢的人相信天才。古今中外,凡是事業有成的人無不是非常勤奮之人,無不是勤奮的結果。——深知勤奮的重要性而努力勤奮的人是多麽地聰明!
  
  【刻苦學習】劉勰說道:積學以儲寶,酌理以富才。李大釗說道:知識是引導人生到光明與真實境界的燈燭。高士其說道:知識猶如人體的血液一樣寶貴。培根說道:知識就是力量。左拉說道:愚昧從來沒有給人帶來幸福,幸福的根源在於知識。泰戈爾說道:知識是珍貴寶石上的結晶,文化是寶石放出的光輝。知識是多麽重要啊!
  
  但是,學習是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向書本學習、向自然學習、向社會學習、向他人學習……請看他們是如何對待學習的:孫中山說道:我的一生,除了革命之外,隻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魯迅說道: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錢偉長說道:學習是終身的職業,誰想停下來就要落伍。高爾基說道:學習永無止境;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深知學習的重要性而刻苦學習的人是多麽地聰明!
  
  【講究方法】愛因斯坦說道:成功=勤奮+方法+少說廢話。貝爾納說道: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阻礙我們才能的發揮。做事(言談)的方法是多麽重要啊!
  
  常言道:條條大路通北京。若走了近路則省時;若走了遠路則費時;若走了“反路”則南轅北轍。工作、學習等做人做事的方法,就如同要到達某目的地的道路。方法對頭則事半功倍;方法欠妥則事倍功半;方法錯誤則事敗無功。——深知方法的重要性而講究方法的人是多麽地聰明!
  
  【注重實踐】墨子說道:士雖有學,人而行為本焉。林希元說道:自古聖賢之言學也,鹹以躬行實踐為先,識見言論次之。毛澤東說道: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薩迪說道:有知識的人不實踐,等於一隻蜜蜂不釀蜜。華盛頓說道: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的書等於廢紙。實踐是多麽重要啊!
  
  實踐是認識的源泉,人類的一切知識,歸根結底來自於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動力,實踐的需要強力地推動著科學的車輪不斷前進;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的真假鑒別隻有實踐是最可信賴的;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認識世界的目的,是為了把握世界、適應世界、改造世界。——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而注重實踐的人是多麽地聰明!
  
  【堅信自己】隻有自信,才會勤奮。我們都知道,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勤奮。若一個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幹成什麽,他能去勤奮嗎?
  
  隻有自信,才會有膽。許多人一輩子平平庸庸,常不是無能,而是無膽。為什麽無膽?就是因為不自信,輕視自己的能力。
  
  隻有自信,才會自尊。人們常說“自尊自信”,其實應該說成“自信自尊”。因為,一個人隻有相信自己,才會尊重自己。自信自尊是自強自立的前提。
  
  由上論述可知,自信是多麽重要啊!——深知自信的重要性而堅信自己的人多麽地聰明!
  
  【修養品德】莎士比亞說道:玫瑰是美的,更美的是它包含的香味。約翰生說道:美德是智力最高的證明。歌德說道:外貌隻能炫耀一時,真美才能百世不殞。《論語》有言道:德不孤,必有鄰。彼得拉克說道:不朽之名譽,獨存於德。莎士比亞說道:生命短促,隻有美德能將它流傳到遼遠的後世。品德是多麽重要啊!
  
  常言道:厚德載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德高望重;德高人壽;德高人美;……因此我認為,品德高尚的人不僅高尚,還很聰明。——深知品德的重要性而努力修養品德的人是多麽地聰明!
  
  【堅定信念】孔子說道: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孟子說道:夫誌,氣之帥也。墨子說道:誌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丁玲說道:人,隻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麽艱苦都能受,什麽環境都能適應。羅曼•羅蘭說道: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這篇關於真正聰明的三十一大表現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世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