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人在上海的創業傳奇

Jan05

一個美國人在上海的創業傳奇,這篇文章由收集整理,有時候一篇文章,一個故事就能讓人的一生改變,希望有關於一個美國人在上海的創業傳奇的這篇文章能對您有所幫助!

2003年的歲末,“傑米國際有限公司(JMI International Limited)”迎來了20歲生日。這家誕生於中國上海的美資私人企業舉行了一個盛大的“生日會”(JMI Day)。參加JMIDay的有JMI公司的供應商、銷售商和公司員工。

Joe是這家公司的老板。晚會上,Joe流利的普通話頻頻受到稱讚。在上海生活了20多年,他已經非常“上海化”,除了藍眼睛和大鼻子外,看不出他跟普通的上海人有什麽區別。每年的11月,Joe都要舉辦這樣一個JMI Day。他喜歡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節日裏,與生意夥伴、員工一起分享JMI公司取得的成績。

  傳奇的上海創業

  1981年春天,出生於美國中產階級家庭的Joe Tatelbaum來到上海,那年他22歲。1982年9月,Joe進入複旦大學中文係學習漢語。就在即將畢業的1983年晚春,一次偶然的機會,讓Joe啟動了他在上海的事業。

  Joe說,那天早晨,他在和平飯店的酒吧裏吃蘋果派、喝啤酒。顯然,他不倫不類的早點吸引了一位美國商人的注意,就跟Joe攀談起來。最後,美國商人決定聘請Joe幫助他照看在中國的進口業務,每個月給他400美元報酬。從此,Joe開始了解進出口貿易,成了中美貿易的中間代理商。到了夏天,Joe回到美國,並決定在上海開一家公司。這位美國商人就成  為不久成立的JMI公司的第一個委托商,並帶動JMI公司發展為美國商非常重要的大客戶。多年以後,這位美國商人跟Joe說:“如果當時你吃的咖啡和派,或者是吃三明治喝啤酒,我決不會跟你攀談。”回憶這段經曆,Joe說:“這件事情是我的事業大發展的開始,成為JMI公司有名的故事。”

Joe的第一桶金就是來自做中美貿易之間的進出口代理業務。1983年11月,Joe向父親借來5萬美元資金,注冊了以Joe、父親Matthew和哥哥Iran三個人名字首字母JMI為名稱的公司。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進出口業務都必須通過國營出口公司,美國進出口商與生產廠家沒辦法接觸,無法控製產品和質量。Joe就幫助美國進出口商照看產品生產、尋找最好的生產商,他的哥哥Iran協助他在美國為中國生產企業收集訂單、尋找銷售渠道。通過做中介和谘詢代理業務,Joe很快為JMI公司找到了發展方向。

2003年11月的JMI已經與20年前創立時期不可同日而語。20年前,JMI在上海注冊成立的時候,隻有5萬美金和Joe一名員工;今天,JMI在長江三角洲擁有5家合資工廠和1家獨資工廠,員工總數1800多人,分別在英國和美國擁有分銷機構,外套、手套兩類產品用戶遍布美國、歐洲、加拿大、日本。

  20年的MBA修煉

  1981年Joe來到上海的時候,還在美國西北大學讀第四學年,沒有獲得MBA頭銜。然而,Joe在上海創業的經曆讓他修煉成了MBA。

  作為一名老外,語言障礙、文化不通、政策不熟給Joe的企業發展還是帶來諸多不便。而且,Joe沒有多少中美貿易經驗。隻身一個外國人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中國上海創業,其難度可以想像。好在Joe還有一年複旦求學中文的經曆,盡管不能閱讀和寫作中文,但能講一些漢語。JMI公司成立前五年基本上沒賺到錢,但賺到了經驗。Joe說,公司前五年交了不少學費。

  學費沒有白交,重要的是Joe有一個敏銳正確的經營思路。

Joe很快發現,上世紀80年代的內地產品與日本、香港、台灣產品比較,價格最便宜,但質量也不好。所以隻要尋找到質量最好的產品,就會獲得很大的競爭力。所以,80年代的中後期,JMI公司迅速取得了銷售上的成功,公司業務迅速增長。

  然而好景不長,到90年代初期,許多出口公司很快都能夠提供質量高、價格低的產品。如何保持JMI的競爭優勢,又成了問題。Joe意識到,間接訂貨使質量控製成為難題,控製不了工廠就等於控製不了質量,中國大陸工廠質量好的原料必須從國外進口,而能否找到質量好的原料又是難題。因此,Joe決定投資工廠,向美國出口JMI自己生產的質量高、價格低的產品。

  1989年,JMI建立的第一家工廠,是與江蘇太倉一家國營服裝生產企業合資成立的。合資廠建立後,他們的生產產品五花八門。經過一段時間之後,Joe發覺很多項目並不能掙錢,隻有手套和服裝做得非常好。從此,JMI開始專注於手套和外套兩種產品,確定了公司的專業發展方向和核心產品。

  專業化的生產和出口產品質量的鞏固,使JMI在其創立10周年的時候真正地走到了一個獲利豐厚的時期。那時,公司有20名員工,還有一家全員生產的工廠。沿著這個方向,JMI很快擁有6家合資或獨資工廠,1800多名員工。第6家工廠開業後,Joe讓其中的5家工廠分別生產不同特定設計的手套,還有一家工廠專門生產外套。

  現在,Joe讓公司的全球化生產靈活快捷:當星期一拿到客戶需求信息以後,星期二就可以給客戶看樣品設計,如星期三可以拿到訂單,周末就可以在上海和周邊地區的6家工廠開始生產。客戶很快就會拿到所定購的手套和外套產品。

  這樣的專業化生產和工作效率,確保JMI公司走上了一個快速良性發展的新階段。而Joe這個連MBA學曆也沒拿到的總裁,開始了JMI國際集團公司的MBA化管理。

  “1 1=3”的管理

  Joe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我的員工都比我聰明,我的合作夥伴都很棒”。對客戶的充分信任,給員工充分的發揮空間,讓Joe實現了“1 1=3”的管理哲學。

  目前,JMI公司除了Joe以外的其他6位主要管理者都是本土MBA。Joe總是為此很自豪地說:“我的員工都比我聰明,相信他們能夠做得最好”。對客戶也是這樣,Joe總是說他們能夠做得最好。這也許是Joe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如何管理好這些比他聰明的員工?如何讓他們更好地為公司服務?Joe強調了兩個字機會。JMI公司的員工都擁有平等的各種機會。公司差不多每一個高層管理人員都是從不起眼的小職位開始做起,憑各自的努力發展到今天。

  沒有人會放棄好的發展機會,Joe認為這是JMI公司能培養和留住優秀員工的最主要原因。JMI對員工的考核和責任管理有其獨特的方式。每一位JMI的員工都要在JMI工作年度製定自己的工作目標和計劃。Joe希望每個人都能在JMI有機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公司提供員工想要的發展機遇,員工的報酬和公司業績以及個人貢獻掛鉤。

Joe總是在思考怎樣給員共提供一個更好的施展才能的平台,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困難、進行職業培訓等。他說,JMI公司每一項重大決策都是員工們集體智慧的結晶。“公司有問題一般不是我一個人解決的,有大的問題我們一起商量解決。可能我的想法是對的,他的想法也是對的,也可能我的想法的上半部分對,他想法的下半部分對。總之,我希望1 1=3,而不是1 1=1.5。”

  對合作夥伴也是這樣。Joe說,他希望合作夥伴與JMI共享企業發展的機會。JMI公司每年的JMIDay是非常重要的。在這一天,Joe要跟所有的客戶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成績和不足,製定新一年的工作目標和計劃。這樣,來年大家都非常明白要做什麽,至於怎樣達到目的,具體的細節都由合作夥伴想辦法解決。但是,合作夥伴遇到什麽困難、做出什麽重要決策他都願意去詳細討論。

  JMI公司壯大以後,Joe給員工和合作夥伴確定了使命和價值觀:與生意夥伴建立良好的關係,讓他們依賴我們高質量的產品、準時可靠和富有創新的服務,同時改善員工的工作和生活環境;JMI的價值在於責任感、團隊合作、品質和效益、持續不斷的進步。這些使命和價值觀就是Joe“1 1=3”的管理哲學的核心思想。

《一個美國人在上海的創業傳奇》 這篇關於一個美國人在上海的創業傳奇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1月05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一個美國人在上海的創業傳奇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