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眼前,先談後事

Jan08

這是一篇有關於不談眼前,先談後事的文章,由收集整理,希望不談眼前,先談後事能幫助到您

1944年6月,向德國法西斯的大反攻開始了。盟軍決定在諾曼底登陸,進攻日期定在6月6日。
  就在前幾天,英國首相丘吉爾突發奇想:諾曼底登陸將會是一場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戰役,要是能夠邀請國王一起乘著艦艇,隨同大部隊渡過英倫海峽,親眼目睹這場戰爭的壯觀場麵,那將是多麽激動人心和難得的人生經曆。
  盡管丘吉爾首相當時已經是一個極成熟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可在這個重要的曆史時刻,他卻似乎忘記了自己所肩負的重大責任,竟然真的向國王發出了邀請,準備一起觀戰。喬治六世國王本來就有與首相同樣的想法,丘吉爾的邀請正好合乎心意,便欣然表示同意。於是,英國最高層的兩位要人——國王與首相眼看就要一起去經曆一場生死難料的風險了。
  就在快要成行的時候,國王的私人秘書阿南·拉西勒斯聽說了此事,不由驚駭不已。他非常清楚這次登陸戰役的風險性,雖說是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相對還算比較安全,但誰敢擔保“萬一”的事不會發生呢?如果發生意外,國家利益將會如何?
  於是,阿南秘書一刻也不敢耽誤,火速去麵見國王。但他知道國王正在興頭上,如要正麵直接地勸阻,恐怕也難以效奏。好在這位阿南先生是一位經驗豐富、聰明能幹的秘書,他太了解國王了,知道用什麽辦法來阻攔國王。他是這樣對國王說的:
  “尊敬的陛下,我隻是想知道,您在此次行動之前,對伊麗莎白公主還有何吩咐?萬一陛下同首相同時陣亡了,王位將會由誰來繼承?首相的候選人是誰?”
  這一番話使國王頓時醒悟,他立即意識到自己同首相的想法確實太草率。於是立刻給丘吉爾寫信,宣布撤銷行動,並勸丘吉爾也不要去冒險。他說,雖然自己很希望能像古代國王那樣,親自率領軍隊進人戰鬥,但作為當代的英國國王,還應以國家利益為重。丘吉爾接受了國王的勸告,馬上取消了渡海觀戰的計劃。
  從認知的角度看,一個人一旦形成了某一穩定的觀念,據此觀念作出了一種明確的決斷,無論這決斷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總能找到一些理由來為自己撐腰。在這種情形下要他自願放棄產生決斷的觀念,必將遇到極大的阻力。隻有首先擊垮對方業已成型的認知屏障,使其無法找到足夠的有說服力的理由為其原有的觀念辯解,並且指明如果一意孤行,將會產生什麽後果,這樣就能使其自願放棄原來的錯誤想法。
  阿南秘書正是知道直言相勸不可能有結果,因為國王和首相正在興頭上,於是他采用“後事如何辦理”這個極端的問題來震動國王,從而阻止了一次不必要的冒險行動。

這篇關於不談眼前,先談後事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事
相關的標簽:如何做人 不談眼前 先談後事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