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拍腦袋拍著偽機會

Jan06
  過去的20年,中國快速增長的商業環境孕育了一大批創業者。這些人大部分有著敏感的商業嗅覺,“膽識”往往在他們的創業過程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即使他們在創業之初沒做任何的市場調查,也不具有運作公司的經驗>,隻要有足夠的衝勁和韌性,就有相當大的可能。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成熟度的提高,多年積存下來的市場空白點已經被逐漸填補,而強度卻在不斷加大。靠“拍腦袋”而獲得的創業機會顯然已經越來越少,此時的創業者一旦拍錯了腦袋,再想如前輩們那樣靠堅持修得正果的可能性已經變得小之又小。對於市場、對於自身優勢、對於行業發展的理性思考對如今的創業者來說愈發顯得重要。

  Copy的陷阱Copy(複製)這個詞在電子信息化時代是一個出現頻次越來越高的名詞,對於創業者來說,如果不知道最開始如何做,從國外(特別是美國)copy現成的商業模式,無疑是一條創業捷徑。美國有yahoo、中國就有sohu;美國有eBay,中國就出現淘寶,美國有Google,國內就馬上有了漢化版的百度。

  在美國,有人創辦了一種網上交友的網站,其理論基礎是所謂的“六度分隔理論”,也就是地球上的任何兩個人可以通過6個人中間聯係後拉上關係。這種網站在美國矽穀曾經獲得熱捧,並且在網絡交友、相親方麵大顯身手,據說還真掙了不少媒人費。於是有人就把這種模式引入了中國,然而由於缺乏完善的個人信用體係,中國的網上收費顯然要比美國困難得多,更何況中國年輕的網民已經習慣了QQ等免費工具,更何況中國人的交友習慣與大洋彼岸的美國人相差又何止千裏。

  如何讓自己的選擇更理性

  如此眾多看似合理的“偽機會”和“偽模式”擺在麵前,如何讓自己的選擇更理性?

  清華博眾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醫藥保健品生產商,該公司從成立開始,力度最大的並不是研發生產費用,而是交給各個谘詢公司研究市場的費用,找對市場最熟悉的個人來做“外腦”。公司總魯長征說“有些領域你自己不清楚的時候,你要想想,這個領域到底誰會最清楚。誰最清楚,你去找他。一個企業自己的能力有限,有些時候你看不清,但是你必須知道,這個時候誰能夠看得清。” 這篇關於創業:拍腦袋拍著偽機會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創業必看
相關的標簽:機會 創業 自己 創業者 競爭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