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朋友,但曾同行

Jan08

初到廣州,我受聘於一家台灣老板開的公司,任管理部主任。管理部另一位主任是林小姐,一個非常年輕的女孩。我負責業務,她負責行政,林小姐看上去20歲左右,矮矮的個兒,臉上卻有一種與年齡不相稱的嚴肅與沉穩。
  第一天上班,我笑著請這位合作者多多指點,並說:“希望我們能成為朋友。”“這裏沒有朋友。”她冷漠而平靜地說,“在公司裏隻有上司和下屬,沒有朋友。”
  這話雖然不錯,可是話語裏冰冷的意味令人很不舒服。當老板讓林小姐將工作移交給我時,她臉色很陰沉。剛剛走出國有企業來到南方的我第一次感到了競爭的壓力。好在我很快適應了這裏繁重的工作和嚴格的管理。我的熱情很快贏得了同事們的好感,雖然大家上班時必須稱“先生”、“小姐”,但私下裏通常按廣東人習慣在名字前加個“阿”字,我也成了“阿梅”。但是有一個例外:林小姐在任何時候隻是“林小姐”——她被稱為老板安插的“奸細”,所有人都對她敬而遠之。
  林小姐在執行老板的命令時,真是一絲不苟,上班遲到哪怕幾秒種,她也毫不客氣地請你在罰款單上簽字。我和她雖然比鄰而坐,卻像兩條跑道上的運動員,互不幹擾又要暗暗較量。
  公司有一條規定,上班時間不準打私人電話,接聽電話不能超過3分鍾,而老板在時,別說3分鍾,最好一個字也別說。有一天林小姐接到她父親的長途電話,我從未見她如此興奮,一臉的嬌憨與平時大相徑庭。正說著,老板走了進來,林小姐愣在那裏,拿聽筒的手微微有些抖,卻沒有放下。我知道她一定舍不得掛斷父親的電話,於是我以最快的速度抓起剛寫好的計劃書,迎上老板,說要請示幾個問題。等我從老板那裏回來時,林小姐正望著已擱上的電話聽筒發呆,眼裏仍流露出笑意:“出來兩年了,我真想回家看看。”這是她第一次對我說工作以外的話。我告訴她我懂得千裏之外家人的聲音意味著什麽,並故意說:“在外麵大家都不容易,能幫忙是應該的。”
  “我知道大家都恨我,”她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和你不一樣,梅小姐,你上過大學,到哪裏都行,可我隻有高中畢業,又不漂亮,18歲出來打工,從一個打雜的到今天這個位置,你不知道有多難……哪怕沒有一個朋友,我也不能失去這份工作。”最後一句,她幾乎是喃喃自語,眼裏分明有淚花閃動。
  老板回台灣度假前,吩咐印製一批業務用紙,並限定了價格,因為涉及業務用紙,所以由我和林小姐一起負責。老板走後,我們發現如果按這個價格印,紙的質量會很差,業務員也反映這種紙書寫困難,客戶有意見。但老板是個苛刻的人,林小姐堅持說不能違背他的意願,接連幾天打電話,談了一家又一家印刷廠。眼看就要影響業務進度,我就自作主張選擇了一家廠,雖然價格比老板規定的高了0.5分,但質量合乎要求。老板回來那天上午,我正好外出辦事,下午走進辦公室,就發現氣氛凝重,每個人都神情嚴肅地埋頭做事,而林小姐則趴在桌子上,肩膀一抽一抽的。一問,原來老板查詢了這批紙,質量很滿意,可一問價格頓時大發雷霆,他不容任何人解釋,隻問是誰的主意。林小姐說是她決定的,被老板叫去訓了良久,一回來就趴在那裏哭。我一聽火了,轉身要去找老板,被幾個人攔住了。
  “梅小姐,”林小姐抬起頭,說,“別去了,你若和他吵起來,大家都沒好日子過。”“可這不是你的錯啊!”我領教過老板傷人自尊的訓斥,看著她紅腫的雙眼,我心裏很難過
  “我也同意了的。”她搖搖頭,黯然道,“反正沒有炒我,罵了就罵了。”這時,大家紛紛圍過來安慰她,一致痛罵老板的蠻橫,麵對眾人真誠的目光,林小姐含淚笑了。
  不久以後,我終於在和老板的一次爭執中憤而辭職,臨走,幾乎所有人都過來互道珍重——相處久了,彼此間有一種共患難的依戀之情,惟有林小姐埋頭於大堆文件中。我和她都知道,老板最忌諱在職人員與離職人員接觸。
  可當我走出酒店大門時,林小姐卻匆匆追來,遞給我一張卡片:“梅小姐,這家公司裏有我的同鄉,你聯係試試,或許有適合的工作。雖然我們不是朋友,可是……保重。”
  望著她匆匆離去的背影,我在心裏默默地感謝她,並祝她好運。我們不是朋友,可畢竟我們曾同行,20歲的年華,再冷漠的心靈也有真情的流露——在孤獨漫長的旅程中,這種真情不僅令人難忘,令人感懷,也是人生最好的慰藉!

這篇關於我們不是朋友,但曾同行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8日,歸檔到目錄人生隨筆
相關的標簽:我們 不是 朋友 曾同行 同行 廣州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