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洪根:一塊七彩豆腐鋪就出金光大道

Jan04
  豆腐,是中國人的傳統美食。古往今來,提起做豆腐,人們總會想到那是一個不能成大氣候,隻是小商小販的行當。而繼承父業的彭洪根,卻大膽創新,開創了中國七彩豆腐之先河。白色單調的豆腐被他“穿”上五彩繽紛的豔服後,不但讓人垂延欲滴,胃口大開,而且象麵對一尊藝術品,總想細心琢磨,把玩,舍不得把它吞下肚去。把倡行美觀營養,綠色環保的今天,彭洪根的七彩豆腐不但如一股旋風迅速占領國內外市場,掀起一股彭家豆腐熱潮,還圓就了成千上萬人的創業夢。

  見到彭洪根,記者第一印象就是此人憨厚,實在,隨和,架著一副近視鏡,象學者。說學者也不為過。今天的彭洪根,不但擁有彭家豆腐研究所,南京朋佳職業培訓學校的“彭家豆腐”,還發展了國內外近700家連鎖店。彭家豆腐成為南京市“1118”首批發布的熱點創業項目和南京市總工會“二次創業基地”。

  提起創業,曆盡創業艱辛的彭洪根告訴記者:七八年前,挖空心思,創業無門的他無奈繼承了父業,靠賣豆腐養家糊口。不甘失敗的他憑著勤勞的雙手和靈活的頭腦,靠父親“傳”給他的小磨石,磨出了豆花飯,渾豆腐湯,蒸豆腐腦,涼拌豆腐幹一係列豆製品。

  磨啊磨,轉啊轉,彭洪根頭腦隨著小石磨一圈圈轉悠,終於有一天,把他經營的豆腐又“轉”出個新名堂。

  彭洪根把芹菜,辣椒,胡蘿卜等蔬菜經過科學加工,將其汁水注入凝固前的豆漿中,製造出一塊塊五顏六色的豆腐來。彩色豆腐不但外觀美麗,而且使用起來更是味道鮮美。彭洪根為使他的七彩豆腐更具營養,保健價值,他又潛心研究,把芝麻,紅棗,枸杞等材料“植入”豆腐中,不但使豆腐成為一種美食,而且是一種保健品。

  彭洪根的七彩豆腐不僅是可口的美食保健品,還成了人們禮尚往來的饋贈品。2002年,一位去澳洲留學的南京女孩 帶到國外,無意中,澳大利亞一家企業卻發現了中國豆製品的“新大陸”,立即通過彭家豆腐網上發來帖子要求合作。在淮南中國豆腐節上,美國文氏食品有限公司代表見到七彩豆腐,十分驚奇,連聲叫奇。通過與彭洪根一番親密交流,不久,兩家便牽手成為友好夥伴。台灣民生豆業,瑞士,挪威,法國,等許多國家紛紛派人上門或發來函件,要求合作。

  “我的目的不是靠和大公司合作掙來大把鈔票,我是想在推廣綠色豆腐這一菜籃子工程,促進下崗人員在就業上多做點貢獻來匯報社會。”彭洪根告訴記者,他嚐到了創業的艱辛,現在能看到一些人能利用彭家豆腐這個綠色產品來致富,這才是我最大的心願。記者隨意點擊了江蘇二家彭家豆腐加盟店,不想被他們的創業經驗和加盟後帶來的效益所驚歎萬分。2004年11月在南京學習彭家豆腐製作的蘇州失業人員嶽文春,回家建成和風彭家豆腐有限公司,僅一年時間,公司擁有200多萬資產。常州市莫誌民的陽金彭家豆腐有限公司,現已發展加盟店30多家。老莫不但發了財,還成了常州的知名人士。

  談起加盟彭家豆腐人士的成功,彭洪根臉上露出了笑容,這笑容的背後,又讓他付出了多少的艱辛啊。從學員來學習,回家創業,技術知道等每一個環節,彭洪根不知道要往返多少趟,操多少心。“看中這個行業,就是對我這個人的信任,我隻有做好全方位工作,讓對方不感到選擇這個項目而後悔,感受到項目帶來的效益而快樂時,這才達到我的心願,也是我做人的原則。”彭洪根比畫著,堅定的對記者說。

  俗話說,眼見為實。記者來到朋佳職業培訓學校,57歲的河南省信陽學員張誌榮告訴記者,他原是鄉政府的工作人員,今年機構改革下了崗,一籌莫展之際,經縣人大李樹國介紹來學習彭家豆腐。原先以為自己年齡大學不會,那隻彭總是那麽的熱情,耐心。把他看成“老哥們”,白天手把手親自教,晚上還為其“開小灶”,幾天後他就畢業了,而他的創業藍圖已畫了:發展連鎖經營,帶動一批下崗失業人員,用七彩豆腐來打造他的夕陽紅。

  原山西陽泉下崗工人王文傑,談起學習彭家豆腐時笑著說:我來學習前可花了不少路費,到彭家幾家連鎖店進行暗訪,發現生意確實好,品牌效應強,產品供不應求,我又多次打電話給彭總了解,在家人的鼓勵下才來學習的。現在,我的擔心已經變成了信心,我要讓彭家 豆腐在陽泉開出致富之花。

  被學員稱為“豆腐西施”的李玉傑19歲,是遼寧清原的,她對記者說:“我爸爸媽媽就是想讓我學一門技術致富,選了很多項目最終才敲定了彭家豆腐,記者同誌,我們打個賭,二年後我保證成為清泉的豆腐王,到那時候在來采訪我吧。”

  艱辛創業不言晚 子承父業賣豆腐

  1997年5月,彭洪根被迫下崗,像很多普通家庭一樣,讓這個原本就有些拮據的家庭更是一籌莫展。老彭回憶說:那些日子,仿佛連老天爺也總是對他陰沉著臉。為了生計,他不得不想辦法賺錢養家糊口。彭洪根做過衛生紙批發生意,開過小飯館,幫人看過櫃台……但家裏的經濟情況絲毫沒有好轉。初涉商界的失敗、繁多的債務,如同一塊塊沉重的石頭,壓在他的身上。

  一天,妻子在屋裏做飯,看丈夫實在是無所事事,就說:“老彭,給我上街買塊豆腐吧!”

  彭洪根突然熄滅手裏的半根煙,對妻子喊道:“剛說[FS:PAGE]買什麽?”

  “豆腐啊!”

  老彭衝進屋拉著妻子的胳膊說:“我想賣豆腐!”

  妻子笑著說:“別發神經了”,但稍加思索後,妻子突然想起來賣豆腐是彭家的老本行,當年父親的豆腐方圓十幾裏都很有名的。

  橫豎都是沒法子,為啥不做咱會的呢?早在1940年,彭家從湖南舉家遷至南京,繼承祖業,在科巷開了家豆腐坊,生意很是興隆。父親當年也希望兒子能繼承父業,把這份家業和手藝傳承下去。年少的彭洪根一心想進工廠當了工人、吃皇糧,根本不屑經營一個沒有“出息”、又累又髒的豆腐作坊。當年父親用肩膀把“湖南豆腐”的擔子從湖南老家千裏迢迢挑到南京,俗話說“世上三行苦,撐船、打鐵、磨豆腐”, 父親靠賣豆腐的生意養家糊口。父親能,我也能做得到!彭洪根頓是心潮澎湃。

  往往走回頭路需要勇氣。

  有時候,開悟就像一條深淵,成功和失敗就在那跳和不跳中早有注定。吃一塹,長一智,經曆了幾次失敗後,彭洪根變得細致起來。這次他沒有急於動手,而是提前進行了廣泛的市場調研。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商業部製定過一個豆製品的行業標準。在市場經濟大風大浪的顛簸下,大多數豆製品廠相繼倒閉破產,這個行業標準其實也就名存實亡,效力微弱。

  支撐著這個看似巨大飽和的市場的主導產品——豆腐,其實隱患和商機並存。一方麵目前的手工作坊出產的豆腐質量令人擔憂,消費者逐漸產生的畏懼心理需要盡快破除;另一方麵,要從豆製品中走出一條新的路子來,首先要解決質量和衛生問題。如果能先人一步地解決了如上困難,這個市場的前景不可限量。分析到這裏,彭洪根一陣莫名的歡暢。

  他無意中看到《揚子晚報》由一個“阿牛幫您辦”的欄目,就抱著不虧不賺,試試看的態度,給報社反映了他想創業的計劃和遇到的困難。沒多久,欄目就把他的情況登了出去。沒想到,許多熱心人紛紛來電詢問。最讓他興奮的是,父親在世時的徒弟周楚才主動上門指導,給他做技術方麵的支持;東南大學博士生導師程文瀼對他父親做的湖南豆腐那嫩滑爽口的口感念念不忘,表示從技術到資金都可以鼎力支持,並給了彭洪根2000元錢。彭洪根被這些熱心人的支持深深地打動了。也許,正是這2000元錢,讓他心裏的溫暖和力量鼓舞他以過之他人百倍的勤奮去創業。他用這2000元,往返穿梭在這座城市裏的作坊、市場……不久後,一份詳細的調研書拿在了他的手裏。

  有周楚才做技術顧問,他心裏最擔憂的技術問題這塊石頭終於落定。遭遇了無數次白眼,吃了無數次閉門羹後,他終於勉強湊起來一點錢。這時,程文瀼看到報紙上的消息後,又送來的5000元資助他創業,程文瀼一邊回味著彭家豆腐的味道,一邊說:“當年你父親的‘湖南豆腐’讓我至今難忘,好好幹吧!我還想早點嚐嚐新一代‘湖南豆腐’的味道哦!” 彭洪根拿著錢,一時間千言萬語卻說不出來。準備把彭家豆腐的老牌子重新掛起來。

  他暗暗鼓勵自己:一定要幹出點名堂來,一定要做出成績那些給過他難堪的人看,也要以實際的成績來報答那些幫助他的人們。

  他也思索過,父親的豆腐雖然做出了名氣,但是卻沒有用豆腐積累致富,原因何在?

  為了尋找原因,他四處向人討教。江東門有一家浙江人開的豆腐坊,生意不錯。他就專程上門去討教。一連幾天,老板守口如瓶。第四天,彭洪根提著好酒好菜再次登門拜訪,老板被彭洪根的誠心所動,兩個人在酒桌上徹夜長談。彭洪根臨走時,老板還送了他一小包上好的黃豆。就這樣,他和這個浙江人變成了好朋友。

  要知道,他得到的可是最直接有效的經驗啊!撫摸著父親留下來的小石磨,彭洪根做出了有生以來的第一塊豆腐,豆腐出籠時,他捧著那塊豆腐,小心翼翼,仿佛手裏是他另外一個孩子。他的技術顧問周楚才站在一旁,憨厚地笑著,笑著……他讓妻子記下那一天:1999年12月8日。

  第二天,人們發現他的小飯館門口掛著一塊小牌子:本店出售彭家豆腐。

  雖然剛剛開業的豆腐坊生意冷淡,但這一次,彭洪根心裏有數。因為他明白,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盡快把彭家豆腐的知名度打出去。如何才能讓自己的豆腐與眾不同呢?這時候,他想起了一本叫做《生意經》的書上寫的一句話:產品的個性決定著他的命運。沒有個性的產品就是沒有特色的產品,你根本沒有辦法說服消費者來買你的東西。

  這句普通的話,此時卻給了一些感悟,他白天在家搞試驗,研究改進製作豆腐的新工藝,晚上又抽出時間參加南京市勞動局舉辦的創業培訓。他仿佛走火入魔一般,天天如此。他的刻苦和熱情感動了創業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由他們出麵組織各個專業的專家幫他攻克在試驗中的各種難關。

  彭洪根這種自強自力的創業精神很快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傳播出去,熱心的農業大學等許多高等學府專家、教授們的具體指導和幫助。彭洪根終於研製出了一種新型複合凝固劑從而取代了中國近2000多年的使用鹵水或石膏點豆腐的傳統工藝,新型複合凝固劑配方的特點使得豆腐的質量和產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他意識到,這項新工藝即將為古老的豆製品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FS:PAGE]

  不僅如此,彭洪根還根據傳統豆腐手工勞動密集的這一特點,巧妙的利用現代科技一改以往使用大鍋燒、蒸汽衝的方法,改用電子自控溫度加熱,使大豆蛋白質充分分解,保持了大豆原有的濃濃的豆香味,不僅大大降低了豆腥味,而且還能實現從未有過的現製現售,設備的利用率可以達到了最大化。這一切,在他的眼裏並不是遙不可及。

  傳承創新苦鑽研 七彩豆腐工藝精

  南京市政府有關部門要在東箭道農貿市場舉辦“豆腐節”,麵對著這個天賜良機他當然不能錯過。當他打電話報名時,工作人員告訴他,不是正規的放心店不讓參加。彭洪根放下話筒,暗暗打了個主意。

  2000年12月14日,是“豆腐節”新聞發布會的日子。一個人拎著一盒豆腐突然闖進了發布會現場,放開嗓門要求參加“豆腐節”。會場裏的所有人都被著突如其來的聲音嚇了一跳,彭洪根立刻簡明扼要地訴說了自己下崗後的種種艱難和遭遇,主持人和記者們都被他敢打敢拚的精神所打動,最後,熱情地邀請他參加本屆“豆腐節”。

  12月20日,“豆腐節”開幕,彭洪根在“豆腐節”會場外擺了一張桌子和600塊豆腐,為了參加第二天的發布會,前一天,他在家裏整整磨了一天一宿的豆腐。女兒的頭飾不小心掉在了豆腐製作的桌子上,彭洪根心頭一動,自己為啥不給豆腐來個漂亮的包裝呢?女兒正為打擾了父親工作而難過著呢。彭洪根輕輕把她摟過來,連聲說:“謝謝你!女兒,謝謝!”女兒被嚇到了,連喊:“媽媽,媽媽,你看爸爸啊!”妻子跑進來,看著父女倆的樣子,樂得像個孩子。

  他讓妻子買回來一卷醫用紗布,全家動手,將新出爐的豆腐包裹得四四方方。正如他所預料的一樣,經過特別包裝的豆腐頓時吸引來許多市民,一會兒工夫,就賣出了300多塊。麵對這意想不到的銷量,彭洪根第一個想法就是:我終於成功了!

  他聽說市領導和媒體記者一會就到的消息後,彭洪根看著蜂擁在自己攤位上的顧客,突然靈機一動,開口大聲嚷了起來:“豆腐數量有限,每個人限購兩塊,請按秩序購買!”

  他慢悠悠地故意放慢了銷售速度,桌子前麵很快排起了長隊。市領導和記者們遠遠地就看到了這個長隊,十分好奇。

  蔣裕德副市長順著隊伍走到了彭洪根麵前,跟他聊了起來,記者們紛紛舉起了手裏的照相機,拍下了那個精彩的場麵。後來,看到蔣副市長興趣十足,幹脆連會場也不過去了,便順勢圍著彭洪根的攤點就采訪起來。那兩天當地媒體紛紛以“市長和下崗職工侃豆腐經”為頭條,彭家豆腐很快就盡人皆知!

  彭洪根的小店總是擠滿了前來買豆腐的顧客。彭洪根不時向他們介紹豆腐文化、豆腐營養、豆腐菜肴等,門前聚集著越來越多的人,有心的顧客甚至還做了筆記。

  彭洪根的賬本上記錄著經營彭家豆腐的頭月:磨豆子800公斤,成本1920元;紗布、凝固劑等成本不到100元;0.5公斤豆子出2公斤的豆腐,豆腐售價1.4/公斤,總收入是4500元。自己動手節約了人工成本,淨賺2500元!

  拿著這些鈔票,彭洪根親自下廚,給女兒和妻子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飯。妻子終於忍不住哭了起來,女兒也哭了,一家人抱在一起,久久地哭著,女兒聽到父親不停地說:“丫頭,今後的學費不用愁!爸爸能養活你們娘倆了!……”

  2000年1月18日,南京市豆腐製品展銷會在南京科技館隆重舉行。“彭家豆腐”作為特邀方擺在最顯眼的位置。蔣副市長專門來到彭洪根麵前說:“老彭啊!你的彭家豆腐的確不錯,如果能做出特色,前景將更加廣闊啊!”一句話點醒了彭洪根:是啊,我的豆腐是好吃,但與普通豆腐並無太大的差異,隻是用紗布包裝了一下。很快就會被模仿,要想長久地占領市場,出路又在哪裏呢?

  要是豆腐做成彩色的,而不是傳統的豆白色會怎麽樣呢?老彭整日盤算這個念頭。

  天下沒有送到手的江山。

  春節將至,彭洪根的彩色豆腐研究進行得如火如荼。多少個日夜,老彭把自己關進了小閣樓,茶飯不思,困了就趴在桌子上,醒來了繼續嚐試。每天陪伴他的是量杯、溫度計、濃度計、豆漿、蔬菜汁、水果汁……他重複著搗菜取汁、磨漿配料的工序,一遍又一遍。二十多天過去了,小閣樓上依舊沒什麽動靜。除夕之夜,萬家燈火通明,圍坐在電視機旁看春節晚會,老彭卻在閣樓上研究。吃了妻子端上來的湯圓,把凝固劑放進豆漿,卻趴在桌子上睡著了。大夢初醒,已是大年初二的早晨,彭洪根突然從椅子上蹦了起來,高聲喊著妻子和女兒。

  “老彭,你成功了!”

  “爸爸,祝賀你!”

  老彭雙眼噙滿了淚水,是啊,終於成功了,中國第一塊彩色全營養保健豆腐終於成功了!

  保質規範成專利 四海揚名樹品牌

  初試成功的彭洪根,改變不忘同路人,在江蘇衛視的促和下,幫助特困女工創業,在(服務先鋒)首期播出,引來很多人學習交流,彭洪根開始不收費,一年後有70%都來重金謝意。此時有家公司花重金請彭洪根督導、加盟、推廣,賣的是昂貴的機器,彭感到不對味,離開了公司。

  彭洪根的七彩豆腐經媒體報道後,不少商家紛紛找上門來。此時此刻,老彭也似乎發覺自己終於邁進了致富的大門。與南京大家化學係顧慶[FS:PAGE]超教授等專家們的合作,成立“南京彭家豆腐研究所”,加上新街口街道創業園的鼎力資助,彭洪根與同時下崗工人方勝、劉長華聯合相繼成立“南京朋佳職業培訓學校”。並為“彭家豆腐”注冊了商標,製定了企業標準,通過“環評”市技術監督局出據了檢測報告,從衛生放心步入食用營養安全,深受喜愛。成為南京市豆協團體會員單位。

  於是,就有了發生在2005年12月29日清晨的一幕。蘇州大部分農貿市場的豆製品攤位上,出現了一種商標為“和風彭家”牌的盒裝豆腐。包裝上標明了配料、保質期、保藏方法、生產日期、淨含量、衛生許可證號、產品標準號等內容。

  這一天,媒體上下一片忙碌。原來隻有十幾平米的豆腐店搖身一變,成了首批通過審查的豆製品企業和品牌。同時,這一天也標誌著另一個更為深層的含義:蘇州豆製品行業的整體轉型改革開始了。在一個個分布在各個角落的社區豆腐專營店中,彩色絹包嫩豆腐仿佛一個個顯眼的工藝品,散發著令人口水長流的豆香。

  一個老奶奶拉著孫子的手,驚奇地說:“這不是電視上說的那個彩色豆腐嗎?活了一輩子,還沒看過帶彩的豆腐,今天一定要嚐嚐。”

  做生意就是做人,彭洪根深信不疑。上了年紀的顧客一來到店前,彭洪根便噓寒問暖,招呼個不停,對於老顧客,他大開方便之門。往往人還沒走遠就能聽到:“這人真好,人好、豆腐好!”的讚歎。有了這些“活廣告”,老彭在社區的美譽度迅速得到了提高。

  作為創業明星,南京市勞動局創業培訓典型的彭洪根,順利入駐南京新街口街道再就業明星創業園,在創業園街道主任許凱、助業明星李蘭的幫助下,名氣較大的“湖南豆腐”不給注冊隻好重舉“彭家豆腐”的牌子。在不到3年的時間,全國19個城市,迅速發展起了具有108家連鎖專賣店300家銷售網點的銷售渠道。

  就這樣,彭洪根由一個普普通通的下崗工,變成了領導和媒體關注的焦點,甚至還被請到北京做客,委員長授牌、王小丫采訪、簽名售書並在釣魚台做創業報告。國家發改委前來考察,一行人參觀了彭家豆腐的生產、經營區後,給予了較高的評價。省科技廳劉顯桃廳長親自為他題詞:“科技為再就業服務”。在省委書記李源潮的關注下成立“南京朋佳職業培訓學校”,並確立了成為江蘇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涉外職業培訓中心的合作關係,還被南京市政府頌布為“1118”創業項目。

  2002年秋,尼泊爾的商人穆哈桑,來到中國,找到彭洪根洽談“彭家豆腐”的合作意向;素有“台灣豆製品泰鬥”的王老先生慕名來華與彭洪根交流。隨後,彭洪根還在瑞士、挪威等國家辦起了跨國企業。正如南京市政協主席汪正生所言:“就業再就業工作大有可為!”

  2003年7月18日,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愛我中華大家行先進事跡報告會開幕式暨頒獎儀式”。彭洪根這個當年的下崗工人從第九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布赫手中接過“中華愛國之星”獎牌和證書時;當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孫孚淩、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原全國工商聯常務副主席張緒武等親切接見了他,並與之合影留念時……彭洪根在這些榮譽和光環麵前,最先想到的是那些曾經在他破落時幫助過他的人們,噴湧在他心間的是那些鼓勵和支持的感激之情。

  好事接踵而來,2004年7月,彭洪根和澳大利亞藉華人張萬裏簽訂了“彭家豆腐”生產技術援助項目的協議;同年8月,法國sb公司商談技術合作,該公司豆製品專家a先生在“彭家豆腐”生產現場品嚐了用“彭家豆腐”做的菜肴讚聲不絕,並贈送了一批法國豆製品專用工具;10月,公司派二位技術人員應邀至挪威,傳授“彭家豆腐”製作工藝;11月,馬來西亞通過深圳傳媒公司成立亞洲推廣站……至此,彭家豆腐真正地衝出國門,走向世界。

  加盟代理紛致來 規模發展產業化

  彭洪根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不但為他自己、為彭家豆腐帶來了極高的國際聲譽,為國爭光。自己富不算富,彭洪根深知下崗工人的疾苦,他決定繼續發揚光大,帶動更多的人創富。於是2005年初,彭洪根急流勇退,從領導的崗位再次“下崗”。他先後奔赴河南開封、遼寧大連、安徽寧國、湖北武漢、河南許昌等地,並與當地的勞動就業部門、工會、婦聯保障部門聯合推廣“彭家豆腐”的製作工藝和經營理念。

  為確保彭家豆腐的技術立於行業前茅,在市場中連連獲勝。彭洪根致力於專業技術人才的培訓和豆腐的新品種的研發工作。擅長豆製品的科研、技能、技術、研究的彭洪根也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在專家們的幫助下,匯編成《豆製品技能傳授與創業指導》,印刷的2000冊已免費贈送全國各地的下崗失業的朋友。該書在豆品創業、豆製品產業加工、特色豆腐坊、串炸臭豆腐生產、豆吧、早點工程、豆品素食大酒店、石磨豆腐飯莊等方麵頗具特色,有著很強的指導性。

  為了讓更多的人們富起來,製定的加盟政策充分考慮到界入這個行業的人是以下崗職工為主的弱勢人群,他隻在加盟初收一部分加盟費用,授權允許聯合拓展業務,而且規定每一個地級市隻發展一家,確保每個加盟店都擁有足夠的市場份額,盈利之後再將剩餘加盟費用交給總部,在短短的一 年內,一些地市級加盟店的數量迅速突破了一百[FS:PAGE]家。

  加盟者如此眾多,皆是因為此項目投資小匯報高的特點。投資者隻需設備5000元左右,房屋15平方米,銷售輻射半徑就可達到達千戶小區,而市場需求在20%,月營1.6萬元,月收入7000元左右。

  要做大做強,就得規模發展。有著市場營銷成功經驗的彭洪根製訂了完整發展規劃係統。

  加盟者先投入資金,通過學習培訓後開一間豆腐店。但這個店必須要有一個好的口碑,產品口感等方方麵麵必須在當地形成一種共鳴,再通過當地勞動就業部門,經過運作把加盟者包裝成下崗再就業當老板的示範典型。在當地勞動部門的影響下,打造一個再就業的良好平台,影響和帶動其它人自主創業並形成一個結合體。逐步將形成一個布點和布局的優化組合,形成一個連鎖店的基礎,加強在本地區的擴張和搶灘市場,成為當地的菜籃子工程而形成商機。通過以上不斷地連鎖效應,加強本地區產生一個有效的管理總店,對本地區的生產、銷售、定價、環保、衛生等全方麵的有效管理。

  有幾十家彭家豆腐店後,工廠化產業基地在總店的基礎上將成為可能。為了這個產業化的形成,相互依存和共同做大,因為有了這麽多的布控點,及銷售網點為彭家豆腐在當地做大做強提供堅實的銷售基礎,各個連鎖店隻做特色品種。其它的幹貨通過配送等解決好生產, 這樣即減輕了勞動強度,又降低了成本,基地與連鎖店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搶灘地區豆品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很快形成一個有效的產業鏈。連鎖鏈形成,總店即可通過組合、招商引資、股份製等形式建設工廠化產業基地基地。

  於是彭家豆腐形成了加盟連鎖→開店→總店→多間連鎖店→產業基地的形成→各連鎖店及銷售網點的發展模式。

  如今彭家豆腐在蘇州、無錫、金昌市已達到產業化運作,常州、淄博、開封網絡布局已見初效,而加盟商已發展到了台灣。而在國外彭家豆腐做了瑞士、挪威等國。

  今年初,在吳中經濟開發區剛剛投產的蘇州和風彭家食品有限公司。15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全自動的不鏽鋼設備,輔助設備一應俱全。這套先進的豆製品加工設備,從黃豆清洗、磨漿、去渣到煮漿等工藝程序全部封閉作業。

  2006年4月,雲南藝術學院讀大四的湖南籍學生鄧軍勇,從昆明打過來的電話,谘詢“彭家豆腐” 的相關情況。作為新世紀的一個大學生,為什麽要做豆腐?鄧軍勇有著獨到的人生價值理念:首先自己對夢想追求著很明確規劃和定位,有強烈的創業夢想。而最重要的是看好“彭家豆腐” 項目發展的潛在實力,豆製品是傳統的大眾消費食品,更是世人曆來公認的健康食品。特別是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對健康價值的認識也日益提高,豆腐製品有著極大的市場需求。現在鄧軍勇辭掉了聯係好的工作,正式成為南京朋佳職業培訓學校的一名學員,並且親自把自己的母親也請到了南京來學習。長春的大學生王勇也是如此。

  倡導大學生自主創業,幫助更多的人群實現自主創業的夢想,彭洪根大膽的提出:“以就業為導向,積極主動,幫助和扶持各大中專院校的有誌學生,幫助解決他們就業、創業難的問題” ,為學校和學生提供整套實習和創業前培訓到創業後的後續輔導培訓為一體的幫助。

  彭洪根用七彩豆腐鋪就了一條財富之路,他熱忱歡迎眾多下崗人員、投資者、大學畢業創業者加盟到彭家豆業中來,共同發展,走向成功的星光大道。

  點評:(點評人: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 葉南客)

  彭洪根的成功意義,對於下崗職工來說,啟迪作用應當是非常大的。較之其他下崗職工,彭洪根起點不高,受到的挫折不少,但是,他為什麽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我分析至少有如下幾點因素。

  一、善於學習。

  許多下崗職工的學習勁頭往往都不足,而在當今社會,知識就是力量。

  商業成功的例子其實把成功的答案已經寫在了我們麵前:當你數十年重複做一件事的時候,你就是這個行業的專家,《賣油翁》裏有句經典台詞:“我亦無他,但手熟耳。”此為其一。彭洪根能從自身出發,不斷總結經驗,遇到挫折不灰心,不氣餒,所謂“有誌者事竟成!”,此為其二。

  二、 善於創新。

  不少下崗職工往往隻滿足於解決自身的溫飽,謹小慎微,安於現狀,不敢躍進雷池一步。下崗後,對社會和自身定位那捏不準,這樣就導致了他們局限性、依賴性和封閉性越來越強。即使機會來到了身邊,也抓不住;而彭洪根就敢於創新,結果他不但在創新中抓住了機會,甚至在創新中創造出了機會,結果當然也就是成功。

  三、善於借力。

  彭洪根也是清楚地知道:個體的力量畢竟有限,於是他尋勢,借勢,運勢。利用一切可利用得資源,於是其父的徒弟周楚才、東南大學博士導師程文瀼教授,以及南京的政府、勞動局、媒體、南京大學化學係顧慶超教授都成了他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超越自我。

  彭洪根並沒有小富即安,坐享其成。而是不斷實現自我的超越,彭洪根不僅投資研發,製定企業標準,通過的“環評”檢測及衛生許可,技術監督局“複合凝固劑”的檢測報告。更可貴的是他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彭洪根注冊了“彭家”品牌,以“五彩豆腐”; “方[FS:PAGE]勝油皮”; “三味醇臭豆腐”;“多味營養豆漿”特色豆製品,創新的市場經營理念,申報的實用新型專利,有知識產權保護意思。

  五、視野開闊。

  彭洪根視野開闊,沒有因為自己做的是豆腐生意,就固步自封,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用自己小小的特色豆腐,並通過文中所述一係列的對外交往,使得“彭家豆腐”走出了國門,敲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

這篇關於彭洪根:一塊七彩豆腐鋪就出金光大道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人物傳奇
相關的標簽: 青年創業網 彭洪根:一塊七彩豆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