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及時止損的90後,混的都不會太差

Feb20

對於很多90後職場新人而言,他們或多或少會陷入這樣的困惑——

 

為何其他人的機會越來越多,而我的機會卻越來越少?

 

我明明很有才華,可為何老板像個睜眼瞎,看不見我的付出和努力?

 

我分明很努力在工作,可為何沒有相應的回報?

 

......

 

如果將職場上的各種提升技巧比作樹上不計其數的葉子,今天所要談論的這個點,恰恰就是我們看不見的大樹根部。

 

如果不從源頭解決問題,你永遠隻能在表麵上兜兜轉轉,離成功的目標漸行漸遠。

 

 

01

教育失敗的產物

“寬鬆世代”?

 

在日本,90後被人們稱為“寬鬆世代”。

 

所謂“寬鬆世代”,是指1987年以後出身的孩子,和中國一樣經曆了國家的教育改革,教育理念以“重視人性教育”為核心,奉行寬鬆的教育方法,所以這一代被稱為“寬鬆世代”。

 

然而,“寬鬆世代”進入職場後,卻被普遍認為是“教育失敗的產物”。

 

職場中的管理者普遍認為,寬鬆世代最讓人頭疼的地方,是這代人總把生活與工作作為對立的選項,自我意識強到不能接受任何輕微的批評,喜歡逃避責任,習慣將成長的困難歸咎於外因而不會從自身反思等。

 

日本各界很為這樣的“寬鬆世代”擔憂,不僅涉及到個人發展,還會削弱國家競爭力。

 

而在中國90後職場新人身上,也折射出這一時代的共性特征,並不斷地被表現和放大著。

 

 

因為職業生涯規劃師的身份,我接觸過大量90後的谘詢者,他們普遍很聰明,自我意識強烈,但很遺憾的是,他們表現出來的職場特質,著實令人堪憂。

 

小宇就是眾多90後職場新人當中頗具典型代表的一個。

 

小宇的工齡隻有4年,卻換過5份工作,按照他的話說,在每份工作開始的時候,自己總是“躊躇滿誌”,走的時候卻“滿腹委屈”。

 

我問他:“你認為的理想工作是怎樣的呢?”

 

小宇說了3點:

 

工作和生活嚴格分開,下班絕對不要找我;

 

布置任務的時候最好說清楚要怎麽辦,如果可以,最好有個現成的步驟;

 

要以人為本,要發掘員工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天天隻盯著業績。

 

我意識到,小宇的認知代表了相當一部分90後職場人的心聲,所謂“大事做不得,小事說不得。”

 

這種心態,是非常“典型的90後”,表現出90後對職場理解十分孩子氣的一麵。

 

而這種孩子氣,說到底就是缺乏“契約精神”。

 

 

02

大事做不得,小事說不得

這鍋要背麽?

 

小宇至今還記得,他剛畢業那會兒,可是被部門主管欽點錄用的,曾幾何時,主管一度很看好他,剛開始也給他分派各種任務,但很快,小宇的種種表現讓這位主管頗感失望。

 

首先在於做錯事之後的態度和舉動。

 

事實上,作為一名職場新人,做錯事情在所難免,但怕的是,這些新人在做錯事後並不想辦法補救,而是雙手一攤無計可施的模樣。

 

更有甚者,如果領導批評兩句,立馬會有一種“我就這樣,你能拿我怎樣”的理直氣壯,甚至直接揮手拜拜大步走開,反正誰也不差你這公司給的這兩個錢!

 

他們遇事總是會以自我為中心,不太考慮他人的感受,脾氣說上來就上來,一有不順說走人就走人,絲毫不考慮自己的職位由誰來接替,如何協助公司做好妥善的工作交接。

 

其次是絕不在下班時間開機。

 

在小宇看來,時間絕對是分為兩大類的,一類是“上班時間”,即公司規定的固定坐班時間;另一類就是“非上班時間”,比如下班之後和雙休日的時間。

 

“你給我的工資,隻是買斷了我的上班時間,我沒有義務在下班時間隨時待命吧。”有一回,主管問及小宇為何周末關機,導致他臨時有事找他找不到的時候,小宇振振有詞。

 

最後是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有一次,有個大客戶前來公司考察,主管提前一天交代小宇準備一份精美的PPT,便於向客戶展示公司實力。

 

小宇滿口應承了下來,結果白天一忙,小宇根本無暇顧及,等到下班前主管要小宇把PPT發來讓自己審核的時候,小宇支支吾吾半天說不上話來,主管頓時明白了一切。

 

主管無奈地搖了搖頭,隻得自己加了一晚上的班,總算把PPT連夜趕好了。

 

03

公司搭台我唱戲

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我的名片

 

實際上,之所以說90後屬於“鬆垮的一代”,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這代90後早已忘記了職場契約精神的存在,並且大大低估了職場契約的重要性。

 

什麽是契約精神?

 

本質上說,契約就是交易,你給付一定的金錢,我給付等價的商品或服務。

 

職場契約精神的基礎是:清楚自己有什麽,能付出什麽,想得到什麽。

 

起碼包括如下標準:

 

願意付出的時間精力;

 

個人具備的經驗、知識、技能;

 

做事的責任感和做人的道德準則;

 

正能量的工作心態,熱情積極的協作態度。

 

我曾經訪談過很多成功的職場人士,或許從他們的故事裏,我們能得到更權威更有指導意義的答案。

 

“公司搭台我唱戲,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我的名片”。這是企業家吳總和我分享的心得。

 

吳總當年還是一位不起眼的員工時,他謹記著父親的一句話:“以後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在給自己積累名譽。”

 

懷揣這句樸素的信念,這一路走來,吳總從一名打工者變成了企業家,一路走來也換過幾家單位,他每到一個單位,總能得到領導同事的交口稱讚,甚至於後來他自主創業時,前東家甚至還動用自己的資源,幫他引薦客戶。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即便離職,他也會做好交接及帶人工作,不給東家添麻煩。

 

印象最深的一次離職,是他足足花了六個月的時間才妥善完成了交接工作。

 

04

尊重契約

獲得的將不隻是尊重

 

老吳當時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但他沒有這樣做,經過認真思考,他承諾領導,會把工作交接清楚並為公司培養出新人再離開。

 

老吳回去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將他手頭的崗位職責進行重新整理,將每個環節需要注意的事項全部列了出來,寫出了一份翔實的崗位說明書,至今依然保留在那家公司。

 

緊接著,他做了第二件事情,就是協助人事部招聘新人,並且不遺餘力培養新人,直到新人能夠獨立上手為止。

 

當老吳把交接情況及需要的時間告知新的單位,讓新單位做其他安排和打算,以免耽誤了新單位的用人計劃時,讓他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新單位的老板反而對他十分器重和信任。

 

有一天,老吳和老板無意中聊天的時候談及這件事情,老板拍著他的肩膀說:“你知道當初最打動我的地方是什麽嗎?就是你非常遵守契約精神。在我們那個年代裏,我們恪守職業承諾,做事認真負責。

 

現代的年輕人都太浮躁,不可否認,這裏麵有些人的能力很強也很聰明,但遺憾的是,做事完全沒有契約精神,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如此不值得信賴的人,又如何堪當重任呢?”

 

如今的老吳自己開了公司,成為了吳總。

 

在吳總看來,這個人是否具備契約精神,是比能力更為重要的品質,也決定了一個人能在職場中走多遠。

 

05

明確界限

重新拾起契約精神

 

毫無例外地,很多在職場中有所成就的人,都是遵守契約精神的典範。

 

那麽,作為90後的職場新人而言,該如何做才能建立起這份“契約精神”呢?

 

盡量明確契約內容

 

在工作場合下,有些契約是寫在紙麵上的,有些是流於口頭的,尤其對於口頭契約而言,你需要和對方進一步予以明確,以免產生理解偏差。

 

合理評估自己的實力,不要輕易承諾

 

在領導交代你承辦一件事情的時候,你需要明確對方的預期、交付的內容和期限、有沒有一些特殊的要求,等等,在評估自身時間及能力基礎上,要麽就不要承諾,一旦承諾最好能超出預期完成任務,這樣能給你的職場表現加分。

 

說話記得給自己留有餘地

 

比如領導安排你一件事情,問你什麽時候能辦好。

 

這個時候,比起“下午四點肯定沒問題”這樣的說法,“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五點前是可以交付給您的,如果臨時出現狀況無法交付,我會提前在三點鍾給您知會,便於您及時做調整和安排”這樣的答複則顯得更為穩妥和謹慎。

 

需要說明的是,每一代人都會被貼上某種負麵標簽,但這種標簽並不意味著每個人都適用,它會隨著90後群體的成長而逐漸消失。

 

正如電影《皮繩上的魂》所說的那句話一樣:“距離在腳上,道路在背上。”

 

而那些優秀的90後職場新人,也總能展現出與同齡人與眾不同的特質,他們恪守契約精神,果敢有擔當,成長速度非常快,剛開始是量變,到後來他們越跑越快,變成了很多90後望塵莫及的同齡人。

 

堪稱“猶太人的聖經”一書《塔木德》所言:

 

遵守契約,尊重契約,你獲得的將不隻是尊重。

 

而在職場中,缺乏契約精神的人,終將寸步難行。

這篇關於懂得及時止損的90後,混的都不會太差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職場勵誌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