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這三種能力,你將永遠待在社會底層

Feb19

前段時間,北京,黃金地段。

開雞蛋灌餅攤的大媽和顧客吵了起來。突然,大媽衝口說出了一句話:

 

我月入三萬,怎麽會少你一個雞蛋!

 

此言一出,立馬震驚全國:月入三萬!就憑這一句話,就該給這個上了年紀還奮鬥在攤位前線、誌氣衝天的大媽一萬個讚!

 

但評論最多的,還是他們的羨慕與失落。不少人驚呼,煎餅大媽的收入太高了,這不正常。

 

其實,不僅是和煎餅大媽比收入,和建築工地上的農民工比工資,也是不少人習慣性的舉動。他們困惑,為什麽農民工的收入,可以遠遠高於白領。

 

他們可能沒有意識到,這種困惑,實際上已經說明,自己缺乏了人生最重要的三種能力。而缺乏這三種能力,你可能就像井底之蛙,將永遠呆在社會底層。

 

一、不抱怨的能力

 

如果覺得煎餅大媽和農民工的收入不應比自己高,這本質上就是一種抱怨。

 

這些抱怨者沒有看到,煎餅大媽雖然月收入很高,但這是長年累月,起早貪黑辛苦工作的結果。

 

在日常生活,尤其是職場裏,總是不乏抱怨之人,這種人也最招人煩。

 

他們智商夠用,能力也不弱,但就是無力對抗心中的抱怨。要不就抱怨幼年爹媽對自己不好,要不就抱怨老公不夠體貼、老婆不夠溫柔、孩子不夠乖、家庭不夠富裕、朋友不夠義氣、老板不夠厚道、陌生人不夠善良……

 

之前有個同事就特別喜歡抱怨,最近又在朋友圈抱怨了三件事。

 

第一件:抱怨出生不公。

“越看《歡樂頌》越沮喪,樊勝美、關雎爾、邱瑩瑩奮鬥的極限,不過是安迪、曲筱綃人生的起點。這個世界就這麽不公平,人出生那天就決定了一生的命運。”

 

第二件:抱怨階層固化。

他北漂了7年,依然無房。上周轉了一條有關房價的新聞,附上一條評論說:

“房價已經固化了階級,抽幹了我的活力,我覺得努力工作失去了意義。”

 

第三件:抱怨新人超過他。

“我在公司努力幹了6年,到現在還是一普通職員。一美女來了才兩年,就升到了主管,若說沒有潛規則,打死我也不信。”

 

我們身邊總遇到不少這樣的人,質疑一切成功,懷疑一切美好:

 

“他成功,還不是有個有錢的爹。”

“上次加薪是她,這次升職是她,一定有背景。”

“他兒子讀了省實驗,不知道送了多少錢。”

......

 

生活中最令人厭煩的,莫過於那些動不動就抱怨這抱怨那的人了。

 

有位婦女向星雲大師指點迷津。她抱怨自己的一生充滿不幸,先是父母如何虐待她,嫁人之後先生如何冷落她,現在孩子在外工作,也沒有多少時間理她。想想別人幸福的生活,為什麽她就這麽不走運。

 

星雲大師先問她:你會帶著自己的糞便到處走嗎?

 

婦女皺著眉頭說:大師,我怎麽會做出這種事?

 

星雲大師點點頭:痛苦的過往對你來說就像糞便,你為何還要將往事到處向人家宣說呢?

 

一有事情就要找人抱怨的人,一定是不幸的人。他們由於過度偏離了自我本質,心中無時不刻充滿煩惱,活得苦,活得累,徒然抱怨這個世界悲冷無情。

 

但他們永遠不願意想清楚,每個人都是在接連不斷的傷害中成長,傷害事件不會影響到你的未來。影響你未來的,是你對事件的看法,是你那走不出去的、無休無止抱怨的情緒!你自己不爭氣,再抱怨別人也沒用。

 

這種人很容易讓人失去交往的欲望,不管傾聽的人素質有多高。

 

偶爾抱怨一次人生,可能是情感的宣泄,沒有什麽不可以,但習慣抱怨,而不謀求改變,便是不聰明的人了。過度抱怨是種災難,它會讓你無法正確認識自己,永遠呆在社會底層。

 

人生最好的滋味是在苦與樂中調出來的。所以不要一味去苛責人情冷暖、世態炎涼,也不要一味去抱怨命運多舛、天意弄人。關鍵要調整自己的心態,用心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和善,這樣才能讓你脫離底層。

 

 

二、“辛苦工作”的能力

 

你不能接受煎餅大媽的月入三萬,也就是不能接受辛苦的工作。缺乏“辛苦工作”的能力,你的社會上升通道,很可能就要被關閉。

 

之前在一家單位工作,就遇到過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聽有時候要上夜班,立馬就拒絕了這份工作。而在此前,他已經拒絕了一家要八點半上班的公司,一家離家坐公交不到半個小時的公司。隨後整整兩年,他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至今仍在家啃老。

 

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性講這樣的話:

 

這事不是我幹不好,而是我懶得去幹。

等我有空了,我就好好學英語。

如果我有這樣的平台,我也一定能夠做到。

要不是因為我英語差,我也能上清華北大。

......

 

世上哪有這麽多你想當然的事,說白了,過不好這一生你就是怕吃苦。

 

電影《聞香識女人》有一段很精彩的話:

 

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毫無例外,我都知道。但我從不走,為什麽?因為他媽的太苦了。

 

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自己想要些什麽,都知道通過何種方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我們就是不去做,因為太苦了。


但現實中,沒有一種工作不辛苦,不擁有“辛苦工作”的能力,你將舉步維艱。

 

 

古人就說“小虧不吃吃大虧,小苦不吃吃大苦。”

 

孟子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如要鍛煉一個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稱心,才能養成堅忍的性格。

 

清康熙帝有言:“世人皆好逸而惡勞,朕心則謂人恒勞而知逸。若安於逸則不惟不知逸,而遇勞即不能堪矣。”世上的人都喜好安逸而厭惡勞苦,我認為一個人隻有經曆過真正的勞苦,才能感受到真正的安逸。如果一味追求安逸而不求進取,那他就不會懂得什麽是真正的安逸,因此一碰上勞苦的事情就覺得不能忍受。

 

《易經》也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道運動晝夜不息、周而複始,在運動中存在和發展,君子應當效法天道,自強不息。”聖人是把勞苦看作是福分,把貪圖安逸看作是導致災禍的起因。

 

一個人隻有經過不同程度的鍛煉,方能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

 

 

三、打破學曆崇拜的能力

 

學曆重要不重要?當然重要。

 

有些人,之所以對煎餅大媽的月入3萬耿耿於懷,不過是因為,他們心裏依舊有著強烈的學曆崇拜,他們不能接受,也不甘接受低學曆的人收入比自己高。

 

安徽衛視一檔節目,《學霸是怎麽煉成的》。一位普通本科學校畢業的學生小何,參加了150多場招聘會,每一場招聘會都投遞了100多份簡曆,卻大多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小何問一位大型企業的人事部經理。該經理爆出招聘簡曆潛規則:

 

因為收到的簡曆多、時間緊,所以大企業篩選簡曆的時候,會把985學生的簡曆和非985學生的簡曆分開放,招聘會結束後,隻帶走985大學生的簡曆。而把非985大學生的簡曆丟到桌子上,讓做清潔的阿姨直接清理掉。

 

此語一出,網絡上就炸開了鍋。

 

學曆固然重要。都說學曆就是“敲門磚”,但工作越久,你就會發現,比起學曆,更不可或缺的,是終身學習的能力。

 

星雲大師就說過:“事業之成功,不在學曆,而在學力。”

 

陳寅恪的正規學曆是吳凇複旦公學畢業,但沒有學位。錢穆連中學都沒有畢業。沈從文最高學曆也隻是小學。人民畫家齊白石甚至沒有上過一天學。但他們卻都能成為名家大家,除了曆史原因外,這與他們的學習能力有著直接關係。

 

白岩鬆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有沒有文化,並非看他的學曆有多高。有學曆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曆的人,不一定沒文化。

 

有些學曆非常低的人,他們堅持豐富專業和學習能力,往往能一鳴驚人。

 

著名創業者,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學曆到高中就戛然而止了。

 

輟學後他在建築工地做過體力活,在路邊擺過地攤,開過二手書店,倒賣過中草藥。

 

後來,他想成為新東方英語老師,但你可知道,在新東方招聘要求中,明白無誤寫著:大學本科或以上學曆,英語專業者優先。

 

羅永浩卻說:“我覺得在不嚴重依賴天分的領域裏,我基本上做什麽都能成。”

 

於是他上英語培訓班、看了 400 部英文電影、租住在三麵漏風的回遷樓裏苦學英語。

 

29歲那年,成為北京新東方學校的 GRE 講師。

 

在這個 GRE 培訓領域裏他從來都是公認的一哥,從來沒有當過二哥。

 

後來,羅永浩的錄音在互聯網上傳開,“老羅語錄”就這樣紅了起來。

 

俞敏洪這樣評價羅永浩:

當年這個年輕人走進我的辦公室,我一眼就看出他是一個可造之材!

 

可沒多久,人們就看到一條勁爆消息,那個拿著百萬年薪的新東方“老羅”,辭職了。

 

2006年,羅永浩和好友創辦了一個網站,網站一度日訪問量達百萬人次。

 

2008年,羅永浩開辦了自己的教育培訓公司,剛開始盈利,羅永浩又不想幹了。“因為我由衷地不喜歡那個行業。”羅永浩說。

 

再後來,羅永浩拉上一幫朋友做起了手機,才有了現在的錘子手機。

 

起點的時候,學曆固然很重要,那你在爬坡過程當中,能力才是第一位。

 

著名節目主持人汪涵,隻是一個中專畢業生,在上央視《開講了》節目時他說:

 

我畢業後換過很多行業,做過很多崗位,但一直過得不快樂。

 

經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思考後,他發現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是——播音主持。

 

於是他開始針對性的學習、彌補、加強,終於,他進了湖南電視台,成了湖南經視的一名小劇務。

 

“天天就是搬椅子、買盒飯,沒意思。”

 

有的劇務幹著幹著,就泄氣懈怠了。

 

但汪涵不,“因為喜歡,所有事情,我都全力去做。”

 

有一天,台長到現場看節目,突然叫汪涵:“小夥子,你過來。”

 

汪涵就過去了。台長說:“把兩手伸出來。”

 

汪涵一伸手,兩手特別紅。台長說:

 

“你們看,多麽地投入,鼓掌鼓得多賣力。”

 

於是,汪涵就升級做了現場導演。

 

做了現場導演,每次暖場,汪涵都盡心盡力,觀眾樂得肚子疼。

 

有一次,台裏要搞內部晚會。有人推薦:“不妨讓汪涵試試主持人。”

 

台長就問燈光師:“你覺得汪涵可以嗎?”

 

燈光師:“不錯,他太能暖場了。”

 

從此,汪涵就走上了主持之路。

 

現代社會是個學習型的社會,知識每年在以至少10%的速度增長。你如果沒有打破學曆崇拜的能力,不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體係,很可能碌碌無為。

 

 

其實,並非缺乏不抱怨,肯吃苦和打破學曆崇拜三種能力,就能讓你脫離社會底層,再比如缺乏自律,不懂得自省,沒有進取心等等,都能讓一個人陷入困境。讓人擺脫困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對這個世界認知心態的轉變。

 

人這一生,要知愚而進,知惑而行,知不足而後學。偉人之所以成為偉人,不是他們事事偉大,隻是他們善於剔除不堪。普通人之所以普通,不是他們沒有偉大的夢想,也不是他們缺少偉大的行動。

 

事實上,越是普通人,往往會爆發出人性的光華。但是,普通人身上的人性光華,正如岩石中的美玉。價值雖高,卻摻雜了太多的沙石。

 

美玉摻雜了砂石,那就是砂石。

正如一桶美酒,摻雜進一羹匙汙水,那就是一桶汙水。

剔除砂石,你就是美玉。剔除汙水,你就是美酒。

 

我們一定要明白,改善處境,隻能靠自己。洞察人性,體察人心,要相信人性中的善,正視人性中的惡。選擇美麗的,剔除汙穢的。選擇正確的,剔除錯誤的。選擇優秀的,剔除不堪的。選擇快樂的,剔除憂鬱的。選擇智慧的,剔除愚昧的。隻有剔除多餘的汙穢,才能擺脫底層困境,才會看到更優質、更美麗的自己。

 

來源: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

這篇關於缺乏這三種能力,你將永遠待在社會底層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哲理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