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愚笨與誠信

Jan08

聰明,愚笨與誠信,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聰明,愚笨與誠信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先講一個故事。

  農民老王的兒子要上大學,家裏老伴正好大病一場,一輩子的積蓄基本用完了。承包的糧田還沒到收獲的季節,兒子幾千元的學費讓老王犯愁了。老王想,弟弟近幾年做生意,家裏麵貌大變,平時兄弟間關係不錯,借點錢應急應該沒問題吧!

  老王硬著頭皮來到了弟弟家,囁嚅著說明了來意。弟弟很熱情地招待著老王,未了歎口氣對老王說:“太不湊巧了,剛進了一批貨,手裏的現錢一時半會也周轉不過來。”老王一臉的沮喪地從弟弟家裏晃了出來。

  第二天一大早,弟弟就敲開了老王家的門。他把一遝錢塞到了老王手裏,一臉誠懇:“哥哥有難,我不能坐視不管。這是我想法弄來的六千元錢,先拿去用吧!”老王夫婦感動得一塌糊塗。

  晚上老王拎著捕到的幾條魚到弟弟家去拜謝,在門口,聽到弟弟對弟媳說:“早上借給了哥六千元,哥嫂感動得人都呆了。借錢是有藝術的,我昨晚拒絕了,讓他陷入絕望中睡不好覺,今天一早突然出現並把錢借給了他,跟他說想盡了辦法,……”

  我感歎老王弟弟的聰明,把借錢這件事徹底商業化了,使收獲的感激如同利潤一樣最大化,天才的商業頭腦,可謂無處不用心計。但這“聰明”能引以為榮嗎?這樣的心計也隻能在背後偷偷地竊喜。這樣的“聰明”能長久“獲利”嗎?這樣的心計能屢獲成功嗎?把誠實拋棄,聰明就會變為奸詐,這時的“聰明”隻能存在於陰暗之下,這時的“聰明”就變為可恥的了。“聰明”的伎倆終究會被識破,可恥的心術最終會遭人唾棄。

  再講一個故事。

  宋朝時建昌南城。近年關,商人陳策的生意火一樣旺。趙府管家來買絲綢與銀器。陳策跟管家說,絲綢沒貨了。管家詰問:不對呀,不久前還看過你庫房裏的絲綢,難道是別人預訂了?

  陳策說,庫房裏是有些絲綢,但放得時間長了,經緯有些腐了,受不得力。聽說府上千金大喜,怎麽能賣給你們呢?

  陳策搬出銀器,說,這些是人家抵賬的貨,不知道是真是假。說著,將銀器一件件投到櫃台裏的火盆中,說,我給你驗驗。

  如果按照老王弟弟的商業頭腦,絲綢先賣了再說,放在庫房裏損失會越來越大;銀器管他是真是假,保證利潤是首要的。陳策做生意,與老王弟弟的心計相比有些愚笨的味了。但這笨,是一種誠實。誠實是商人最寶貴的財富,有了這樣的誠實,才能獲取他人的信任,有了他人的信任,生意才會做得長久。相比老王弟弟的聰明,在某些方麵,陳策當前能獲取的利潤會少許多,或者會有損失,但從長遠看,因為陳策的誠實守信,他保證了鋪子的最高信譽度,他的生意能源源不斷,愚笨在此時就是極大的精明,“愚笨”保證了生存與發展。

  上麵兩個故事,聰明與愚笨。我們青年該怎樣看待呢?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德失。

  我們如果沒有正確的榮辱觀,就會因為利欲熏心而迷失心智,像老王的弟弟一樣,因一時的小聰明而洋洋得意,殊不知老王在充滿感激的無意中發現了弟弟的小聰明。可以肯定,老王會把所有的感激收回的,聰明反被聰明誤。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塊明鏡,千萬不要讓心境變成哈哈境,美醜不分,是非顛倒,善惡模糊,不知榮辱。陳策誠實守信的故事發生在千年之前,這樣的故事,作為一種典範,被流傳,被傳誦。誠實守信作為人的優良品性,自古以來就被作為傳統的社會道德標準。今天,當我們麵臨誠信的缺失時,當有些人在生活中以奸詐為榮時,我們再拾起往昔的故事,回味過去反思現在:隻有自身的誠實守信才能換取他人的信任;隻有誠實守信,才會擁有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千百年來,這是不變的社會生活準則。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日新月異,人民物質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斷地提升。中國人的錢包鼓起來了,可人們也發現,在物質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人的精神空虛了,社會道德水平下降了。傳統的社會道德被顛覆,社會上存在著很嚴重的拜金主義,一切以金錢為衡量標準,見利忘義,拋棄誠實守信,以至於利欲熏心之後喪失道德原則,迷失自我。

  誠信者自明,奸詐者自愚,聰明與愚笨是相對的,自以為的“聰明”事實上往往就是愚笨,看似“愚笨”其實包容著聰明。在是非麵前,我們不能顛倒、混淆、錯位道德榮辱觀。要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這篇關於聰明,愚笨與誠信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人生哲理
相關的標簽:聰明 愚笨與誠信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