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傅雷家書心得體會1500字

Jan05

讀《傅雷家書》心得體會1500字,由收集,希望有關於讀《傅雷家書》心得體會1500字的這篇文章讀《傅雷家書》心得體會1500字能對您有所幫助!


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類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近一時期我被《傅雷家書》深深吸引,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著,聆聽著,用心銘記著,同時使我對生活增添了新的感受和思考。
每個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體會過父母的慈愛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不是老師的教導,不是長者的叮囑,而是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是不同於我的父母的關愛,卻不失被細心嗬護的感覺,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 這是一部充滿著父母之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每個做父母的都深愛自己的子女,這是一種自然規律。盼子成材,望子成龍,更是所有父母的宿願。然而如何教育子女?子女怎樣才能成材?一直是困惑所有父母的課題。《傅雷家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很發人深省的啟示。 父親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年輕時甚至有些暴燥,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端莊賢淑,又溫厚善良的東方女性。夫婦二人作為中國人的典範,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兩個兒子成材,大兒子傅聰成為著名的鋼琴大師,小兒子傅敏成為英語特級教師。 做為父親,傅雷非常嚴厲,甚至有些“殘酷”,但他完完全全盡到了做父親的責任。盡管傅雷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他時刻沒有忘記做父親的責任。孩子從小到大,無論在身邊還是相隔天涯,他都完完全全承擔起了父親的一份責任。當四十年代初在上海被日本包圍成孤島時,他不讓孩子在外念書,甚至反對孩子上街頭遊玩,他把孩子關在家中,而且發現在傅聰幼小的身心中,有培養成為音樂工作者的素質,便首先在家中,圍繞著音樂教育這個中心,他親自編製教材,給孩子製定功課。對待幼小的孩子,正如他對自己、對別人、對工作、對生活那樣,嚴肅認真,一絲不苟,親自督促,嚴格執行,並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規定孩子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麽,吃什麽,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進餐,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邊的姿勢,是否防礙了同席的人,飯菜咀嚼,是否發出喪失禮貌的聲音。甚至因傅聰不愛吃青菜,專揀肉食,又不聽父親的警告,就罰他隻吃白飯,不許吃菜。這些在我們看來,很是“殘酷”,但是大器之成,有待雕琢。正是這樣嚴格的家教,才造就了孩子不俗的一生,並給千千萬萬的父母留下了一麵寶鏡,照一照我們給了孩子一些什麽?為了孩子我們自己怎樣做事做人?
做為父親,傅雷即可親又可敬,尤如心心相印的朋友。傅雷對待孩子除了嚴肅、嚴厲外,又不失細致入微的關懷、體貼與溫馨。在孩子經受痛苦時,傅雷鼓勵孩子說:“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不經曆尖銳的痛苦的人,不會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在孩子事業方麵遇到挫折時,他鼓勵孩子要有更誠摯的心,“得失成敗盡置之度外,隻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為了指導兒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學習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堅強的信心,克製一切的煩惱,他說“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隻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誡兒子“人總得常常強迫自己,不強迫就解決不了問題,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緊時間”。“做事要科學化,要徹底”;“在外麵世界均勿難為情,被人家隨便多留,才能不打亂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習慣,就等於修改自己的意識與性情”。“身外之名,隻是為社會上一般人所追求,對個人本身的渺小與偉大卻沒有相幹。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們不因該受羈於貪念和欲望”。當孩子成年後,麵對感情的選擇,他竟也不失時機的幫助:“要找一個雙方缺點各自都能各自認識,各自承認,願意逐漸改,同時能彼此容忍的伴侶(這一點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侶,也得用理智考慮,勿被感情蒙蔽。”而當孩子們成家後,他又叮囑“切勿錢在手頭,撒漫使花,越是輕視物質,越需要控製物質”。……隨處讀來,有反複叮嚀,有溫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連點重重的著重號,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些如細流般溫潤人心的句句話語,難道隻是一般父母意義上的嘮叨,這是千年修來的福氣。翻動著每一頁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總能被染的金燦燦的。想到我們這些做父母的身上正是缺少這樣東西。我們應該學會與孩子朋友式地相處。 這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與人格修養的讀物。傅雷的藝術造詣極為深厚,對無論古今中外的文學、繪畫、音樂的各個領域,都有極淵博的知識。他曾經有誌於美學及藝術史論的著述,卻終於遺憾地不能實現,但在他的兒子身上得以實現。我覺得,這其中移傳基因是一方麵,主要的是得益於父親對孩子的嚴傳身教和細致入微的(書信)交流。更主要的還是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對做人的高標準。傅雷在注重培育兒子的藝術才能的同時,十分重視教育兒子如何做人。他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傅雷對藝術的理解十分深刻,站在人格的高度上看藝術,他說: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而所謂“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體而微小的,這不隻是一個願望,一個口號。它大到對世界對人類對祖國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小到對自己事業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甚至具體到了一個樂段的處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於兒子的言談舉止也都一一告誡“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我印象深刻,頗有感言。甚至傅雷夫妻的人生的句號中,就用“人”字結束了,一切美好的回憶不願讓自己屈辱,不願再讓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們寧肯拋棄自己而獲一個解脫,來完成人的詮釋。「 1」 「 2」 這篇關於讀傅雷家書心得體會1500字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讀《傅雷家書》心得體會1500字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