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出門遠行

Feb20

                   作者:丁愛波
   少年派的流浪開始時,他才16歲。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標簽裏,16歲的你青黃不接,張皇失措,寂寞孤獨。   成長是一場世界觀的漂流記,對那些立誌改變世界的少年來說,出門遠行,是認知真實世界的第一步。   故事1   1990年,在清華大學讀了3年雷達專業後,高曉鬆發現自己不適合當科學家。   後來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高曉鬆與老狼“出走”海南,在一個叫“癲馬”的歌廳唱了一段時間歌,然後彈盡糧絕。   貧窮、困苦無法擊退他流浪的激情。每一個少年都曾一無所有,每一個少年也都曾擁有世界,正如作家江南回憶自己的大學生活時所說:“10年後回想,那時候我其實富有得像個皇帝。那時候通往食堂的路上銀杏明黃如金,女生們走在落葉中裙裾起落,男生們衝她們敲打飯盆。我擁有無數時光和可能,熱血上湧的時候我相信自己能征伐世界,在戰馬背上帶著窈窕的姑娘歸來。”   高曉鬆的流浪歲月便是如此的貧窮和富有。他把大部分錢都留給回京上學的老狼,自己流落到廈門,在廈大東邊社,與各地流浪的藝術家、廈大藝術學院的單身教師們、閩南佛學院的居士,甚至攜家帶口的逃犯一起度過了一段恣意隨性的生活;還遇見了相愛4年,教會他堂堂正正做一個男人的廈大女生X,寫出了祭奠青春的《麥克》,歌唱愛情和遠方的《流浪歌手的情人》等許多歌。   對高曉鬆來說,1990年的廈門時光幾乎是他“最漫長、快樂、憂傷的一年”。高曉鬆說:“當年出走並不是因為勇敢堅強,而是相反,覺得社會一點都不好玩。社會和大學是對立的,我們不用交學費,學校還發錢,我們是社會的蛀蟲;社會麻木不仁,是我們的噩夢。”   80後作家肖睿在其《一路嚎叫》中這樣寫道:“我也很年輕,我也渴望遠行……我已無法再忍受,隻有逃走。逃離學校、逃離父母、逃離以前的朋友與敵人,忘記暗戀的女孩,讓自己永遠置身在星星下麵的陌生人群之中,在廣闊、深邃的曠野之中毫無顧忌地放聲嚎叫。”   故事2   1952年1月,年輕的切·格瓦拉和他的朋友艾伯特從阿根廷開始了他們漫遊拉丁美洲的旅程。那個時候的格瓦拉隻有23歲,還是一個主攻麻風病學的醫學院學生。而艾伯特是一個隻有29歲的生物化學家。探索未知事物的興趣使他們駕著諾頓500開始了8個月的旅程。   啟程時,兩人隻帶著“半無意識風格”的堂吉訶德式的夢想,“我們根本沒有想過途中會遭遇多大的艱難險阻,我們的眼裏隻有前方路上飛揚的塵土,而車背上的我們正風雨兼程,風馳電掣般地向北挺進。”   兩人像普通年輕人一樣張揚而叛逆,他們的冒險經曆中,既有快樂、詼諧,也有不少自嘲:夜宿在關不緊門的林中小屋時,衝著門外奔竄的美洲獅開了一槍,結果打死的卻是房東家的狗;花言巧語贏得智利小鎮消防站站長3個女兒的歡心,得以暫住在消防站,半夜消防警報響起時他們也英勇地衝了出去,結果卻隻救了一隻貓;在智利中部旅行時,利用當地群眾對報紙上報道兩人是“麻風病專家”的信任,到處蹭吃蹭喝,縱情歡樂。   而當這位年輕的小夥子發現了美洲大陸的現實時,他的人格和思想開始走向成熟,社會閱曆也愈發豐富了。當他日益意識到民眾的痛苦,而這些苦痛也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時,他萌發了改變現實的理想。   與之有著相同經曆的還有接受過28次電擊治療的波西格。1968年,波西格出院後,帶著10歲的兒子克裏斯,進行了一次長途摩托車旅行。他把旅行的感受和思考,寫成了一本書《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   他從明尼蘇達奔至加州,走遍窮鄉僻壤,將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向他11歲的兒子傾吐,這個男人在遊曆中體悟生命的意義,獲得自我拯救。   他說:“佛陀或是耶穌坐在電腦和變速器的齒輪旁邊修行,會像坐在山頂和蓮花座上一樣自在。如果情形不是如此,那無異於褻瀆了佛陀——也就是褻瀆了你自己。”   切·格瓦拉通過遠行達成了自己的革命之路,波西格則通過旅途在另一個層麵完成了一場充滿現代符號的宗教救贖。   故事3   如今誰還會將自己的目光投向遠方?   在喪失了冒險的年輕特質之後,越來越多的男孩變得“娘”起來。“屌絲”橫行,“宅男”當道,在未曾見識遠方風景之前,18歲的少年們把自己裝扮得纖塵不染,像一隻隻純潔的羔羊。   龍應台和兒子飛利浦見到朋友的時候,朋友總會盯著她的臉,問飛利浦多大了。即使是誇獎飛利浦,也是對著她說的。因為在中國人的潛意識裏——許多人並沒有認識到這個細節——孩子永遠是孩子,即使他已經18歲,已經領著自己的女朋友回家了,對於父母來說,他依然是個孩子。   甚至有一次,龍應台要去洗手間的時候,也下意識地扭頭問身邊的飛利浦:要不要去廁所?飛利浦反問她:難道我連自己要不要去廁所還不知道嗎?   正是這種“無微不至”的母愛綁架了這些孩子的成長旅程。回想那個你初上大學的日子,外麵還下著雨,宿舍裏一片混亂,每個舍友都有家長跟來。所有的回憶再怎麽塗抹也是那麽庸常,那不是一個閃閃發光的下午,那也不是該有的成長的序曲:你老老實實坐在那裏,父親幫你把東西拿到了五樓宿舍裏,大伯開著車把你送到了學校,母親幫你收拾衣物……   在餘華的小說《十八歲出門遠行》中,父親把書包遞給我,“在我腦後拍了一下,就像在馬屁股上拍了一下”。   “你已經18了,你應該去認識一下外麵的世界了。”父親說。   “然後我歡快地衝出了家門,像一匹興高采烈的馬一樣歡快地奔跑了起來……”   (阿 輝摘自《齊魯周刊》2012年第50期) 這篇關於16歲出門遠行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