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板們的異國創富奇跡

Jan04
  李豐(化名)把自己的鞋廠開到了俄羅斯。這是2002年的事情了,從此他們生產的鞋子不再是外國進口商品,而是開始以本國商品身份在俄羅斯銷售。

  李豐並不認為他改變了什麽,但他的經曆卻是中國對俄羅斯的經貿由貿易走向直接投資的一個縮影。

  倒爺生意盛況難再

  周廣俊說自己見證了中國商品在俄羅斯由盛而衰的整個過程。如今他是北京信立達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很大一塊業務就是為中俄投資提供谘詢。

  周是上世紀90年代初到莫斯科留學的中國學生之一,“當時中國商品在俄羅斯非常受歡迎。”

  “去俄羅斯做生意一星期能掙一輛奔馳”,上世紀90年代,這類極富煽動性的說法在國內廣泛傳播,李正是因此從1995年開始當起服裝“倒爺”的。李形容自己的當初的形象——“差不多就是逃難的”,每次都是手提肩扛大包小包貨物到俄羅斯。而在與俄羅斯接壤的黑龍江等地,中俄邊境貿易80年代就已經相當興盛,當地人至今念念不忘當年“一車西瓜換一輛坦克”的“盛景”。

  盡管李說大部分人和自己一樣都想好好做生意,不可否認的是這批早年的“倒爺”中“魚龍混雜”,一些人把劣質產品帶到了俄羅斯,比如說棉絮裏夾雜著玻璃碴的“羽絨服”。周廣俊目睹了那些年中國商品在俄境遇的巨大反差——“後來有些莫斯科商店門口幹脆掛出牌子:本店不售盜版商品和中國商品。”《黑龍江統計年鑒》的數據也證實,中俄邊境貿易增長到1993年的頂峰後開始走下坡路,俄羅斯在中國對外貿易中占比從2000年開始下降,2003年隻有1.9%,僅為1990年3.7%的一半。

  貿易在磕絆中掙紮成長

  原外經貿部一份研究報告曾指出:“最初能夠從俄羅斯賺錢的中國商人,憑借的僅僅是時間優勢及獨特的政府資源。”這最終影響著中俄經貿的發展後勁。而這種影響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近十幾年正在逐漸顯現。

  李在自己的倒爺生涯開始不久就意識到,自己不可能賺大錢。因為當他的服裝還在等待通關時,早有“能人”的同類款式服裝在俄羅斯市場上流通多時了。“正常通關需要3天,有些人隻要幾個小時。”這種特殊資源的掌握在整個90年代都顯得至關重要。 這篇關於中國老板們的異國創富奇跡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人物傳奇
相關的標簽:奇跡 異國 老板 羅斯 企業 投資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