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創業第一人陳春先

Jan04

  人物之概要:

  陳春先,我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在創辦企業之前,他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托卡馬克裝置和中科院核聚變基地,而且著作等身,與陳景潤等科學家一起成為“文革”後國內第一批被破格晉升的研究員。1983年領導成立華夏新技術開發研究所,由此衍生出了聞名中外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被譽為“中關村第一人”。2004年8月9日因病辭世,有關醫療機構隨後摘取了他的角膜,替這位立誌“把光明留給後人”的科學家實現了最後心願。

  人物之立言:

  我是以思想為職業的人,如果不想了,我的生命也就沒有價值了。

  做軟孵化器,幫助中小企業創業。

  2002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前兩年,這位中國第一位高科技企業創業者,在創業22年之後,開始了新的創業。曆經磨難的他,一生未能聚集到財富,隻是在身後,享有了“中關村第一人”的“無形資產”。

  自2002年開始,68歲的陳春先開始運作“陳春先工作室”,工作室設在中關村804樓他的家裏,房子是1981年中科院物理所分配給他的,樓齡已經有22年,陳春先的創業,也一樣持續了22年。

  804樓,是陳春先此前創辦的9家公司的唯一注冊所在地,第十家公司“陳春先工作室”還是設在這裏。工作室的工作主要有兩項,一是“D計劃”,就是利用現有網絡的冗餘,解決中國大多數人分享文化和財富的問題,雖然人人都說這個計劃的想法很好,但是沒有得到任何商業上的支持。二是通過工作室,把自己半生辛酸創業換來的經驗告訴後來者。

  2004年8月9日,陳春先去世。“D計劃”仍然停留在商業計劃書上,未能給工作室產生任何價值。而工作室的第二項工作,則為陳春先帶來了巨大的哀榮,官員、成功的高科技企業家、輿論,方方麵麵一致同意,“中關村第一人”的稱號,隻有陳春先當之無愧。這位用他自己的話說“經曆了企業家的各種磨難,但是沒有聚集起財富”的科學家,終於在身後獲得了巨額的無形資產。

  今天,當我們回顧改革開放30年間那些令人感動的民間人物,我們認識到,作為科學家的陳春先,20多年來一直沉浸在企業沉浮的悲歡之中,一直經受著從科學家到創業者的轉型痛苦,這種痛苦毀滅了他,但也成就了他。陳春先,就像永遠被安裝在最高處的“雷擊木”一樣,全身印滿了環境對高科技創業者火烙的刑痕,但是,在今天看來,更蘊涵著激勵後來者們前行的力量。

  前傳:服務部

  上世紀50年代初,陳春先到蘇聯莫斯科大學學習核物理,1958年畢業後回國後被調到中科院物理所工作,除了本行原子能以外,他還曾先後接觸過多種先進技術,如激光、半導體材料等。1978年,鑒於工作出色,他被科學院破格從助理研究員直接提拔為正研究員,與他同時提拔的,是數學家陳景潤。

  至此,兩位陳姓科學家,開始選擇完全不同的道路。數學家繼續搞理論研究,核物理學家陳春先則開始投身於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事業。

  1979年,他到美國進行核聚變技術的專項考察,在波士頓周圍的128號公路兩側,有幾百家高技術小工廠。在其中一家隻有20個人、專做超導磁體的小廠,工廠的負責人、同時也曾經是波士頓大學的教授對陳春先說,我們的公司有思想,別人有錢,結合起來,就辦起了公司,於是思想就變成了錢。

  回國後,他建議成立一個組織來發揮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推廣在美國看到的那種“技術擴散模式”。帶著這一想法,陳春先開始了“政府公關”,終於在1981年得到了北京科協的批準,成立了一個名叫“先進技術發展服務部”的機構,陳春先開始有了自己的公章和賬號,並招了有16人兼職的創業團隊,分別來自科學院物理所、電子所、電工所和清華大學電機係。

  服務部的主要業務是做技術谘詢,一年下來做了兩三萬元的生意,收入除去成本以外,就給參加服務部的人發津貼,每人每月得到的津貼是8元到15元左右,按當時的工資標準,相當於長了兩級工資。

  當時,盡管陳春先提出的口號是“學習美國矽穀搞技術擴散”,但是沒有多少人了解矽穀是怎麽回事,不過,發津貼的事情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當時中科院物理所的負責人認為,“服務部”是“不務正業,歪門邪道,腐蝕幹部”。後來,新華社記者潘善棠寫了一篇“內部動態清樣”,這是當時記者向國家領導人反映情況的一種途徑,反映了服務部的活動、成績和爭議情況。

  “雷擊木”刑痕:冰冷無比的小環境

  1983年年初,胡啟立在“內部動態清樣”上批示說:“陳春先同誌帶頭開創新局麵,可能走出一條新路子。一方麵較快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直接生產力,另一方麵多了一條渠道,使科技人員為四化作貢獻。一些確有貢獻的科技人員可以先富起來,打破鐵飯碗、大鍋飯。”胡耀邦批示“可請科技領導小組研究出方針政策來”,方毅批示說:“陳春先同誌的做法是完全對頭的,應予鼓勵。”

  中央領導的批示,無疑是一個信號,在此之後,中關村的新興科技企業就迅速發展起來了。

  受中央批示鼓舞,1983年4月,陳春先在服務部的基礎上,成立了中關村第一家民辦科技開發經濟實體———北京華夏新技術研究所。但是,大環境的解凍與小環境的冰冷狀態的矛盾,又埋下了陳春先再次創業失敗的種子。

  至命的打擊來自科學院。華夏研究所和科學院器材供應站簽了一個320萬元人民幣的大合同,按照合同,華夏所向中科院器材供應站提供物資管理的一個管理係統。但是,科學院器材供應站在拿到管理係統後,毀約不肯給錢。兩家打起了官司,多次裁判,都判華夏所贏,但是在最後終審時判決合同無效。理由是:華夏研究所的經營活動超出了許可的經營範圍。

  1984年,科學的春天來了,但是,小環境冰冷無比。

  “雷擊木”刑痕:超前是超前者的墓誌銘

  回顧陳春先創業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他搞過激光排版係統,在1990年先於方正公司推向市場;他搞文字處理係統,比WPS還早出很多年;1990年,他還做了一些通信終端的項目,產品都做出來了,但是一遇到市場競爭便敗下馬來。

  在做到最大的時候,陳春先甚至成立了一個華夏矽穀集團,分公司遍布深圳、天津、北京、成都、昆明,甚至在香港還有辦事機構,但是經營狀況一直不好,到了1996年陳春先終於退出一線,而華夏矽穀集團也隨之煙消雲散。

  在創業氣氛、市場環境都缺乏的年代,超前隻能是超前者的墓誌銘。

  陳春先的高瞻遠矚,在那個時代的人中極為罕見,他的很多想法和創見,都在若幹年以後為其他人所實現,但是在他自己手中,都是因為思想太超前,因之配套的操作難以到位而敗北市場。

  於是,陳春先在68歲的時候,在創業20多年後,說出了自己的心聲:“經曆了企業家的各種磨難,但是沒有聚集起財富。”

  直到離開人世的時候,他仍然住著20多年前的老房子,每月拿1000多元的退休金。

  “雷擊木”刑痕:科學家品性是企業家的負累

  曆經周折,本報記者聯係到了早年在陳春先身邊工作的一位中科院物理所的老人,這位希望過平靜日子而不願意公開姓名的老者對本報記者說起了他心目中的陳春先。

  陳春先出身於書香門第,父親是民國時期中央大學的教授。陳春先也是一個“癡人”,大家都知道數學家陳景潤撞過樹,而不知道核物理學家陳春先曾經把襪子當作手帕。

  在46歲之前,陳春先未脫出知識分子的圈子,幾乎所有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優點,陳春先都有———重義輕利、自尊、高瞻遠矚。

  但是,作為創業者來說,使陳春先成為優秀科學家的品性,有時恰恰成為負累。很長時間內,陳春先都是以科學家的思維在辦企業。在陳春先手下工作的一個小女孩曾經勸他,說陳老你把那麽多的錢投到那些不著邊的項目中去幹什麽,有錢不如辦個報攤、開個飯館什麽的,賺了錢了再說項目的事。可是陳春先不依,在陳春先的本源思想裏,科技人員不是想賺錢,而是想多作實際貢獻。

  陳自己也承認自己作為企業家的缺點,回憶起創業失敗經曆時,他曾經對身邊的人說,根本問題還是在於我很長時間在科學院工作,我有一些特點、個性和追求的東西也不太符合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規矩。要有一個脫胎換骨的深入改變,這要比年輕一代更困難一點。

  啟蒙者之夢,由被啟蒙者完成

  陳春先當年所在的中科院理論物理的研究小組裏,後來出了5個院士,陳春先原來在中科院一起合作過的人當中,有10多位成了博士生導師。而他自己,這個當年研究小組的組長,如果繼續走研究之路,都很可能是院士,甚至會成為知名科學家。

  但是,在“將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道路上,陳春先與院士、博導無緣,不僅享受不到國家的特殊津貼。甚而在20多年裏,為大量的企業債務發愁,不時承擔經濟和企業之間糾紛的法律壓力。

  從科學家向企業家的轉型痛苦,折磨了陳春先20多年。但是,如果陳春先不是這種知識分子的性格,他也不能成為今天有諸多哀榮的陳春先。不重義輕利、不高瞻遠矚、沒有為社會發展方向而獻身的精神,很難想象陳春先會在科研事業正盛之時,為一項前途未卜的事業而決然放棄一切。

  今天,當我們紀念改革改革30年的時候,從更廣闊的視野來看,很難把失敗這個詞與陳春先連接在一起,因為,啟蒙者的夢想,總是由被啟蒙者來完成。

  啟蒙者陳春先,像“雷擊木”一樣悲壯,開啟了中國高科技創業的先河。

這篇關於中關村創業第一人陳春先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人物傳奇
相關的標簽: 青年創業網 中關村創業第一人陳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