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藍色巨人傳奇

Jan05

IBM藍色巨人傳奇,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IBM藍色巨人傳奇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IBM藍色巨人傳奇

今天,“IBM”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藍色巨人,走過20世紀90年代的網絡低迷,如今的它又重新煥發了光彩。多少人在使用IBM的家用電腦,已經數不清了,作為計算機業的龍頭老大,回溯曆史,從一個生產磅秤、切肉機的小公司到今天的跨國電腦公司,其中的路程不可謂不艱難!這裏麵有好幾代人的努力,但首先應該感謝一個人,那就是托馬斯·約翰·沃森“IBM”的創始人,也就是我們都尊敬的“計算機之父”。

  在忍耐和辱罵中成長

  托馬斯·約翰·沃森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1874年2月17日,他生於美國紐約州北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父親是來自英國的移民,靠伐木和種地謀生。雖然家境貧苦,但他們始終對生活有種樂觀的態度,相信隻要努力,就會有回報。

  沃森就是在這樣的家庭長大的,從父母的身上,他繼承了美國農民許多優秀品質:正直、踏實、認真、樂觀、崇尚個人奮鬥。

  因為家裏窮,當時教育還不是很普及,所以沃森沒有上過幾天學,並且為了減輕父母負擔,他17歲就開始進入社會。替一家五金店老板走街串巷推銷縫紉機成為他第一份工作。而在當時,推銷並不被多少人看得起,因此小沃森受到了很多白眼,但正是推銷的經曆鍛煉了他,後來沃森在談到自己早年的辛苦,也說:“一切始於銷售,若沒有銷售就沒有美國的商業。”

  剛開始,他對老板付給他每星期12美元的工資還挺滿意。後來,他從另一個推銷員那裏得知,他實際上被老板耍了,因為其他推銷員通常拿的是傭金,而不是工資,如果按傭金計算,他每個星期應得65美元。於是他憤而辭職,從此,他找工作再也沒有同意過“死工資”的報酬方式。

  1895年10月,困境中的沃森把謀生的目光投向“全國現金出納機公司”,因為這裏月薪平均400美元,收入可觀。而老板帕特森是當時有名的“推銷天才”,在他手下,很多質樸勤奮的青年成長為一流的推銷人才。

  他去拜訪公司分所經理蘭奇先生,結果被拒絕了,但是無論被怎麽打擊,沃森總是以微笑來麵對蘭奇。被他的韌力打動,蘭奇決定給沃森一個機會,試用他。但是第一次推銷的經曆卻是慘敗的,沃森遭到了蘭奇的百般責罵和斥責,被罵得不知所措、麵紅耳赤,羞憤難忍。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拂袖而去,但沃森在羞辱中表現出驚人的忍耐,在絕對服從中去學習。因為這就是推銷的職業訓練。

  蘭奇是帕特森的優秀學徒,而沃森則成了最好的再傳弟子。從蘭奇那裏,沃森學到了很多,以後在IBM,沃森還經常對下屬們介紹蘭奇怎樣用實例去推銷產品,推銷自我。事實上,比起老師來,沃森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年之後,他成為東部最成功的推銷員,25歲時,他取代了蘭奇的位置。1899年,沃森被提升為分公司經理。到1910年,他已經成為公司中僅次於帕特森的第二號人物。但在那以後,厄運又一次向他襲來。

  帕特森是個專橫粗暴的人,他用優厚待遇來換取雇員的忠誠和服從。然而他也是個多疑的人,當總經理查爾摩斯忍無可忍對他進行反抗時,他立即解雇了他,讓沃森取代之。所以沃森在公司裏也是戰戰兢兢的,帕特森在,他就非常緊張,如果老板不在,他就能發揮自如。1909年,在查爾摩斯的協助下,州法院以壟斷罪起訴了國民收款機公司。最後,沃森獲得了保釋,而帕特森入獄一年。

  就在這段灰暗的日子裏,沃森遇到了自己的終生伴侶珍妮特,用自己的技巧贏得了“平生最成功的推銷”。沒過多久,兒子出生了,正在沃森最高興的時刻,生性多疑的帕特森卻認為沃森暗自培植親信,拉幫結派,盡管沃森努力為自己申辯,但毫無結果,無奈於次年4月憤而辭職。他立誓報仇,走出公司辦公大廈時轉身對一個朋友說:“這裏的全部大樓都是我協助籌建的。現在我要去另外創一個企業,一定要比帕特森的還要大!”

  然而,重新創業又談何容易。雖然帕特森給他一筆5萬美元的分手費,但沃森失去了生活保障,丟了飯碗,年齡也快40歲了。他隻好帶著新婚不久的妻子和一個嗷嗷待哺的兒子,去紐約闖蕩。

  40歲的創業

  40歲的年齡,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早過了創業的年齡,但沃森不這麽想,他對自己有信心,認為潛力還遠遠沒發揮出來,潛意識裏,他認為自己可以幹出一番大事業。

  兩個月後,沃森遇上了IBM前身的奠基者弗林特。弗林特是華爾街最紅火的金融家,號稱“信托大王”。他對沃森的才幹早有所聞,旋即聘任他為計算製表記錄公司的經理。這家弗林特屬下的公司,主要生產天平、磅秤、計時鍾和製表機等。由於前任在經營方麵不得要領,成立不到三年已是負債累累、瀕臨破產。沃森之所以對這家公司感興趣,主要看中它的產品。他認為計時鍾、製表機等都是辦公自動化的工具,具有廣闊的商業前景。

  最初,因為沃森曾經被定過罪,董事們隻讓他當一個小小的經理,但精明的沃森除了要得一份體麵的薪水外,還要求能夠得到利潤的一定比例作為獎勵。而董事們急於扭虧。對沃森的要求一一答應,但是大家在心裏是看不起他的。公司裏沃森是孤立的,隻有弗林特一個人支持他。從1914年到1924年,沃森就這樣忍辱負重地一直工作著,發揮了當初死纏爛打當上推銷員的精神,用自己的成績說服眾人對他的歧視。

  沃森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向銀行借貸5萬美元。用於產品研發。當銀行對公司的償債能力提出質疑時。他解釋說?“負債隻說明過去。而這筆貸款是為了未來。”這句沃森一生中最偉大的推銷詞打動了銀行官員,於是他順利借得款項。在度過最初的艱難時刻後。公司業績開始迅速上升。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製表機需求量激增。幾乎每一家大保險公司和鐵路公司都用上了計算製表記錄公司生產的霍勒利斯製表機。不久,政府部門也采用了。沃森適時地推出新型的打印製表組合機,更是受到廣大客戶的,定貨單堆得老高,產品供不應求。1919年,公司的銷售額高達1300萬美元,利潤也升至210萬美元。1924年2月,已經身為公司總經理的沃森決定將公司更名為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簡稱IBM。是年,沃森剛滿50歲。從此,他抹去了同任何人有關聯的最後痕跡,開始了自己與IBM融為一體的後32年生涯。

  30年代初,IBM開始打入打字機行業,生產打字機、打孔卡片,以及打孔機、分類機、會計計算機等係列產品,並推出電動打字機、字母製表機等新產品。到30年代末,IBM公司的銷售額增長到3950萬美元,其利潤達到910萬美元,竟超過其他4家同類型大公司的總和,一躍而成為全美最大的商用機器公司。

  這時的托馬斯·沃森不知道,未來的世界將由數字掌控,他生產的打孔機正暗示著未來世界的趨勢,他也不知道自己公司生產出來的計算機是多麽重要,將怎樣改變世界。這個超級推銷員坦誠自己不喜歡美酒與姑娘,隻是喜歡“雇傭推銷員”。而30年代IBM的成功就是靠這些經過沃森專門培訓的推銷員。

  大戰結束後,計算機市場初露端倪,IBM充當先鋒,率先攻占計算機市場。雖然沃森沒上過大學,沒有任何技術背景,但長時間的市場經營鍛煉出他敏銳的直覺,如果沒有沃森,可能會出現完全不同的計算機一種運算的工具而不是技術。所以,他才被人稱為“計算機之父”,而真正的計算機事業是在他的後代手裏蓬勃發展起來的。

  早在1933年,IBM就曾為哥倫比亞大學設計了一種高速運算器,1937年,哈佛大學的計算機專家艾肯博士建議沃森綜合幾種機器,造出更快的運算器,為此沃森撥款50萬美元,曆時6年之久,研製出世界上第一台自動順序控製計算機,名為“馬克1號”,每秒鍾可以進行3次計算。1946年,IBM又推出第一台電子計算器,1948年,又推出一台部分電子部分電機的數字計算機,這台機器安裝在IBM紐約總部,直接向參觀者進行實際操作表演。IBM開始涉足電子計算機領域,但還不能說IBM在電子技術和計算機工業技術方麵的真正崛起。

  當時在業界內出名的是雷明頓—蘭德公司,這是兩個專業研究人員成立的,1946年,他們成功地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命名為“埃尼亞克”,計算速度比IBM的快了太多。麵對如此強大的競爭對手,IBM是發展前景莫測的電子計算機,還是繼續經營收益可觀的打孔卡機?IBM內部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以老沃森為首的一派認為,盡管計算機能夠解決所有重要的科學計算問題,但是價格昂貴,幾乎沒有人肯出資買這樣一台機器,況且計算機的前途是很渺茫的,用途不是很廣。老沃森的兒子小托馬斯·沃森卻不以為然,他深信到一定時候,計算機將具有巨大的市場,父子倆之間時常因此而爭論不休。

  正在這時,市場傳來了反饋意見:打孔卡計數器出現嚴重滯銷。麵對現實,沃森意識到,先進的電子計算機時代已經到來,是自己讓賢的時候了。1949年,IBM總裁正式任命兒子小沃森為執行副總裁,放手讓年輕人去幹新興行業。

  1956年,剛剛完成權力交接的沃森因為心髒病去世了。而1955年是他生命中最完美的一年,公司收益7億美元,幾乎是戰後1946年的6倍,進入80年代之後,IBM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公司。

  IBM精神

  盡管沃森離開了人世,但他所創立的IBM精神至今還在公司裏發揚光大。

  這種精神是他剛進當時的計算製表記錄公司製訂的,當時公司有1200名雇員,由於內部風氣不良,員工之間不團結,許多老工作人員更是喜歡欺壓新來者。針對這一弊端,沃森提出三條要求:第一必須尊重每一個人;第二必須為用戶提供盡可能好的服務;第三必須創造最優秀、最出色的成績。這些措施,極大地激勵了全體員工團結向上的積極性。

  也許在今天。類似的口號經過無數的重複已成了空洞的濫調。但在大半個世紀前,它的 確起到了凝聚人心、激勵士氣的作用。沃森也並不隻是說說而已,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對員工的愛護,深諳“精神物質兩手都要硬”的他在IBM首創了終身雇傭製。消除了後顧之憂的員工樂於為公司盡心盡力。沃森開創式地在廠區附近建立了一個鄉村俱樂部。包括兩個高爾夫球場和一個射擊場。任何IBM的職工一年隻需交納一元會費就可以參加和使用。

  沃森的管理學算不上深奧,但真正落實起來卻不簡單。能夠把平直的管理理念付諸實施,正是他的過人之處。半個世紀後的80年代。美國人為探求在與日本企業競爭中節節敗退的原因,曾組織業界和學界人士赴日本去學習所謂日本式的管理。卻愕然發現日本人的管理經驗原來完全來自IBM的沃森。想來當時他們的心情一定十分困惑和驚喜。

  在沃森的身上,****和和藹同時並存,他對女職工和藹可親,盡量滿足她們的要求,不要求統一著裝,因為想家還可以調動工作,但在其他時候,他卻是嚴厲的,專橫粗暴的,當然建設性的建議除外。他是一個先知,是後工業社會的締造者,有著家長式的遺風,也有工業社會的開明和敏銳。他經營的不僅僅是企業,而且用理念來塑造一種精神,這就是為什麽所有的人那麽尊崇他的原因。

  1956年,托馬斯·沃森以82歲高齡逝世。他的兒子小托馬斯·沃森成功地將IBM轉型為計算機公司,並贏得信息業霸主地位。托馬斯·沃森的確應該感到滿足,當年那個還坐著馬車的孩子,不僅擁有了他想要的一切,還幫助美國從一個馬車時代,演進到後工業時代?從鄉鎮社會,進入管理社會。

  成功秘訣

  從小立誌,不賺“有數的”工資。

  善於推銷產品,更精於推銷自己。

  用高薪換取屬下的絕對順從。 《IBM藍色巨人傳奇》 這篇關於IBM藍色巨人傳奇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IBM藍色巨人傳奇 繽紛校園網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