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姿態才能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

Feb19
呂後專權時,把劉邦的幾個兒子差不多都殺光了。呂後死後,陳平、周勃等削平呂家勢力。大臣們要求找劉邦的兒子來繼承帝位,結果隻剩下一個代王劉恒,被封在西北邊塞。劉恒為什麽能躲過呂後的屠刀呢?因為他的母親薄氏喜好道學,以“清靜無為”為立身之本,防意如城,無欲無爭。呂後沒有把她放在眼裏,她和兒子的性命才得以保全。
  
  劉恒也跟母親一樣,喜好道學,性情樸實。他聽說朝中大臣想迎請他當皇帝,非但沒有欣喜若狂,反而有些犯愁。皇權人人想要,人家不爭不搶,送到他手裏,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他拿不定主意,就去跟母親薄氏商量。薄氏對道學修到比較高的境界,“無為無不為”,既沒說該去即位,也沒說不該去,而是建議兒子先派個人去看看再說。劉恒派老成持重的重重薄昭去長安了解情況。薄昭回來後報告說,天下人心仍然向著劉家,絕大多數大臣是支持劉家子弟即位的。這樣,劉恒才動身去長安。
  
  劉恒知道,這時候的生殺大權不在他手中,而是掌握在周勃的大將手中,稍微處置不當,那些將領一翻臉,不要說當皇帝,小命都難保,所以他必須謙虛謹慎。周勃等人率文武大臣來迎接他,跪在地上向他請安,他立即跪下來還禮。照說他是王,雖然尚未即帝位,也不必下跪還禮。但俗話說得好,“禮多人不怪”,寧可多禮,也不可失禮。
  
  周勃將皇帝的玉璽奉獻給劉恒,照規矩,這時劉恒就是皇帝了,可以發號施令了。但他卻說:“今天我初到,還不了解情況。天下之事,不一定要由我來當皇帝,可以當皇帝的人很多,我現在隻是先代為把玉璽保管起來,過些時日再說。”
  
  大臣們都覺這位新君道行實在太高了,是帝位的理想人選。人家不是說“伴君如伴虎”嗎?這位新居看來不可能當暴君,那麽伴在他身邊,比伴在老虎身邊安全多了。所以大家越發擁護他。雖然如此,劉恒還是沒有立刻即帝位,也不敢住進皇宮,在未央宮外靜觀九個月,等一切都觀察清楚了,這才宣布即位。正如大家估計的那樣,劉恒的道行確實很高,他隻是一味謙遜而已,沒有用任何暴力手段,就讓大臣們服服帖帖。他隻寫了一封充滿謙詞的信,就讓謀反稱帝的南越王趙佗自動取消帝號,像他稱臣。至於他采用“與民休息”的無為之策,使天下走向繁榮,那又是另一種能力了。
  
  把自己放低、保持低姿態是釜底抽薪的聰明做法。低調做人是一種品格、一種姿態、一種風度、一種修養、一種胸襟、一種智慧、一種謀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態。欲成事著必要寬容於人,進而為人們所悅納、所讚賞、所欽佩,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根基既固,才有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倘若根基淺薄,便難免枝衰葉弱,不禁風雨。而低調做人就是在社會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絕好姿態。低調做人,不僅可以保護自己、融入人群,與人們和諧相處,也可以讓人暗蓄力量、悄然潛行,在不顯露水中成就事業。
  
  所以,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世間的一切,修煉到此種境界,為人便能善始善終,既可以讓人在卑微時安貧樂道、豁達大度,也可以讓人在顯赫時池盈若虧、不驕不狂。 這篇關於低姿態才能為自己保留一席之地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哲理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