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楊綿綿:我在海爾20年

Jan04
  跟他一起“下海”

  1982年,我被調到青島家電公司工作,任引進項目辦公室主任,當時張首席(張瑞敏)任家電公司副。那時正是改革開放的第一撥浪潮,所有的企業都想找到一個可以引進的項目,因為找到項目這個企業就有活路了,但家電公司等了兩年卻沒有爭取到一個項目。1984年,機會來了。德國“利勃海爾”當時來中國晚了些,家電公司就搶到了這個項目。

  “利勃海爾”這個項目就是張首席爭取來的。當時,他到北京去批引進項目的時候,冬天天氣很冷,坐火車又沒有座位,為了節約一些體力,他就帶著馬紮上車,在北京就從馬路上買點花生米什麽的帶著充饑。項目跑下來了,為了兌現當時給有關部門“一定能做好”的承諾,張首席就親自來操作這個項目。他是非常講信譽的,自己承諾的事一定要做好,如果沒有這個,他就不會親自去,也可能就沒有今天的海爾。

  當時我也參與了這個項目的引進工作,成為了張瑞敏的主要助手。但是,當初張首席讓我跟他一起“下海”時,我心裏確實沒有底,當時就想幹個兩三年再回家電公司,沒想著長久幹下去,也沒想著張瑞敏能長久幹下去。事實上,當時在青島黃海飯店開項目論證會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這個項目:一分錢也沒有,就那麽幾塊地,幾間破房子,要把那些沒見過、也不懂的設備引進來,誰心裏都沒底。

  我當時不很情願到企業的另一個原因是“企業太苦”。此前我也曾經在企業待過,當時去企業被戲稱為“下地獄”,但進入青島電冰箱廠這個“地獄”後,我卻一直幹了20多年,直到現在我已經64歲了,已經過了退休年齡,但隻要對企業還有用,我就願意一直工作下去,因為忙習慣了,乍一停下來,可能還不適應,離不開了。至於當時張首席為什麽選中了我作為他的副手,這個問題你得要問他自己,不過我想他總有自己的想法。你們也知道,他說過一段流傳甚廣的話:“就是覺得她和別人不同,在她的同齡人還在利用上班買菜、織毛衣、洗衣服的時候,她在認真地讀書學習。” 這篇關於海爾楊綿綿:我在海爾20年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4日,歸檔到目錄人物傳奇
相關的標簽:海爾 企業 首席 沒有 我們 當時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