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的身體,不殘的人生

Feb20

殘缺的身體,不殘的人生

 

廖榮格   “你走得那麽的突然,讓我怎麽想得完呀!”安靜的鬆樹林裏傳來悲戚的哭聲,聽得讓人心寒。   “梅,回去吧?人要入土為安呀!”路過的人好生的勸說著。   說起梅,她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但她的一生又是堅強的一生。    梅長到3歲的時候,還不會走路,父母帶著她到處求醫,得到的回答:“這孩子將終生不會走路。”淚水和汗水交織著父母那顆慈愛的心。幼小的梅特的懂事,在父親製作的那個小凳子上,梅用手“走”過了十個春夏秋冬,在她十一歲那年,父親因為操勞過度丟下梅兄妹3人和母親撒手人寰。母親因接受不了這樣的事實,終日以淚洗麵,身體愈發虛弱,弟妹們隻會倚在母親的身邊傻傻的看著這一切。梅清楚,作為大姐必須堅強,才能鼓起母親生活的勇氣。第二天,梅帶著刮子慢慢的“走”向菜園,開始了簡單的農事勞動,洗衣、做飯、除草、鬆土。風裏來,雨裏去,母親看著殘疾的女兒如此的勞作,終於,鼓起勇氣走出失去丈夫的陰影。日複一日,在母親和梅的努力之下,弟弟考上了中專,妹妹也考上了師範,在那樣的一個年代,考上中專和師範就意味著將來有一份比較好的工作,梅的臉上露出了最美的笑容。   梅32歲時,一男子走進了他的家,跟梅一起開啟了新的生活,讓梅感受到了人世間還有那麽多的未做的事情,唯有努力,才能對得起丈夫。健全的丈夫成了家裏的頂梁柱,而殘疾的梅卻是家裏的軍師。他們種植甘蔗、馬蹄、蔬菜等經濟作物,在夫妻倆的共同努力之下,家裏的生活越過越好,唯一的兒子也走進小學的校門,歲月在指尖慢慢的流逝,對於未來,梅充滿了希望。   然而,上天並未眷顧著梅,在兒子讀四年級的時候,丈夫突發疾病去世,丟下了年幼的兒子和殘疾的梅。麵對突來的打擊,在親戚朋友麵前,梅沒有嚎啕大哭,沒有尋死覓活,隻是靜靜的蜷坐在堂屋的角落,輕輕撫摸著兒子,顯得那樣的平靜和安詳。在親朋的幫助下,梅最後幫丈夫把穿戴整理好,仔細的看了又看,像要把那一生的記憶化為永恒。出殯那天,梅沒有依靠小凳“走”路,而是雙手雙腳爬在地上,沿著彎曲的小路,送了一程又一程,血水滲透了她的雙膝,汗水打濕了她的衣襟。親朋們沒有阻止她,因為,他們知道梅對丈夫的情義。   丈夫走了,兒子年幼,在梅的思想裏,唯有自己堅強才能讓孩子更堅強。每天,在村裏的大道小巷、田間地頭,梅撐著凳子行“走”的身影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用殘疾的軀體、不殘的意誌走出自己的人生。 這篇關於殘缺的身體,不殘的人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