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話言行有分寸有條理

Jan08

這是一篇有關於講話言行有分寸有條理的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講話言行有分寸有條理能幫助到您

講話言行有分寸有條理

      有的人說話,經常不掩飾自己的情緒,不管在什麽場合,也不問對象是誰、不考慮說話會引起什麽後果,心裏有什麽就說什麽,直來直去,結果無意中便得罪了人。在客客氣氣的社交談話中,直話直說是致命傷——別誤解,這不是在鼓勵說謊。這裏講的是一種高深藝術,一種和鬥牛相似的藝術。餐桌談話的高手能夠像鬥牛勇士一樣,揮灑自如地應付、閃避災難。
  有這樣一個善於閃躲質問的人,他的厚顏與本領令了解他的人都要大喊一聲“太妙了”。例如,有人問他:“你可曾讀過《堂吉訶德》?”他會回答:“最近不曾。”其實他根本沒讀過,然而誰會煞風景去破壞融洽的談話?
  另有一次,有人問他可曾讀過但丁《神曲》中的地獄篇,他回答:“英文本沒讀過。”旁人不禁肅然起敬。他這句百分之百的真話會讓人產生三種誤解:(1)他讀過這詩篇;(2)他精通14世紀的意大利文;(3)他是文學純粹主義者,不屑讀翻譯本。真高明。
  其實在社交談話中有很多訣竅,在這裏介紹給直來直去的人作為參考:
  1.尋找安全話題
  預備幾個有趣的題目,侃侃而談,但言辭須含糊,否則社交專家知道你是在瞎扯。不妨考慮以下幾項:
  (1)量子物理學
  就曖昧模糊而言,這題目是數一數二的,或許連愛因斯坦都會感覺緊張吃力。這個話題最重要的部分叫做“不確定性原理”。有位物理學家最愛以這世界的本質為題講些令人費解的話,看到周圍的人個個滿臉愕然、麵麵相覷,便忍不住偷笑。你也可以學他。
  (2)死海主卷
  幾十年來,隻有少數聖經學者能接觸到這些古代經文並加以研究。他們不讓別人看,也許是因為他們還沒琢磨出古卷中文字的真正意思。
  (3)某位不大出名的曆史人物
  你選的曆史人物不必有什麽精彩的秘聞逸事,然而如果你不想再聽某人喋喋不休地談論當今的國家領導人,這題目就很適合了。
  你可以說:“某某怎麽樣?”
  那人會頓時茫然,問道:“他怎麽樣?”
  “你剛才說的全部可以應用到某某身上,”你回答,“你看看他的遭遇。政客就是這樣的。”
  誰能反駁?
  不過要審慎的是:在此之前必須跟其他客人周旋一下,談些不相幹的話,摸清楚什麽題目不能碰。某人有一次大談“文化大革命”,談了20分鍾。殊不知,坐在他旁邊的那個人是屈指可數的中國史權威。
  2.用涵義廣泛的形容詞
  所用的形容詞最好能適用於幾乎任何方麵。
  如果有人要你對你毫無所知的某本書、某出舞台劇、某部電影或某首音樂發表意見,你應該說:“我喜歡他早期的作品,作風比較單純。”或者說:“我喜歡他後來的作品,比較成熟。”無論對方是否同意,都不能說你錯。
  3.講述一些曆久彌新的趣聞逸事
  你不必發表長篇大論也可以令人覺得你學問淵博。在節骨眼上講出一樁人所罕知的事,會使人深信你滿腹經綸。例如,你記住某某名作家的妻子是哪個富豪家族哪一房的正室或偏房的表親,然後再跟人家討論文學、商界動態、名人花絮或新聞的時候,裝做漫不經心地提起。
  4.發表別人無從駁斥的見解
  閑談中,難免會有人問你:“你認為如何?”
  你不想把真正的想法說出來,原因是你剛才沒有注意聽。其實你一直在想的是赴宴途中你汽車發出的怪聲,或者某部電影裏某演員叫什麽名字。不過,有三種答案適用於任何話題,而且不會引起異議:
  “那完全要看情況而定。”
  “不能一概而論。”
  “在某些地方,情況會受環境因素影響。”
  5.高明地搪塞躲避
  要是有個粗魯的人竭力想戳穿你的把戲,千萬別慌。你可以采納如下幾個對策:
  (1)含糊其辭。馬上用丹麥著名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所講的:“真理有大小之分。與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這篇關於講話言行有分寸有條理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事
相關的標簽:如何做人 講話言行有分寸有條理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