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是一種幸福

Feb19

    給予比接受更快樂——《聖經》

         曾經有人采訪奧斯特洛夫斯基“難道你這一次也沒有想到自己失去了幸福,沒有想到永遠不能看東西、不能走路,而感到失望嗎?”奧斯特洛夫斯基卻說“幸福是多方麵的。我很幸福。創作產生了無比驚人的快樂,而我感覺出自己的手也在為我們大家共同創造的美麗樓房——社會主義——砌著磚塊,這樣,我個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 

        由此看來,幸福大廈的基石,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滿足,還有更重要的精神——對人類的無私奉獻的滿足。

        曆史大片《辛亥革命》的第一個場景就是秋瑾上邢台就義的場景,當時她的一些獨白是“我此番赴死是為革命,中國婦女還未有為革命而犧牲者,…死並非不足懼,亦並非不足惜,但犧牲之快之烈犧牲之價值,竟讓我在這一刻至心底喜極而泣”也就隻有這種為以奉獻為幸福的人方能有“祖國陸沉人有責,天涯漂泊我無家”的千古絕唱。也讓世人永遠記住了秋瑾這個人,因為此刻她的幸福已經屬於千千萬萬人的。

        當然這並不是偉人才有的專利。

        王國明以為普通的年輕班主任,地震時他不顧自身安危指揮學生從前後門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間他一個箭步衝上去將還沒逃出去的女學生推了出去,而自己卻永遠留在了他的教室。雖然他為了孩子而不在人世了,但是他的幸福卻永遠的留了下來,成為了孩子們一輩子的幸福。

         李春燕她是大山裏最後的赤腳醫生,提著籃子在田壟裏行醫。一間四壁透風的竹樓,成了天下最溫暖的醫院;一副瘦弱的肩膀,擔負起十裏八鄉的健康。她不是遷徙的候鳥,她是照亮苗家溫暖的月亮。她沒有任何編製不享受國家工資和待遇,但她卻堅持入不敷出的肩負起全村2500多人的健康和生老病死。她在接受采訪時臉上洋溢的那種幸福的表情詮釋了奉獻這種幸福是如此沁人心扉。

        杜甫一生雖然坎坷,卻還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奉獻精神,終為後人所傳頌。

        範仲淹遠離朝堂仍不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精神,始有文正公之美名。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句樸實的話已經成為雷鋒奉獻精神供後人學習。

        奉獻者的收獲是一種幸福,一種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與愛戴,是自己生命的延續。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快樂的心境,莫過於無私的奉獻。修煉無私奉獻精神吧,它是幸福的源泉!

        讓我們做為奉獻者奉獻出我們的所有,追求著“心靈豐富”的永恒的幸福。

這篇關於奉獻是一種幸福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8年02月19日,歸檔到目錄人生哲理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