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靈選集讀後感

Jan06

《柯靈選集》讀後感,由整理,希望有關於《柯靈選集》讀後感的文章,《柯靈選集》讀後感能對您有所幫助!

更多相關作文>>
讀《柯靈選集》

柯靈同誌要我為《現代作家選集》裏的《柯靈選集》寫序文。他不嫌“佛頭著穢”,我卻不敢冒狂妄之譏,所以擅改題目,寫一篇讀後心得,表達我的欣賞。   和柯靈同誌略有交往的人,都會感到他和善誠摯。如果無緣和他深交熟識,讀了他的文章,就能看出他的和善誠摯不同一般。他和善,因為處處把自己融和在人民群眾之間。他誠摯,因為抱有堅定的信念,指引他為國為民,忠貞不渝。用他自己的話說,“人民有不可違拗的意誌”,所以他的和善會變成勇猛。而他對自己信念的誠摯,使他在艱苦中也不灰心喪誌,能變方換法,為他信奉的理想奮鬥。這樣的人,聰明不外露而含蘊在內,他並不光芒射人,卻能照見別人所看不到的地方。選集所收的散文、雜文、小說、理論,都顯露出這樣一位作者。   且看他的散文吧。有幾篇寫情寫景,情景交融,很有詩意。可是作者並不像杜少陵那樣“此身飲罷無歸處,獨立蒼茫自詠詩”,或陸放翁那樣“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露出詩人自我欣賞的姿態。他著眼的是潯陽江上夜航謳歌的舟子,為全家老少饑寒溫飽或憂或喜的打魚人,傍岸的采菱婦女,或頂風逆浪向暴力拚鬥的孤舟。水鄉渡口,他看到的是沉默的擺渡老人和來往渡客。田間春天的田園裏,他記起童年,想到鄉民翻泥鋤草時短暫的美夢。他懷念遺事,帶些惆悵迷惘之感,可是並非留連過去,而是要衝破陳舊,另開新局。逗留在他記憶裏的是那些碌碌終身、默默無聞的藝術家,或筵前賣笑的妓女,戲院裏賣糖的孩子。《團園》裏為了救“光腳丫”而成為殘廢的“小先生”笑得多麽甜蜜!《紅淚》裏受欺壓的“小東西”流下的眼淚多麽辛酸!跳樓自殺的工人為他發泄了義憤,而抗戰結束,一名沉水自殺的日軍又為他留下悲憫、驚懼等等複雜的情緒。這都是作者把自己融和在群眾中的感受。   他悼念的革命誌士,都謙和誠懇,拙於言辭而勇於犧牲性命。他欽佩的翻譯家一生耿直勤奮。他心儀的“老水手”,經曆了驚風險浪;依然揚帆前進,更教人油然起“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企慕。這些文章裏都充滿了作者堅守不渝的信念。   雜文一組是憂時憤世之作,寫出上海淪陷時期的人間地獄,以及在裏麵鬼混的奴才小醜等。但作者總不忘自己是一名戰士,絕不麵對殘暴的鎮壓而回避鬥爭,他敢於打破窒息人的恐怖氣氛,發一聲喊:“我要抗議,我要控訴!”   有人說,柯靈的小說似散文。這大概因為他寫得親切自然,好像隨筆記下些身經目擊的事,產生一種真實感,叫人忘了那是小說。他的評論文章不作隨聲附和的判斷,而有獨到的見地,並流露出他從不賣弄的豐富學識。他是下苦功夫自學成家的,有自發的興趣,有自辟的道路,基礎深厚而結合實際,所以自有膽識。   單從這個集子裏選收的文章,就可見作者多才多藝。柯靈同誌慣愛抹去自我,深藏若虛,可是他抹不掉自己的才華。隨著鬥爭的需要或生活的逼迫,他的創作層出不窮,而他的文筆對任何形式都得心應手:描摹景物,點染得宜;抒寫情感,熨貼入微;敘述故事,生動傳神。《柯靈散文選》自序裏說,希望煉就“靈動皎潔、清光照人”的文格。讀他的文章而能見到他的為人,不就因為他筆下“靈動皎潔、清光照人”嗎? 一九八四年七月  

這篇文章來源初中作文,我也要發表作文

這篇關於柯靈選集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6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柯靈 選集 讀後感 柯靈選集 讀後感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