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窮的僅剩下希望

Feb20
我們為什麽而活著?這也許是一個再老再陳舊也不過的話題了。但是,不論這個話題的答案怎麽更新,我們有一點是必須恪守的:我們要與命運許下承諾,我們要為遠大的抱負和理想而活著!
  
  前不久,一家媒體采訪我的時候,請我談談理想。我說,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大部分人大學畢業以後,都在為一個飯碗而不遺餘力。對此,我很不理解。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如果把一個飯碗,把一套房子當做自己的人生目標的話,實在是人生的悲哀。如果大家想一想,從你出生來到人世間,你什麽時候為了飯碗和一張床而憂慮過呢?為什麽大學畢業了,反而為此而奮鬥呢?
  
  人生必須有遠大的理想,必須有遠大的抱負。當你有了這些的時候,你才會對暫時的物質條件不以為意。其實,生活的哲學是這樣的:當你的理想實現的時候,當你的事業到達了一個高地的時候,所謂那些物質的東西,都會迎刃而解。
  
  在汕頭大學2012屆畢業生麵前,84歲高齡的李嘉誠回憶說,自己六歲時陪家人聊天時,叔叔說起城中老板估計有二十萬枚龍銀(以古董價計算約值三億元人民幣),祖母說,“不知我們哪一代的子孫,才可能像別人那樣。”
  
  李嘉誠說:“七十八年過去,我曾在掃墓時倚在祖母的墓邊,低聲向她說:‘我們已經做到了’。”今年3月美國《福布斯》雜誌公布最新全球億萬富豪榜,李嘉誠以255億美元位列第九名。
  
  這個形容自己曾經失去求學機會、沒有任何資源、“窮得隻剩下希望”的企業家,沒有向學生們長篇大論地講述他如何掙紮求存、奮抗命運變幻無常的故事,而是坦言自己在青年時代,多次拒絕放棄理想以換取“無發展空間”的眼前安逸。
  
  李嘉誠由此勉勵那些對現實感到無奈的年輕人,任何“成功秘方”最關鍵的元素,都是“對成功的欲望遠遠大於對失敗的恐懼”
  
  李嘉誠回憶起自己當年訂立的目標之後,語重心長地說:“希望你們與命運許下承諾,憑仗智慧和勇氣,實現你的夢想及貢獻我們心愛的祖國大地、和我們彼此共存的世界。”
  
  一代文學巨匠沈從文僅僅有高小畢業的文憑。他12歲就被送到軍中學習軍事,到了15歲就已經作為一名正式的軍人轉戰湘西的叢林了。
  
  1922年夏天,20歲的沈從文決定離開湘西的叢林到更大的世界裏尋找理想。他就告別了軍隊,搭上了去北京的列車。來時軍需處給他的27塊錢還沒有到北京就花光了。在武漢,一位軍人借給他10塊錢,到了北京的時候,摸摸身上僅剩下7塊錢了。此時他的大姐沈嶽鑫和姐夫田真一正在北京,他就去找他們。姐夫問他:你怎麽到這裏來了?沈從文說:我來尋找理想。姐夫十分驚詫:尋找理想?什麽理想?沈從文說:想讀書,寫文章。姐夫聽完十分欽佩,很讚賞地說:很好,很好,人家帶了弓箭藥弩到山中獵取虎豹,你赤手空拳帶著一腦殼幻想來北京作這份買賣。我告訴你,既為理想而來,千萬不要讓理想失去!因為你除了它,什麽都沒有。
  
  姐姐和姐夫他們不久就回湘西了,年輕的沈從文就開始了他在北京為尋找理想而闖蕩的人生曆程。他首先報考了燕京大學二年製國文班,但他僅僅高小畢業的文化水平,考試時一問三不知,人家連報名費都退給了他。同班考試的人和老師對他說,你趕快回家吧,這做學問的事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而更可怕的是,此時他的經濟來源完全斷了,他陷入了生活困境。他責問自己,我怎麽才能實現我的信仰呢?考不上,我就自學,沒有飯吃就賣賣報紙,幫別人做小工,我總之是不能退縮。他在銀閘胡同租了一間由儲煤間改造而成的又小又潮的小房子,房子僅能放下一張小床和一張小木桌,沈從文稱為“窄而黴小齋”。因為房子很小,他微薄的收入除了吃飯還可以應付得了。他很高興,相信自己又可以為了自己的信仰而奮鬥了。他白天去京師圖書館讀書,傍晚去街頭賣報,晚上在自己的鬥室裏伏案寫作。北京的冬天很冷,他沒有條件生火爐,就坐在被窩裏寫。盡管艱苦的生活和惡劣的條件對於隻有20歲的沈從文來說困難太大了,但那個神聖的信仰在鼓舞著他,激勵著他,使得他不僅沒有被困難嚇倒,反而苦中有樂。他讀了很多書,寫了很多文章,但文章投出去卻都如石沉大海。
  
  這樣的狀況持續了兩年時間。他開始懷疑自己,自己真的不是搞文學的材料嗎?他給當時的知名作家鬱達夫等人寫信,備述自己對文學的信仰和苦苦追求的艱辛。不料他的信還真的引起了鬱達夫的注意,當時已經名滿文壇的鬱達夫去那個小房子裏看望了幾乎瀕臨絕境的沈從文。這個湘西青年對文學的信仰和生活的艱難強烈地震撼了鬱達夫,他回去立即寫成了那篇著名的《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自此,中國文壇上一段傳世佳話產生了,一位世界級的文學大家開始走上文壇了。鬱達夫的關注,使得天資聰穎,生活閱曆豐富,又有了一定文學積澱的沈從文很快名滿京華。很多年以後,沈從文在回憶自己的那段經曆時告誡後人說,一個人隻要有堅定的理想,各種生活的困難就不足為慮了。
  
  1985年,有幾個自稱“迷途羔羊”的學生,聯名給巴金先生寫信,要“尋找理想”,希望他以“最快的速度”告訴他們實現理想的“神秘鑰匙”,並以“神奇的力量”帶領他們朝著理想飛奔。
  
  巴金先生抱病給幾位同學寫了回信,談了他對理想的看法。
  
  巴金說:“把個人的生命連係在群體的生命上麵,在人類繁榮的時候,我們隻看見生命的連續,哪裏還有個人的滅亡?我們每個人都有更多的同情,更多的愛,更多的歡樂,更多的眼淚,比我們維持自己的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我們必須把它們分給別人,不這樣做,我們就會感到內部幹枯。”他坦率地告訴同學們,“我伏案寫作的時候,追求的就是集體的幸福和繁榮。”
  
  最後,巴金先生語重心長地告訴年輕的學生:“我多麽羨慕你們。青春是無限地美麗,青年是祖國和人民的希望,未來屬於你們。千萬要珍惜你們寶貴的時間。隻要你們把個人的命運同集體的命運連在一起,把人民和國家的位置放在個人之上,你們就永遠不會‘迷途’。理想不會拋棄苦心追求的人,隻要不停地追求,你們會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之中。不要害怕,不要看輕自己,你們絕不是孤立的!昂起頭來,風再大,浪再高,隻要你們站得穩,頂得住,就不會給黃金潮衝倒。”
  
  幾個年輕人從巴金先生哪裏得到了理想的答案,這個答案也從此影響了無數的人。
  
  所有成功者的人生經驗裏,最重要的成分就是他一往無前的抱負和理想。明白了這個秘密,我們還有什麽理由不對自己的人生也許下鄭重的承諾?
  
  文/魯先聖
  
這篇關於如果窮的僅剩下希望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20日,歸檔到目錄勵誌故事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