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崗村的故事讀後感

Sep27

  小崗村的故事讀後感

  我不是小崗人,也從未到過小崗村,隻是偶然讀到的陳桂棣、春桃的《小崗村的故事》。一口氣讀完它,沒想到自己會受到如此大的震撼,居然有種走長征路的感覺,漫長三十多年,好像親身去農村吃了一回苦,受了一茬罪,中國農民曾經的貧窮生活栩栩如生地展現在我眼前。

  小崗村——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這座導致烏托邦似的人民公社體製解體並從根本上孕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動員十三億中國人改變自己命運的村莊在三十多年的發展曆程中坎坷與輝煌並存,辛酸與成功同在,但如今看來,小崗村還是如此地落後。讀《小崗村的故事》,似乎我正在一步步接近農村的真相、中國政治和經濟發展的真相。那麽,就幾個主要的問題我談談自己淺薄的想法。

  小崗村改革為何開始?——十年“文革”後中國的經濟發展緩慢甚至停滯,大部分地方“左”傾思想仍然嚴重,計劃經濟體製依舊禁錮著人們對自由經濟的向往。安徽省鳳陽縣是全國有名的貧困縣,而小崗村又是鳳陽縣典型的貧困村,正如書中所說:小崗的窮,全國少見,窮得像崗地上的石頭,光溜溜的,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農民們窮得走投無路了,才會冒死一搏。當18個冒著坐牢和殺頭危險的小崗人在“生死契約”上摁下紅手印時,小崗村的經濟改革就走上了一條坎坷甚至悲壯的發展之路。

  為什麽被稱為“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崗村現在卻是如此落後?率先開始“包幹到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也是全國最有名、相當受中央重視的小崗卻沒有真正走向富裕。正如鄧小平所說,1978年前後,中國正處於一個大發展、大變革時期,即使計劃經濟體製形成的權力高度集中的黨的一元化領導體製有了諸多變化,農民開始有了更多的自主權。但是,從《小崗村的故事》這本書中我能深切感受到農村經濟體製改革之路有多麽艱難,它已經不是單純的經濟變革,在中國這樣的社會環境下經濟與政治已經不可分割,經濟體製改革必然要求政治體製的改革。書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崗村改革受到的政治阻力!“張浩來信”、黨的政策、瞎指揮、領導幹部的麵子工程、腐敗貪汙現象等等嚴重的障礙,小崗村這個脆弱的貧窮村莊又怎能承受得住呢?

  小崗村多年房屋、配套設施建設問題一直沒能得到解決,而在1998年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電話、彩電、自來水、粉刷房屋煥然一新等等,就在村民納悶為什麽多年沒解決的問題卻突擊得到解決,他們才知道是農村改革大包幹二十周年,江澤民同誌要來視察小崗村,村民說這是官方投資突擊搞起來的,上級不希望小崗給安徽丟臉;2008年胡錦濤同誌視察小崗村,(奮鬥的嚴宏昌,仿佛是被中國農民式的陰謀搞得灰頭土臉。在大包幹紀念館中的介紹,嚴宏昌卻成了當年大包幹的副隊長,後來才當上生產隊長的嚴俊昌成為了當時大包幹的隊長;嚴宏昌一直想入黨,遞交了許多次申請書一直沒能入黨……

  為什麽小崗村的商品經濟一直發展不起來,工廠企業一直都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政治幹部給出的原因是:要保持小崗村的穩定,農村就該靠幹農活、靠種地養活。其實,事實絕非如此。嚴宏昌作為“影響中國改革三十年三十人”之一且排在榜首的人難道不夠黨員的格?還是背後有人操縱他的入黨問題,遲遲不肯接受?個中原因,值得深思。

  總之一點,要想經濟體製真正地改徹底,首先就得進行政治改革,改幹部的作風、政治政策、運作程序等等。惟其如此,方能進步!

這篇關於小崗村的故事讀後感的文章,11i到此已經介紹完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1i部分文章為網絡轉載,部分出處不明,如果有相關文章無意侵犯閣下之權益,希望來信說明!


由11i發表於 2014年09月27日,歸檔到目錄讀後感
相關的標簽:

Leave a Comment