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修養的處世學問

Jan08
脾氣修養的處世學問

  失敗有多種,其中一種就是因為控製不了自己的脾氣,意氣用事而導致的失敗。這種失敗,就是“脾氣敗”。

  香港德隆公司的銷售經理阿江因商品市場判斷失誤,給公司造成了1000萬美元損失。羞愧懊悔的阿江隨即向董事長提出辭職,以示謝罪。

  如果你是德隆公司的董事長,你會怎樣處理此事?

  或許你大度,或許你睿智,但我敢說大多數普通人會火冒三丈,嚴厲指責阿江的過失,並做出開除阿江的決定。這樣做有什麽好處呢?或許能收到殺一儆百的效果,或許能削弱你心中的忿忿之氣,但這樣做的結局於事無補,因為損失已成定局不能挽回。

  德隆公司的董事長解世龍當著阿江的麵把辭職信一撕兩半,扔進了垃圾桶,並笑著對他說:“你在開什麽玩笑?公司剛剛在你身上花了1000萬美元的培訓費,你不把它掙回來就別想離開。”

  阿江聞聽此言,大出意外,立即化羞愧為奮發,變壓力為動力,在隨後的一年時間內,為公司創造了遠遠多於1000萬美元的利潤。

  解世龍是明智的人。麵對下屬的失誤,他既看到了公司的損失,也看到了事業發展的潛力。明智的解世龍壓住自己的壞情緒,用思想工作來挖掘這種潛力。

  如果說解世龍是轉敗為勝,那麽意氣用事的那些人便是一敗再敗。這種失敗,說到底就是“脾氣敗”。如何避免“脾氣敗”是一門處世學問。

  一個人在心瀾難平,或者怒濤洶湧時,是很難做出理性的判斷,采取明智的行動的,這就造成了“脾氣敗”。

  富蘭克林也說:“事情常常從憤怒開始,以羞辱結束。”人之心理就像一麵湖水。波浪起伏的水麵,無法映出任何相貌,但是靜止的水,卻猶如一麵鏡子,不但能映出周圍的高山、樹林,甚至連天空中飄動的浮雲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如何保持心靜如水,是一種極高的修養,這種修養會使一個人時刻避免“脾氣敗”,從而踏平坎坷,消除災禍,轉敗為勝,走向輝煌。

這篇關於脾氣修養的處世學問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為人處事
相關的標簽:修養 處世 為人 脾氣修養的處世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