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亨利:曼哈頓的囚徒小說家

Feb20

                   作者:周斌  聖誕節的夜晚,窮街陋巷裏的一套公寓,當鍾表指到7點鍾時,麥琪緊張地等待著丈夫的歸來,她賣掉了唯一令她自豪的一頭秀發,隻為給丈夫的祖傳金表買一條相配的表鏈作為聖誕禮物。但她不知道,邁著疲憊腳步回家的丈夫已經賣掉了金表,隻為買下那套她做夢都想要的發梳。當麥琪為丈夫打開房門……   這是短篇小說《麥琪的禮物》的OK段落,自從被收入中學語文課本後,其中的意外與感動,早已經成了很多人青春記憶的一部分。   對於這篇故事,許多人都能脫口而出作者的筆名——歐·亨利,他創造的“歐·亨利式結尾”令他享譽世界,但是很少人知道,支撐“歐·亨利”這個筆名的是一段充滿了悲情與絕望的人生。   唱了三年小情歌   1862年,在秋風暗襲的9月,歐·亨利出生在美國中部北卡羅來納州的格林斯伯勒,父親是一個酗酒的醫生,生活混亂沒有節製,母親在他3歲時因結核病而去世。貧窮令歐·亨利讀完高中後就被迫輟學,在叔叔的藥房裏學習當一名藥劑師。歐·亨利認為這份學徒工既傷自尊又無聊,但不得已幹了5年。   1884年,22歲的歐·亨利來到得克薩斯州的首府奧斯汀,在那裏他幹過歌手、戲劇演員、藥劑師、繪圖員、記者等很多職業。最令他感到暢心快意的是他遇到一個名叫阿索爾·埃斯蒂斯的17歲姑娘。未成年的阿索爾還在上中學,但是被愛神射中了的歐·亨利管不了那麽多,天天抱著吉他和曼德琳對著阿索爾唱情歌。   1887年7月1日夜晚,被歐·亨利的小情歌糾纏了整整3年後,剛剛參加完中學畢業典禮的阿索爾迫不及待地拉著歐·亨利衝向奧斯汀的一位牧師家,請他證婚。   知道女兒的瘋狂行為後,阿索爾的母親非常憤怒,她本來希望女兒釣個金龜婿,沒想到女兒就這麽輕易跟著一個窮小子跑了。婚後,歐·亨利與妻子阿索爾生活美滿,雖然貧窮,但是妻子熱情地讚美歐·亨利偶爾展露的文學才華。在妻子的鼓勵下,歐·亨利的文字在結婚當年就登上了當地的一家報紙。   逃亡到洪都拉斯   婚後第二年,歐·亨利的幸運好像用完了。   他的兒子在繈褓中就夭亡了。家庭的重擔令歐·亨利不得不放棄寫作,去尋找一份薪水更多、更穩定的工作。1891年,他成功地在奧斯汀第一國民銀行謀到了一個出納員的職位。   歐·亨利對這份工作心不在焉,這令他屢屢遭到顧客的投訴。1894年歐·亨利被聯邦銀行檢查員發現其負責的賬目錯誤,不得不辭職。   回到家,不甘心的歐·亨利決定大幹一場,他花了250美元雄心勃勃地買下奧斯汀一家當地周刊雜誌,將它更名為“滾石”。歐·亨利的《滾石》與音樂無關,他要把它辦成一份幽默雜誌。歐·亨利一人身兼數職,既當編輯又當出版商,自己寫文章,自己畫插畫。   但是這份事業歐·亨利隻堅持了一年,就不得不承認自己完全失敗了。他將這份雜誌賣回給原來的股東,自己應聘到《休斯敦郵報》工作。他既當記者又當專欄作家,十分勞累,每周的工資卻僅有15美元。   《休斯敦郵報》的工作剛剛有了起色,歐·亨利卻突然接到法庭的傳票,被告知因為兩年前的銀行賬目問題他受到盜用公款的起訴。隨後,歐·亨利被暫時關押起來。   嶽父慌忙將他保釋出獄。在出庭受審的前一天,這個本來並不嚴重的訴訟卻令歐·亨利崩潰了。他被自己出類拔萃的想象力嚇壞了,未來丟人現眼、身陷囹圄的可怕生活場麵一直折磨著他,歐·亨利逃跑了。他一直跑到了中美洲的小國洪都拉斯才停下來。在洪都拉斯,歐·亨利開始寫他唯一的一部長篇小說《白菜與國王》。   獄中狂寫短篇小說   1897年2月,愛妻阿索爾在結核病的折磨下快要支撐不下去了。得知這一消息後,歐·亨利不顧一切地趕往奧斯汀。到達奧斯汀的那一刻,等待他的是意料中的拎著手銬的警察。   為了讓他與愛妻見麵,歐·亨利的嶽父再次花錢將他保釋出獄。5個月後,歐·亨利的摯愛——妻子阿索爾·埃斯蒂斯合上了眼睛,死於結核病。   1898年2月,歐·亨利被陪審團認定有罪,被法官判處5年有期徒刑,被發往俄亥俄州看管嚴密的聯邦監獄服刑。   歐·亨利唯一的女兒搬到了匹茲堡,跟著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為了供女兒上學,獄中的歐·亨利開始認真寫作,他選擇寫短篇小說,因為短篇小說寫作時間不長,發表的地方也很多,關鍵是可以很快拿到錢。早年的豐富經曆,特別是在銀行的工作為他提供了靈感,《一筆通知放款》《聖羅薩裏奧的兩位朋友》等短篇小說寫的都是西部銀行裏的故事。歐·亨利對銀行沒什麽好印象,在名篇《黃雀在後》中,他把金融家形容成不用親自搶、騙,卻能利用金融手段盜騙錢財的壞蛋。   1899年12月,“歐·亨利”這個筆名第一次出現在《麥克呂爾》雜誌的聖誕專號上。這個筆名其實是法國優秀的藥劑師艾蒂安·歐西安·亨利名字的節略。啟用筆名,一來是為了向女兒隱瞞自己在服刑的真相,他騙女兒說他在外地做生意;二來冠以筆名,就很少有人知道作者是個犯人了。   此後幾年,大量的優秀短篇小說以“歐·亨利”這個筆名出現在報刊上,歐·亨利開始為讀者所關注。   曼哈頓的桂冠詩人   1901年,在服刑3年零3個月後,歐·亨利因在獄中表現良好而提前獲釋,他第一時間跑到匹茲堡與女兒團聚。次年,為了離雜誌社和出版商更近一些,他移居紐約,成了一名職業作家。   此時的歐·亨利已經年屆不惑,雖然往日溫馨家庭的歡樂時光仍然曆曆在目,但是看多了生活的陰暗麵後,歐·亨利已經成為一個悲觀主義者和相信宿命的人。   對於歐·亨利來說,寫作已經不像他第一次提起筆時那麽令他激動,此時的寫作更像是一種情感的宣泄和家庭的義務。歐·亨利日夜不停地寫,而且寫作速度非常快,也極少修改。歐·亨利曾說過:“一篇小說一旦開了頭,我就非得一口氣寫到底不可,要不然就再也寫不下去了。”   在紐約,歐·亨利寫了上百篇短篇小說,其中包括《麥琪的禮物》《警察與讚美詩》《二十年後》和《帶家具的房間》等名篇。這些短篇小說的主人公往往都是繁華都會和西部鄉村裏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就像《麥琪的禮物》當中那一對願意為對方付出一切的愛侶那樣,他們在生活的絕境中依然能心懷善意,溫暖別人。歐·亨利的小說筆調幽默,善於使用雙關語,有吸引人的情節和文筆,而且小說的結尾都是“出乎意料而又合乎情理”的“歐·亨利式結尾”,這讓他很受讀者歡迎。他名利雙收,被譽為“曼哈頓的桂冠詩人”。   成功後的歐·亨利卻染上了他父親的惡習——酗酒,而且賭博,遲到的幸福被他揮霍一空。   他每天要喝將近兩斤威士忌,經常一周用6天喝酒、賭博,在第七天才匆忙花一天時間寫一篇短篇小說,然後交給雜誌社發表。1908年,他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城市之聲》,並且創作了一部名篇《最後一片常春藤葉》。小說中,窮畫家瓊珊得了重病,在病房裏看著窗外對麵牆上的常春藤葉子不斷被風吹落,她認為最後一片葉子的凋謝代表了自己的死亡,她即將失去求生存的意誌。一個老畫家得知後,在夜裏冒著暴雨,用心靈的畫筆畫出了一片“永不凋落”的常春藤葉,讓瓊珊重拾生存的勇氣,對生命充滿希望,但老畫家自己卻因此患上肺炎,去世了。   這個故事感動了無數人。此時,長年寫作的勞累與無節製的生活也使歐·亨利的身體受到嚴重損傷,他在寫作中倒下了。1910年6月5日,他死於酗酒造成的肝硬化。   歐·亨利被安葬在北卡羅來納州阿什維爾。他沒有為女兒留下什麽財產,隻留下了一部長篇小說和幾百篇短篇小說。他死後聲譽日隆,與法國的莫泊桑、俄國的契訶夫一起被人們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梁衍軍摘自《文史參考》2012年9月上)

         勵誌達人: 人生要經得起成功後的虛榮和頹廢!——也許就是溫飽思欲望! 這篇關於歐·亨利:曼哈頓的囚徒小說家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